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6-30閱讀(14)
“昨天刷抖音,刷到一個女孩說‘未來很遠,看不到,想有繼續下去的勇氣……’這個女孩年齡和我相仿,我想通過我自己的工作經歷告訴她,未來雖然很遠,但是要把握好當下;如果覺得未來遙不可及,就把每天當作最后一天。永遠要珍惜眼前的人、時間,還有事物。”90后女孩穆春彤說。

這屆年輕人,決定正視死亡
說出這段感悟的女孩穆春彤,出生于1994年,是濟南市第二殯儀館女子化妝班的組長,主要從事為逝者化妝、整容等工作。工作中的每天都在和“死亡”打交道,讓她更加熱愛和珍視當下的生活,也更想通過自己的一些工作經歷去告訴那些有消極想法的同齡人,一定一定,要珍惜生命。
“高考前夕,影片《入殮師》正是最火的時候,這部電影對我影響挺大的。”穆春彤說,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和大家的印象一樣,覺得死亡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殯儀館也是一個讓人感到恐懼的地方。但是看到《入殮師》后,對待生死和殯葬工作,她有了新的看法,覺得這個行業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而是一個很神圣的、有大愛的職業。
“我永遠記得一個畫面,電影男主人公小林大悟為自己父親化妝的畫面,構圖、色彩都深深觸動著我。”2015年,穆春彤從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專業畢業,入職濟南市第二殯儀館,當她看到實習老師畢愛勝在為逝者化妝時,突然覺得和她記憶里電影中最感動的場景重疊了,相似的光線,相似的角度,相似的畫面……電影中的場景,真實地存在著,她感到沒有選錯專業,這就是她未來要努力的方向:讓每一位逝者,有尊嚴地離開。
今年25歲的李春燕也是在高中時期被這部電影打動了。“你不要看我表面上柔柔弱弱的,內心還是挺強大的。”面容清秀,身材瘦弱的李春燕說自己比較內向,但是從她不多的言語中,透露著和外表不同的剛毅,她說選擇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專業,是想探究生死這一課題。“正如《入殮師》也有溫情的一面,殯葬工作未必是神秘和可怕的。”
大眼睛里閃爍著光芒的葉珊珊和李春燕同歲,也出生于1997年,在剛滿20歲的時候成為濟南市第二殯儀館的一名工作人員。射手座女孩總是帶著樂觀和好奇探索這個世界,高考后選報專業的時候,在眾多“普通”的專業里,葉珊珊一下子就看到“殯儀”這個關鍵詞,堅定地選擇了這個“獨特”又“神奇”的專業。

三名“90后”女孩組成了今天濟南市第二殯儀館里女子化妝班的第三屆業務“擔當”。女子化妝班成立于2005年,成員多以年輕人為主,平均年齡26歲左右。17年來,女子化妝班獲得過三八紅旗集體、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等榮譽。
“最大的壓力來自技術層面”
在電影《入殮師》里,入殮師承擔了遺體接運、服務、化妝工作,在我國,“入殮師”的工作細分為4項,通常由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來承擔,分別是殯儀服務員、遺體防腐整容(化妝)師、遺體火化師、公墓管理員。
穆春彤所在的女子化妝班,承擔著遺體防腐及遺體保存、遺體整容工作,其中整容分為化妝和整形。整形則主要針對特殊遺體的整形,比如高空墜亡、遭遇車禍的人員,還有一些因生前使用呼吸機等原因導致口眼無法閉合的逝者,需要在技師的修復下,恢復到完整的樣貌。
提及第一次接觸遺體時,穆春彤回憶其實當時“沒有特別的想法”,一心只想著如何通過所學的專業技術服務逝者:“其實遺體整容是一件難度很大的工作,我們每一次工作都是想著如何做得更完美一點。”
在葉珊珊的記憶里,第一次工作是給一位老奶奶梳頭發。“那位老奶奶看起來很慈祥,就像睡著了一樣。”她輕輕地給這位素不相識的老奶奶梳著頭發,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面對死亡,但是感覺死亡也沒有像傳說的那般可怕。
李春燕第一次工作是和很多工作人員一起的,她當時最大的感受就是很想像老師一樣,成為一名專業的整容師,幫助逝者恢復生前美好的樣貌。“我一直覺得為逝者化妝、整容這份工作和醫生有相似之處,醫生是救死扶傷,而我們是在生命的終點,維護好逝者的尊嚴。”李春燕補充道:“這沒有什么可怕的。"
“我們最大的壓力是來自技術層面,就是說如何盡最大可能做到更好。”穆春彤說。在嚴肅的工作之外,女孩們熱烈地擁抱生活。“吃!”提及減壓的方式,穆春彤開心地說:“工作之外,我喜歡四處去吃,整天給她倆探店,歇班的時候我們也會一起去吃。”李春燕喜歡畫畫,業余時間她會用畫筆記錄著生活,舒緩壓力。葉珊珊和很多女孩一樣,喜歡抱著手機刷劇,喜歡逛街,喜歡購物。

人生最后一程,愿逝者被溫柔以待
雖然大多數時間,工作中的女子化妝班的“三朵金花”能夠冷靜、理性地面對各種各樣的死亡,但是依然也有“繃不住”的時候。
“我實習的時候,曾經有一個3歲的小女孩,因為車禍,整個面部損傷嚴重,當時畢愛勝老師給這位小女孩做了整容修復。”穆春彤回憶,經過努力,畢老師讓面目全非的小女孩重新變回原來的樣子,家屬看到修復好的樣貌后,剎那間放聲痛哭。“當時家屬在里邊抱著孩子哭,我們所有工作人員在外面跟著一起哭……特別特別悲傷,這件事也特別觸動我,當時就覺得我們的工作真的很有意義。”
“我們遇到過各種各樣的死亡,但是最難過的就是看到年輕的、幼小的生命的終結。白發人送黑發人是最令人難過的,家屬的情緒會非常激動,有的老人哭得撕心裂肺,有的邊哭邊埋怨逝者為什么這么早離開……我們也會跟著一起哭。”李春燕說,不論是因為什么原因,她們都會用心地去為逝者整理好遺容,讓他們在人生的最后一程,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讓痛苦的家屬得到一絲安慰。
“我也曾經見過一個因不慎從高樓墜落被送來的兒童。他那么小,小小的身軀,躺在一個大大的棺材里,我難過了好久。”葉珊珊說,還有一些因為不遵守交通規則而離開人世的年輕生命,同樣令人惋惜。“明天和意外不知道那個先來,生命真的特別脆弱,一定要好好珍惜。還有,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

如今,三名在殯儀館工作的“90后”女孩也分別擁有了3年、5年、7年的工作經歷,這些與死亡打交道的日子,她們深情地去理解生離死別,與質疑她們的家人漸漸和解。曾經一度反對穆春彤的家人來到她工作的地方,發現和想象中陰冷的工作環境不同,而是寬敞明亮的辦公環境,家人改變了對殯儀館工作的刻板印象;曾經反對李春燕爭的父親漸漸理解了她的選擇,支持她從事這份溫暖的工作;曾經不理解葉珊珊的長輩們,也對生死有了新的理解,理解了這個勇敢的年輕人的選擇……
經歷了寒冷的冬天,春天到來的時候,濟南市第二殯儀館周邊的山間花朵鮮艷地盛開。護送生命離開的“擺渡人”說,一定要珍惜且熱愛當下的每一天。
(濟南時報·新黃河)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50411.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