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山西流霧景觀(煤海之上仍有美麗星空)
發布時間:2024-06-30閱讀(18)

山西沁水縣太行洪谷國家森林公園的美麗星空。山西太行洪谷國家森林公園事務中心供圖
新華社太原9月3日電(記者呂夢琦、王學濤、原勛)山西省沁水縣太行洪谷國家森林公園最近又迎來了它的老朋友——攝影愛好者吳海戰。過去5年,一到農歷月初或月末,他總要到這里拍攝美麗星空。盡管這需要在黑夜中長時間等候,但這個“追星者”樂此不疲。
“沁水的天空越來越藍,以前不容易看到的星星現在很容易觀測到。”他說。
太行洪谷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目前達到88%,2020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正式收入“世界暗夜保護地名錄”。而這一世界級暗夜星空下卻是一片煤海。星空與煤海并存,顛覆了人們心中資源型城市往往意味著高污染的刻板印象。
沁水縣今年煤炭產量預計達到3500萬噸以上,但它也是一個GDP突破200億元、空氣質量六項指標全面達到二級標準的經濟、生態雙贏縣。持續降低碳排放強度,是這個中國北部產煤大縣一直努力的目標。
當地政府要求煤礦實行封閉堆儲和運輸,以便從根本上減少粉塵污染。俗稱“瓦斯”的煤炭的伴生物煤層氣也早已告別直接排入大氣的歷史,現在通過地面和井下抽采變成了清潔能源。
即使是煤炭開采中產生的低濃度瓦斯,也正越來越多地被用于發電。

山西省沁水縣元上風電場的航拍圖。新華社記者 原勛 攝
沁水縣已建成目前全國最大的瓦斯電廠——沁水寺河瓦斯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民說,公司2008年投運至今已累計利用煤礦瓦斯27.39億立方米,減排二氧化碳當量約4108.5萬噸。
在能源產業趨向清潔的同時,沁水縣也在大力治理民用散煤。全縣清潔供暖覆蓋率今年底將達到92%,幾乎所有農民都將過上低碳生活。
60歲的張小蒲已經告別燃煤8年。她所在的長畛村原來“戶戶冒煙”,風一刮粉煤灰滿天飛。現在,這個510余人的小村莊已是小樓林立、窗明幾凈的全國文明村鎮。
“一方氣只花費1.3元,每人每年還補貼800方氣,比用煤舒心。”她說。

山西省沁水縣長畛村村民張小蒲正在用煤層氣做飯(8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學濤 攝
兩個風力發電項目正在建設,一個生物質發電項目正在籌劃。在沁水這片煤海上,清潔能源已成為新的發展方向。過去3年,這里新建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總量已達到200多兆瓦。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元上風電場站長馬靜玉說,這個并網發電不到1年的風電場預計2021年發電超過2億千瓦時,可為17萬家庭提供清潔電力。
“這意味著每年可節約6.45萬噸標煤的使用量,減少18.86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馬靜玉說。

美中能源有限公司的煤層氣抽采設備。新華社記者 原勛 攝
官方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沁水縣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二級以上天數不斷增長,2020年達到339天。
煤海之上愈發湛藍的天空,見證著中國碳減排之變。
經過持續努力,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從2005年的72.4%下降到2020年的56.8%,碳強度2020年底比2005年下降了48.4%。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表示,過去幾年,中國的世界級暗夜星空保護地已增加至6處。中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未來中國將有更多地方列入這份名單。
白天看山望水,晚上繁星共語。優美的環境也促進了旅游業發展,讓太行洪谷周邊農民端上了“新飯碗”。
在僅隔一公里遠的向陽村,50歲村民閆芳琴在自己家開辦了農家樂,一年中旺季3個月就能賺10余萬元。
“環境越來越好,回頭客也越來越多,現在這里都能看到猴子、華北豹了。”閆芳琴說。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4728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