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搜一首楊萬里的詩:楊萬里一首冷門小詩
發布時間:2024-08-04閱讀(10)
文|張強強;
歡迎關注“文化點心鋪”:這里沒有高深莫測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識。學無止境,每天陪伴!

在古典詩詞中,與四季有關的作品,可以說數不勝數。大概因為四季流轉,光陰變幻,最容易牽動人的情感。古人云:“氣之動物,物之感人,而后情動于中”大抵說的就是如此。而在這些詩作中,多數人對于秋天的態度,表現出異乎尋常的一致:悲秋!
秋風蕭瑟,天氣寒涼,再加上秋雨連綿、百草枯黃,確實會容易讓人產生失落、孤獨、憂愁的情感。然而,作為造物主,大自然既然安排了秋天這樣一個季節,那么秋天就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這種合理性表現在詩詞上,就是一種古典藝術的美感。

那么,在文學史上,與“悲秋”主題截然相反的詩詞作品,很多讀者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秋詞》。可實際上,在宋代也有一位詩人的一首代表作,足以媲美《秋詞》。這首詩就是楊萬里的一首冷門小詩《秋涼晚步》,新穎別致,寥寥數語,道盡秋日的美麗可人。全詩如下:
秋涼晚步 楊萬里(南宋)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對于劉禹錫的《秋詞》,筆者也是非常的喜愛。整首詩昂揚向上,意境開闊,字里行間都洋溢著一種驕傲與自信,充分彰顯了詩人劉禹錫的高貴品質和人格魅力。尤其是,這首詩還創作于詩人遭遇貶謫期間,詩中的不屈不撓、樂觀向上,就更加具有了激勵人心的力量。

不可否認,《秋詞》確實是一首難得的佳作。可是,自古道“武無第二,文無第一”,同一首詩詞是好是不好?好到什么程度?怎么好?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理解與看法。就筆者認為,楊萬里這首小詩,雖然知道的人不多,有些冷門,但并不代表它就寫得不好。
與《秋詞》一樣,楊萬里這首小詩,也表達了一種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只不過,劉禹錫的樂觀豁達要顯得大氣、堅定、剛硬,有一種毅然決然的凜然之氣在里邊。而楊萬里的樂觀,清新、細小、唯美、溫柔,透露出了詩人內心對生活的無比熱愛。

首二聯“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詩人與劉禹錫一樣,在開篇就直抒胸臆,將自己對秋日的態度表述了出來:人們都覺得,秋天到了,容易讓人產生悲涼的情緒,其實未必如此。在我看來,輕微的寒意,反而是讓人感到舒適的天氣。
此句中,楊萬里認為秋天不必悲,秋天是個“可人天”。短短3字,一種軟軟的、細細的、淡淡的詩意便流淌出來。而劉禹錫性格堅定,很有個性,他便在《秋詞》開篇用了一個“勝春朝”來堅定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可以說,兩首詩作一柔一剛,各具風情。

而后,在后兩聯“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楊萬里和劉禹錫一樣,通過景色描寫,更進一步地來表達自己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只不過在景物的選取上,劉禹錫選取了“一鶴沖天”這樣一幅傲然、自信,極為開闊的大畫面,讀之,令人振奮不已。
而楊萬里則選取了“綠池”、“紅渠”、“荷葉”這樣清新可愛、美艷動人的小景物,同樣給讀者帶來了藝術上的美感。其中,詩人用“最小錢”來比喻夏末秋初新長出來的小荷葉,真是細致深入,生動逼真。與劉禹錫的《秋詞》相比,這首詩小雖小,卻真摯可愛、意趣盎然、動人心弦,同樣稱得上是一首千古佳作。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作者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6803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