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6-30閱讀(12)
作者:李祖榮
重慶石柱的黃水鎮,十來年間大約去過七八次,每次時間少則兩三天,多至一個月。
近日,由重慶返回蘇馬蕩途經黃水風景區,探親會友,與物管、業主、店家攤主、游客、當地人進行廣泛交流,馬不停蹄地跑馬觀花,這次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個“新”字。

黃水鎮本是一個老鎮,肇始于明代之初,黃水鎮境域為石硅宣撫司溪源里六甲。民國十九年(1930年),始設黃水鎮,已有近百年歷史。中經若干次鄉、農場、公社等建置沿革,1987年10月再改回黃水鎮。
這個以土家族為主的山區古鎮,地處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境東北部,占地210多平方公里,在自然的寶貴贈予、世代的奮斗創造和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生成了奇特的山水風光,獨特的氣候條件,濃郁的風俗文化,富有特色的農副土特產品。

近二十年來,黃水順應中國老年社會形成與康養產業興起的時代趨勢,充分發揮其得天獨厚的優勢,讓黃水逐漸升變為一座植被豐茂的康養新城,一座吸引八方候鳥的避暑樂土,一處富集勝景的觀光旅游目的地。
遺憾的是,這些巨大的變化,生動的現實與動態的立體感,在一般的資料中,我們很難看到,比如在的百度百科中,對黃水鎮的介紹,可能是按照標準化的范式而作,平淡無奇,似昨日黃花。我覺得充滿個性化的,豐滿可觸且具有特質的,客觀真實的區域介紹,恰好是我們今天非常缺乏,又非常需要的。
例如,與黃水鎮的人口介紹,百度百科上是這樣表述的:截至2018年末,黃水鎮戶籍人口為14026人。在黃水鎮的官網中,又是這樣介紹的,戶籍總人口1.27萬人。

然而,近些年來每年夏天黃水的常住人口已在二三十萬人左右,今年競達到了超高的三十二萬人左右,形成了歷史新的紀錄。當然這也暴露出游客和候鳥劇增所形成的壓力與短板,更凸顯了資源與基礎優勢,還讓大家發現其未來的潛在價值與機會。
我們真得很難把一萬多人與三十多萬人兩個數字疊合起來,而這種巨大的差異,對我們的認知、政策、投資、決策和各種選擇的導向有著云泥之別。當然文字與現實的反差還遠不止人口。
基于此,我對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雖躬行"的名言,更加篤信不疑。
這些年來,我曾經寫過很多關于黃水鎮的文章,這次,主要涉及我所目睹和所感知的新近變化,余不贅述。

2022年8月22日上午一到黃水,在所住的華宇?林語嵐山一期大門前、雪原路大道外雜草叢生的溪溝已由遍植的鮮花、彩色的步道與繁茂的植被所替代,我有一種驚艷的感覺。

23日早上用兩個多小時步入其中的親密接觸,強化了這種感覺。我知道這是花了一年多功夫打造的濕地公園,盡管流泉尚未來得及治理,少數游客亂扔垃圾的陋習尚需自律,但是,隨形就勢的環境改造升級,綠化邊坡治理危巖,去蕪存菁廣植花木,多條舒緩步道兩側安裝有太陽能路燈,安放有若干把休憇靠椅,多處小橋獨木橋橫臥小溪,間或還建有幾處觀景平臺,尤其是那成簇連片的金黃色的萬壽菊,在晨光的輝映下,格外搶眼奪目。

七八點鐘,公園中已有不少健身者,拍照者,游覽者。過去人們掩鼻而過、不敢涉足的溝豁,如今已成親近自然,觀賞花木,聞聽鳥語花香及淙淙流泉的錦秀谷。這無疑是黃水今年新變化中的一個最大的亮點。



大約九點鐘,從濕地公園出來后,又花了三個小時,走過了風雨長廊,土家文化大舞臺,黃連文化廣場,鎮辦公大樓,黃水鎮游客中心,黃連大道,幾乎又環游了一遍美麗的月亮湖。

我看到:滿街的樓房全都穿了新衣,幾乎所有的墻體都由淡黃色墻體與褚紅色框線構成,當街的窗戶都換成了朱紅色的雕花門窗,很多墻體上都繪滿了土家風物的墻畫。
很多人行道上都建起了鐵欄桿,或者是鑄鐵的,或者是不銹鋼管的。
街邊行道樹下和各景觀內的花草,增加了一些新的品種,有的地段還新增了景觀石。


鎮上幾乎所有的門店的店標,都進行了重新的設計制作,但是標牌的風格、材質、形式,大小,卻又各具特色,非常醒目,而不是千店一面。
大街小巷的人行道和車道都做了認真的修整,昔日那種凹凸不平,凹進凸出的路況大大減少。

我乘坐2號觀光車走進黃水旅游度假區游客中心,本來就大氣寬敞的游客中心,也做了進一步的整治,提升,規范。在游客中心廣場你可以看到,“康養勝地天上黃水”八個大字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幾座大氣而別致的建筑顯得很有氣勢。施工人員在緊鑼密鼓鋪設草坪、安裝各類標識標牌,對廣場進行維修提升;在游客中心的大巴車停車場一角,為方便廣大游客中轉到各景區景點,施工人員在忙碌著焊接鐵架加裝電梯,整個維修和安裝工程將于11月10日完工。截至目前,中心已配套建起了車輛換乘中心、電商服務中心、托兒服務中心、健身中心、康養美食城、防災避險中心指揮室、醫療室、母嬰室……

在占地面積達1萬余平方米的黃水農貿市場,經過相關單位和部門的聯合集中整改整治,實現了農貿市場超市化。地面干凈整潔、攤位整整齊齊、商品琳瑯滿目,各類商品明碼標價,現場秩序井然。從以前的“臟亂差”到現在的“高大上”,讓經營戶們交口稱贊。我看到所住小區周圍及大街上的擺攤設點都不像去年那么散漫,加強了規范和管理。



為鼓勵和方便大家活動健身,新建和新置了包括步行和騎行等各種文體活動的廣場,體育場所,運動器械,人行道和自行車道。


大約十時許,我又趕到美麗多姿的月亮河。我不止一次去玩過。月亮湖位于黃水鎮西北方,建于20世紀80年代初,(其實可追溯到60年代,一個當地的姓郭的老人,在湖邊向我講了這個湖的前世今生,自然與人文)由自上而下3級水壩4個魚湖組成,水面面積23公頃,庫容量140萬立方米,其前身是沼澤地,它是黃水土家族人的杰作,是黃水森林公園的眼睛。月亮湖屬人工湖泊,其形狀像一棵人參,又名“人參湖”, 是高原人工湖泊景區。


由于持續的暴曬蒸發和補充飲水之用,湖面瘦身不小,露出金黃色的灘巖,在綠樹碧水之間分外耀眼。大門改建得很大氣高敞,過去有幾尊不太搭調的雕塑已經移走。游船碼頭得到了改造,蠆船和游船看上去也煥然一新。藍天白云下,色彩各異的游艇在清澈平靜的湖面上恣意游弋。艇上孩子們的嬉鬧聲,尖叫聲與大人的歡歌聲,不時隨風傳來。垂釣者不少,且不時見其有所斬獲。也有一些泳者,甚至見有游泳隊組隊在此盡興暢游。



環湖道路的仿藤欄桿和路面整飾一新,游人絡繹不絕。岸邊新植了不少花木,與高大筆直的杉樹和婀娜飄逸的垂柳各美其美。林間若干吊床,不少人在享受森林浴的愜意。多座亭子都修整油漆一新并做了點綴美化,亭樓的名字和對聯分外醒目,亭樓中走秀,放歌,撫琴者悠然自得。一座規模不小、造型別致的跨湖景觀橋正在施工,主體部分已經完成,不久即將竣工,又將增添一道新景觀。聽說夜間燈飾很漂亮迷人,還植入湖中民俗表演,但這次晚間沒有時間去觀賞了。


黃水升變的背后體現的是領導力與執行力,朝大了說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執政為民的行動力。幾天前,見過"重慶應急發布"的一則報道,題為《石柱7天建成新供水源 保障黃水避暑群眾用水》。說的是盛夏以來,黃水場鎮旅游避暑人口與日俱增,旅游人口峰值達32萬人以上,是往年的2倍左右。人口劇增帶來的最突出的問題是供水不足。當時,黃水水廠設計日處理能力為僅為24000 m3/d,但近段時間黃水水廠日供水已達30000 m3/d,遠遠超出了黃水水廠供水能力。自8月5日以來,黃水場鎮多次出現供水不足的情況,市民生活用水難以保障。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上下同欲齊心,部門聯動,新供水源7天建成投用。300余人的隊伍,從8月13日,24小時晝夜施工,6天時間內在黃水鎮金花村新建800KVA箱式變壓器2座,新建DN500管道全長約7千米,取水口1處,加壓泵站1處,每處采用280KW雙吸泵2用1備(共6臺)。到8月19日,黃水鎮金花水電站前池引水工程已正式投用,工程建成后,從根本上消除了黃水缺水隱患。

據了解,黃水鎮正在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此開啟了黃水鎮風貌改造工程,環境改造升級等一系列項目,投入了不少的人力和數億的資金。
黃水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規劃面積約25平方公里,包括黃水場鎮及金花村區域。2021年初,《石柱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全速推進黃水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工作,預計今年底將接受國家文旅部評估驗收,力爭在明年上半年創建成功。



近年來,石柱縣聚焦“全域康養、綠色崛起”發展定位,聚力“風情土家·康養石柱”價值定位,加快建設以黃水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西沱古鎮等為核心的全國生態康養勝地。先后建成了西部首個大型室內演出場所“天上黃水大劇院”和“秘境黃水·奇幻樂園”、健身公園、月亮湖環湖公園等健身休閑場所,打造了莼菜梯田、金花田園、金科琥珀高山生態茶園等鄉村旅游點,新建有綠宮度假酒店、兩江假日酒店、明月戴斯酒店、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黃水康復醫院等大型度假酒店和療養基地,為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在場鎮環境提升工作中,度假區圍繞如何讓游客“停下來、住下來、留得住”,讓文旅消費市場動起來、火起來,對照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標準及細則,以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為主線,聚焦環境衛生、文體活動、度假產品、基礎設施、接待服務等重點工作,深挖資源優勢,細化目標任務,場鎮廣大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對于游客和候鳥的吸引力也明顯的提升。

聽說曾經去過幾次的畢茲卡綠宮景區,已經進行了提檔升級改造,新建了3公里特色步游道,新增了森林木屋、懸崖書吧、咖啡屋等休閑設施,打造優質“森林浴場”產品。

體育健身公園功能也得到進一步拓展,在已有籃球場、足球場、竹鈴球場、門球場的基礎上,新建風雨網球場1座,新配備乒乓球臺30套、棋牌桌10套、老年健身器材12套;優化公園功能分區,整理景觀植被14萬平方米,完善導視體系;提升現有觀景平臺,打造“最美夕陽”網紅打卡點。


2022年7月15日開園的黃水森林王國,是度假區休閑娛樂旅游新名片。林蔭步道、網紅花海、絕壁秋千、夢幻空中漫步……該景區占地面積2000余畝,是集生態游樂、極限挑戰、養生度假、田野賞花游覽、特色餐飲、戶外休閑營地和激情夜間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休閑度假綜合體,是觀光、度假、休閑、避暑的理想之地。




今年以來,度假區以展示土家文化為重點,對“一橫兩縱”主要街區、主要節點實施環境綜合整治,改造房屋風貌28萬平方米,打造景觀小品10處,規范店招店牌1800余塊,整理電纜管線40多公里,修繕人行道1.7萬平方米,補植維護行道樹1000余株,更新綠化2萬余平方米;打造精品農貿市場5個,美化垃圾投放點71個,購置特色垃圾箱259個;提升改造3A級旅游廁所3座,并按照A級旅游廁所標準改造廁所18座。

黃水的變化,涉及到醫食住行游,涉及到自然和人文的多個領域,這是一次系統的嬗變和美麗的升級。黃水鎮這種積極的向上向善,持續的創造創新,實誠的共進共贏的作為和改變,讓人心生敬意、也增添了人們的信心。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4986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