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6-27閱讀(18)
聊一個漂亮的120cm缸的造景。這個缸里有對光線需求不高的莫斯、也有對光線需求高的挖耳,從植物對光需求來說,這真是不好協調,兩者同時出狀態是對維護者很大的挑戰。缸體設置:leili1987;圖 / 文:leili1987;編:尼特利


開缸不久,挖耳草處于適應期,這種草一般都要適應新環境一兩個月。一段時間后因3個筒燈光線太強,關掉了中間的燈,這樣對莫斯剛好,但委屈了挖耳。



挖耳草的巔峰狀態↓


后來后景草瘋長↓


這個120cm的缸體故事并未結束,同樣的配置,換了新裝。
配置
照明:尼特利AT1筒燈 50W X3(莫斯多,后期只開兩個)
底床:尼特利硬水版(用了兩年的老泥)
CO2設備:白蘭套裝(建設4L瓶 升級二代外置快接版細化器)
過濾:森森603前置 創星CF1200
加熱棒:森森PTC 1000W
進出水口:進水-CF1200自帶管件換裝不銹鋼濾網,出水-牧梵不銹鋼管件;
生物:藍眼燈、青鳉、黑殼蝦、練手水晶蝦。
這個造景是作者第一次嘗試用骨架膠和網上傳聞的鋸木粉一起使用,可能是上膠前木頭沒處理干凈,特別是樹根外還有一層皮,也可能是膠的量沒給夠,導致部分節點不牢固,在遇水后不久就直接脫了,左側最慘,完全脫離最初的設定。所以建議大家在使用骨架膠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本來做來全部養莫斯的,底部留空用沙子,后來感覺太麻煩,直接填泥了↓





前期筒燈只上了2個↓

開缸1個月↓

水草越來越多后,筒燈用了3個。因為拍照問題,看不出藍眼燈在缸中的表現,平時藍色的光點若影若現,達到了作者想要的效果。此外藍眼燈和青鳉都非常溫柔,以至于現在缸內黑殼大量繁殖。↓

一些心得分享。
挖耳草。
挖耳草是翻缸留下來的,個人感覺挖耳草挺好養的,之前60缸里底沙都沒要,直接壓在石頭之間裸養一樣連成片(本地自來水TDS120)。

宮廷草。
玩水草兩年多一直都在種,每次翻缸種得最多的就是這個,生長迅速,對開缸初期吸肥很管用,水質適應超強,以前懶不換水,TDS500一樣暴長。

丁香、小紅莓。
感覺也不難養,發色較容易,能把這兩種草都養綠可能方法或者設備有嚴重的問題,生長速度比宮廷慢一大截。

天胡荽。
本來可以做草皮的,這里用來做點綴。但是需要隨時關注,不然早晚成缸霸。

空氣鳳梨用燈光養殖,發色不錯↓


一個水草缸中必定會有對光照要求高的水草、也有對光照要求低的,除了骨架的美感,這方面的平衡也是我們造景者需要斟酌的。水草和藻類之間需要平衡,水草之間亦是如此,水草造景玩的就是一種平衡。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4686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