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幼兒園排行榜武漢(武漢幼兒園顏值天花板)
發布時間:2024-06-23閱讀(13)


啊,當小朋友真好!
一次可愛到昏倒的幼兒園之旅
琴鍵般跳躍的白色隔欄,懸掛半空的樓梯,科幻感弧形鏡面裝置……
別誤會,這不是美術館也不是藝術空間,而是武漢一家新開的幼兒園。
從洪山廣場地鐵站E口出來,纖細靈動的白色隔欄一路浪花般鋪卷,沿著它發現了這家「經外光合幼兒園」。


外立面藝術感滿滿,里面又是什么樣?和普通幼兒園有什么不同?一年學費多少錢?……
走,進去看看,開始一次可愛到昏倒的幼兒園之旅。


經外光合幼兒園是坐落在繁華市中心的美好一隅,身邊環繞著省政府、省圖、漢街……從馬路對面看,它像一架蓋著白色面紗的三角鋼琴,高大樹木參差其間,浪漫又詩意。
它個頭很大。
老師說:園區的戶外總面積3000㎡,室內總面積4200㎡。換算一下,小朋友們相當于擁有一個標準足球場那么大的活動區域。



挪威有從海面緩緩延伸而出的奧斯陸歌劇院,日本有整個天臺都是孩子們環形跑道的藤幼兒園……因為光合,武漢的小朋友擁有了第一座可以上房揭瓦的開放式幼兒園。
進門之前就注意到這架懸在半空的樓梯,白色柵欄音階般一直蹦跳至屋頂,更像一座藝術裝置。
屋頂上是花園,也是運動場,鋪著特地為小朋友設計的懸浮地板,上面有色彩斑斕的花紋,可以踩著它們做游戲。



樓下是一片綠綠戶外小廣場,被濃密樹冠掩映,有沙坑,有花壇,像童話里的小森林。
遠處是一座和大樹相伴的金屬樹屋,它是一個空間站,鉆進里面,大概會感覺自己是個真正的宇航員。
樓梯不僅將屋頂和地面連通,也連通著室內和室外的區域,小朋友可以上房揭瓦,也可以里外穿梭。整棟建筑因為它變得四通八達,一下子有種“大玩具”的即視感。

捻了捻沙坑里的沙,又細又膩,聽說是從十幾種沙子中挑選出來的,遇水成型效果好,適合小朋友堆沙創作,想玩兒!
光影,植物,大片戶外玩耍區,純凈白色……除了不得不提的顏值,“自然、藝術又活力”是光合幼兒園最顯眼的標簽。
聽說,負責光合幼兒園空間設計的首未先生,走訪了全球各地有特色的幼兒園,最后將流淌的音樂、自由靈動的云朵、與大自然融入一體的天臺等元素放進了“光合幼兒園”。
我們和孩子一起玩沙奔跑,在樹下觀察云朵流淌光影變幻,徜徉在白色藝術館中,感覺天氣好輕松,春天真美好。
“啊,當小朋友真好!”


揭秘完戶外,走,繼續看看里面長什么樣。
幼兒園有兩層,一樓是2-4歲的低齡小朋友活動區。

裝有地暖,小朋友可以光腳走動,刺激大腦的發育。
小朋友的閱讀習慣,6歲以前是最佳培養期,園區專門打造了這座巨大的「森林繪本館」。
中庭最中央是棵“大樹”,天花板是漾開的層層樹冠,有種在榕樹下讀書的意境。
擁有這樣一間繪本館,小朋友放學后大概率舍不得回家。

這里的繪本多達1500冊,隨手一翻,翻到超多制作精美的進口立體書。這些繪本色彩繽紛創意十足,很容易就將孩子的注意力抓住。
一進「娃娃家」,忍不住大呼可愛。
這里就像童話里的小人國,融合了各種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場景:超市、廚房、咖啡店下午茶……只不過所有東西都是超小size。
孩子們可以扮演任何職業:當一名商店售貨員,變身小畫家,甚至成為魔法師……

看小朋友過家家很奇妙,你會發現他們認知里的世界跟大人的很不一樣。
隔壁是「樂動教室」,你可以理解為這是小朋友的“健身房”。
爬梯、跳板、平衡木、秋千……甚至還有一座超大的泡泡球池。


老師說,當小朋友們被滾筒推著跑的時候,內耳前庭被刺激,長大后更不容易暈車,膽量也會更大。原來暈車跟前庭發育有關系,困擾我這么久的暈車難題意外破案了。
二樓是4-6歲高齡小朋友的日常活動區。
走進他們的「教室」:這哪是教室,這根本就是三室一廳!


全實木課桌暗藏玄機,可以根據需要隨意組合挪動,角落甚至搭著小帳篷,可以躲在里面看小人。另外,每個教室都有大片落地窗,采光超棒,充分“光合”。

客廳、臥室、書房……窗邊擺小小沙發,桌上有迷你茶具,一切陳設都是小小只,溫馨得一塌糊涂。
老實說,這里不僅讓小朋友覺得像“回家”,本成年人進來之后,也感到發自內心的放松和治愈。
幼兒園沒有一堵封閉的墻面,而是一朵朵形狀不同的云朵組成;每扇門都有一個形狀各異的圓型玻璃,從外往里看,從里往外看,總能發現一些孩子眼里的秘密。
各種角落里還隱藏著大大小小、可以鉆來鉆去的洞,足以看出設計師的用心。


“云朵”的靈感其實來自著名設計師石上純也的一個試驗性項目,他試圖用這些詩意的云朵再現童年。
因為這些“云朵”,所有空間于是相互連通,暢通無阻。
「食育教室」是我最喜歡的空間之一。


整個教室的靈感來自荷蘭鹿特丹著名的拱形菜市場,視覺效果非常炫酷,里面展示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食材。料理臺和工具全部都是小孩尺寸的迷你版,有種嚴謹的可愛。
小朋友在這里認識食物,使用工具和烹飪制作。以后,他們還會在樓下菜園播種,然后用自己親手種植的食材做菜。
我想,等他們長大以后,對食材,對萬事萬物,一定會比同齡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和食育教室一樣棒的還有「科學教室」,感覺自己上高中時候的實驗室都沒有這么有趣。
像食育教室這樣的「Can do工作坊」,整個光合幼兒園總共有17間之多。
藝術工作坊、陶泥工作坊、玩沙玩水坊、建構坊……就像一個個真正的藝術家工作室或科學家的實驗室,擁有超豐富的素材和工具。



各個作坊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素材”:各種尺寸的筆、刷;各種紙張、顏料;麻繩、棉繩、打孔機;自行車零件、紙杯、紙盤、紙碗、乒乓球、各色毛線、包裝袋、筷子、各色軟管、扣子、花布頭、細鐵絲……
我們進到木工工作坊,被整齊排列的各種木工工具,以及海量的種子、木材素材所震撼,驚訝一家幼兒園里居然藏著這么專業細致的工坊。
園里的“教育骨干”大偉老師說,光合幼兒園跟其他幼兒園最大的不同也許就是:光合的小朋友從兩歲就開始學習“自己解決問題”。
光合實行的是一套名叫「項目制」的先進教育理念,這些數量眾多的工坊就是為「項目制」所準備。


什么是「項目制」?通俗來講,有點像大學寫論文:先確定一個感興趣的研究方向,然后尋找資料不斷延展,最后得出結論,其中包含著很強的邏輯性。
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前段時間超火的奧運吉祥物「冰墩墩」,冰墩墩的透明外殼其實是糖皮,大家于是可以從糖皮開始研究探索。
他們會認識什么是糖,學習糖如何變成糖皮……
整個過程下來,小朋友不僅知道“有關冰墩墩的一切”,邏輯思維能力也在潛移默化變強。

很多大人都不一定知道的奇妙知識,光合的小朋友也許已經提前知道了。
這種教育理念非常考驗老師的個人能力和知識儲備,武漢目前極少有幼兒園有實力開展這樣的課程,而光合幼兒園就是其中為數不多的一個。
有點厲害。


逛完經外光合幼兒園,被它的顏值和實力征服,有趣的「項目制」理念,讓我打開新世界。
來之前,同事跟我科普武漢外校有多難進。
每年參加考試的有上萬人之多,它們僅招240人,入學資格不是考試,而是以游園的形式考察孩子的綜合素養及適應寄宿制生活的能力。

考外校難,難就難在“綜合素養”這一項。比如生活習慣,協同合作能力,理解能力和注意力……都是一些絕非短期能養成的素質,而它們的最佳培養期正是在6歲前。
孩子這一成長關鍵期,要養成這些也許會決定一生的良好習慣,「項目制」簡直是為這些素質和習慣量身定制的。

最近,孩子們的「項目制」課程出了第一個成果。
這次主題是紙,小朋友們用紙張創作出的無數幢房子、紙雕塑,并用這些紙屋做了一場名叫「永無“紙”境」的開園藝術展。
展覽期間,經外光合幼兒園將對外開放,家長們將有機會帶上自家小朋友,去看看這場奇妙紙屋展,順便親身感受一下這座有顏有料的奇妙幼兒園~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4201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