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7-31閱讀(29)
古代女子化妝術(shù),經(jīng)過了一個長期發(fā)展和不斷演變與改進的過程。據(jù)后唐人馬縞《中華古今注》考證:“自三代以鉛為粉。秦穆公女弄玉,有容德,感仙人蕭史,為燒水銀作粉與涂,亦名飛雪丹。”他還介紹了另一種化妝品的起源:“燕(胭)脂蓋起自紂,以紅蘭花汁凝作燕(胭)脂。”弄玉和蕭史是傳說中的神仙夫婦,他們的化妝術(shù)如何?恐怕連鬼也搞不清楚。從古籍中看,先秦時代已經(jīng)注重化妝了。到秦始皇時期,宮人們刻意修飾自己,以取悅于始皇帝。宋高承《事物紀源》卷三說:“秦始皇宮中悉紅妝翠眉”,綠眉毛、紅臉蛋,是當時宮人們的化妝樣式。

秦代二世而亡,但宮里的化妝術(shù)卻保留下來。漢代初期,生活物質(zhì)資料匱乏,卻并不缺少制作化妝品的人員。《毛詩疏》中說:“蘭,香草也,漢宮中種之可著粉中。”蘭草不僅可以制作香粉,也可以提煉發(fā)油,可見化妝品的生產(chǎn)達到一定水平。
漢代先是流行秦代的紅妝,即在兩頰、口唇等部位涂抹紅色,女子們以臉頰泛紅為美。紅妝的主要用品是胭脂。那時匈奴制作胭脂的技術(shù)已經(jīng)成熟,生產(chǎn)的胭脂質(zhì)量很好,不久內(nèi)地人學會了制胭脂的技術(shù)。其原料主要來自于花木,而中原的花木原料充足,生產(chǎn)胭脂的水平很快超過了匈奴。其品種也由單一的粉狀,發(fā)展到粒狀、糊狀和膏狀。涂抹胭脂的方法、部位、濃淡等也有講究,出現(xiàn)了諸如“酒暈妝”、“慵來妝”、“曉霞妝”,“初菡妝”、“丹點妝”等名目繁多的化妝法,這些學問成了女子尤其是富家太太、小姐的一門必修課,每天都習練得很認真。
眉毛是化妝中的提神部位,漢代的女子就十分重視畫眉。當時女子的眉毛以細長為美,出現(xiàn)了為妻子畫眉的高手張敞,他是漢宣帝時期人,是京城的軍政一把手,每天起床之后,都不厭其煩地為妻子畫眉,被長安市民傳為佳話。那時女子眉毛一般畫成墨色,使用的顏料為黛、煙墨和木炭等,所以留下了“眉黛”、“黛螺”這類詞語。《后漢書-馬廖傳》有兩句民謠:“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說的是城里人喜歡描畫寬大的眉毛,城外也很快流行起來,以致眉毛幾乎占了半個額頭,讓人看了眩暈。
晉代上層人士審美情趣發(fā)生了變化,晉武帝司馬炎對女性之美有深入研究,他在為太子司馬衷選妃子時,認為“美而長白”的衛(wèi)氏女最美。于是白粉很快派上了用場。當時的白粉多用米粉或鉛粉加工制成,質(zhì)地細膩,是化妝品中的搶手貨。
人們對美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南北朝時期,佛寺遍于南北,佛像觸目皆是,一些婦女從鎏金的佛像上面受到啟發(fā),也將自己的額頭涂染成黃色,或在額上用黃粉畫出彎月、云朵等圖形,稱為“額黃”,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發(fā)明了“梅花妝”,被稱為“貼花黃”,這些化妝術(shù)尤其是“貼花黃”化妝法,很受上層社會女子的歡迎,代代相習,直到宋朝還未絕跡。
唐代女子除去繼承了施朱抹粉、貼飾花黃的傳統(tǒng)化妝術(shù)外,把紅妝發(fā)展到了極致,胭脂與鉛粉并用,“紅鉛拂臉細腰人”,是人人欣賞的標準美女。當然,膚色白嫩的女子仍然被人喜歡。唐代女性的上衣領(lǐng)口寬大,前胸臨頸坦露,有的女子便在這些部位施粉,抹得膚如白雪,春光大膽外泄,反映了“傅粉貴重重”的另一種化妝習俗。
唐代女子化妝,仍然重視畫眉。唐玄宗摸透了這種心理,他對女子畫眉下一番工夫。根據(jù)漢代女子眉毛形狀,結(jié)合唐初流行的樣式,指導丹青高手畫出了《十眉圖》,其中“柳葉眉”被楊玉環(huán)喜歡。由于皇帝的倡導和大美人的示范,“柳葉眉”的旋風刮遍了全國。有唐一代,化妝的名堂很多,如紅妝、曉妝、酔妝、仙蛾妝、催妝、淚妝等等,爭奇斗艷,美不勝收。
除了使用紅、白兩種歷久不衰的化妝色外,歷史上有些女子還把白白凈凈的臉部涂成“赤褐色,嘴唇抹成黑色,謂之“赭妝”。這種妝樣開始在吐蕃族女子中間盛行,中原地區(qū)女子也學習過一陣,大概不太符合人們的欣賞習慣,很快就放棄了 "赭妝”。與宋對峙的遼代,其契丹族女子的化妝也很有特點。據(jù)《雞肋篇》說:契丹女子把藥用植物栝萎搗成汁,初冬開始,涂于面部,漸漸成為黃色面膜,到了春天揭去,則顏面如白玉般光潔。有的女子還把眉毛畫成紅色,嘴唇染得漆黑,美其名曰“佛妝”。
化妝不能忽視畫唇。古人以“櫻桃小口”的女子為美,唐代女子的嘴唇大都畫得小巧紅艷,晚唐時轉(zhuǎn)而喜歡點唇,其樣式也一天天增多。后來的五代及宋朝的女子又喜歡淺紅唇色,也有人稱為檀色,那時的美女故多“檀口”,后來的女子們雖然也想在唇妝上有所創(chuàng)造,可惜風光已被前人占盡,基本上沒有有太大變化。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古代講究化妝術(shù)的多是有錢人女子,而且要有婢女協(xié)助,還須很有耐心,折騰半天也不一定滿意。而民間女子特別是窮人家的女子,沒有條件講究化妝,只有出嫁的時候才施朱傅粉,甚至連這寶貴的一次也會省去。婚后主要精力操持柴米油鹽,沒有閑錢涂脂抹粉,不必操心什么化妝術(shù),不僅省心省錢省時間,也省去了這檔子麻煩事。
#頭條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傳統(tǒng)文化##大有學問##在頭條看見彼此#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36674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