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第一次添加輔食應該吃什么好(輔食添加太隨意)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文|凝媽
寶寶到6個月后就要添加輔食,第一口吃什么?能不能吃菜?能不能吃肉?到底該怎么做輔食?
這些問題都是新手媽媽感到棘手的問題。
一直以為,現在信息發達,年輕媽媽們利用各種媒介了解輔食添加信息,應該沒有煩惱了,沒想到,還是有很多媽媽對此困惑。
二寶8個月時已經是73厘米,抱出去都說長得高。去打疫苗的時候,遇到一個10個月的寶寶,他才71厘米高,頭發也黃黃的、稀稀拉拉,可他的媽媽并不矮,發質也很好。

寶媽看二寶個頭比他家寶寶高,頭發烏黑發亮,就問平時是怎么吃飯的。
我就跟她說了平時吃的蔬菜、水果等食物種類,她聽了后表示很驚訝“現在就能吃蔬菜了,那么大菜葉子,孩子能咽下去嗎?”
告訴她如何處理蔬菜,孩子才能吃。寶媽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怎么就沒有早一些知道呢,到現在孩子還只是吃米粉。”
寶媽告訴我,她們小區的孩子都沒有好好添加輔食的,第一次了解這么多。看到媽媽們對輔食這么不重視,真替他們著急。作為一個二胎寶媽,從親身經歷出發,深知輔食添加太隨意,對寶寶的影響很大,到了青春期都很難糾正。

大寶現在14歲,第一次當媽媽經驗不足,輔食添加沒有特別在意,導致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那時只知道要給孩子吃蛋黃、吃米粉,不能吃湯泡飯,不能嚼了喂飯,不能嘴對嘴喂飯。米粉成了大寶的主食,每個月都要買好幾盒回家,一直吃到1歲。當時還感覺是給了大寶最好的營養,結果長大后才發現被現實打臉。
1、挑食、偏食
大寶特別挑食,特別偏愛吃肉,簡直就是肉食動物,豬肉、牛肉、雞肉、鴨肉、羊肉,只要是肉他都吃得津津有味,若是餐桌上沒有肉,他就會隨便扒拉幾口飯,真的是無肉不歡。蔬菜也只吃有限的幾種,菠菜、茄子、絲瓜這些菜卻不會碰一碰。給他做飯,就是一種考驗。
2、吃飯不規律
大寶小時候不吃飯,就會追著喂飯,總是擔心他吃不飽。結果大寶吃飯特別不規律, 吃飯不按時,大人都吃飽了,他才姍姍來遲。吃飯不注意節制,好吃的就暴飲暴食,不好吃的寧愿餓肚子,也不想多吃一口。
3、影響牙齒發育
因為沒有注意用食物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結果導致孩子的牙齒發育不好,在乳牙該退位的時候,出現了雙排牙,乳牙沒退,恒牙長出,幾乎每顆乳牙都是到醫院里拔出來的。
因為食物過于精細,不及時讓孩子吃一些較硬的食物、較大的食物,乳牙的牙根沒有得到充分刺激,在牙槽里過于牢固,就不容易脫落。
二寶出生后,汲取了教訓,特別重視輔食添加,想盡各種辦法豐富營養。二寶在飲食方面就比大寶好得多,在營養供給上省心很多。

添加輔食是寶寶人生中的重要一環,第一步走好,對寶寶未來成長大有好處。雖然添加輔食要花費很多心思,但是這一切都值得。從我的經驗來看,添加輔食要注意以下幾點,孩子營養好,也不會挑食,大人更省心。
1、食物種類按時添加
孩子吃的第一口輔食是強化鐵的米粉而不是蛋黃,孩子的吞咽能力有限,蛋黃很容易噎到孩子。用奶粉或水將米粉調成糊狀,用小勺舀起放到寶寶一側嘴角,寶寶會舔吮進去。觀察2-3天,寶寶沒有出現過敏癥狀,就可以添加其他食物了。
菠菜、油菜、西蘭花、冬瓜、南瓜、胡蘿卜、香蕉、蘋果、蛋黃泥、肉類、水產這些食物可以依次給寶寶添加,每添加一種新的食物,都要觀察2-3天,在確認沒有出現嘔吐、腹瀉、起疹子等不良反應時,才添加另一種新的食物。
所有新的食物嘗試一遍以后,才可以將幾種不同的食物混合,喂給寶寶吃。
2、根據月齡調節食物粗細程度
寶寶的咀嚼能力是逐步發展起來的,也需要后期養育上的配合,按照月齡及時調節食物的粗細程度,有助于牙齒發育。
7-9月寶寶:最開始是泥糊狀,逐漸增大顆粒大小,到9個月時,寶寶能吃帶小顆粒的濃粥、爛面條、肉末、碎菜。
10-12月寶寶:從小顆粒食物逐步過渡到塊狀食物、手指食物,促進寶寶的咀嚼能力,有利于牙齒萌出。
12月以上寶寶:塊狀食物、手指食物至少還要持續半年時間,等寶寶做好準備,就可以和大人吃一樣顆粒大小的食物了。

3、注意營養搭配保證全面營養
讓寶寶接觸各種食物,增加對不同食物口味和質地的體會,養育一個不挑食、不偏食的孩子。這一點在二寶身上得到印證,他從開始添加輔食起,就吃遍了能買到的各種蔬菜、水果,對每種食物都不會抗拒。
寶寶需要的營養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和水,一種食物不能滿足寶寶全部需求,需要全面均衡的營養,平時給寶寶做輔食要進行合理搭配。
我們可以采用五框搭配法,使用起來簡單易操作:
五筐是指:蔬菜、谷類、肉蛋水產、水果、奶類
每次做飯時,從上面五類食物中,取出4種蔬菜、3種谷物、2種肉蛋水產、1種水果、1種奶類,這樣加起來有10種食材。如果能做到15種以上的食材搭配就更理想了,按照上述方法,從五個食物選擇組合搭配就可以。
4、順應喂養而不強迫喂食
《7—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提倡順應喂養,吃飯是孩子的正常生理反應,吃什么、吃多少,由孩子自己決定,而不是父母決定。父母要掌握孩子的饑餓信號,尊重孩子的意愿,鼓勵孩子吃飯,不要強迫喂飯。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自主吃飯的愿望,從開始給孩子添加輔食開始,就給孩子一把勺子,讓孩子學著自己吃飯。
孩子在發展的飛躍期,會出現厭食的情況,這時不要唉聲嘆氣、不要逼著孩子吃飯、不要求著孩子吃飯,保持正常的心態。這時,讓孩子自己吃飯,他會更愉快。
孩子自己吃飯會弄得到處都是,但也要給孩子自主進食的機會,讓孩子體驗自我成長的快樂,慢慢學會自己吃飯、快樂進食。

很多媽媽說輔食添加的理論已經掌握了,但是談到做輔食就抓瞎了,我也曾經有一樣的困惑,后來,找到兩個“助手”,讓做輔食變得簡單快樂。
?第一個助手,輔食機
在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需要把食物做成泥糊狀,還要蒸熟。如果用蒸鍋蒸熟,再用工具或者攪拌機攪碎,將變得非常麻煩。記得第一次蒸胡蘿卜,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熟,反復看了很多遍。攪碎之后,又要洗鍋子、又要洗攪拌機,工作量很大。
后來用上了輔食機,就簡便多了。把食物切成小塊,放到蒸籃里,打開開光,10幾分鐘自己蒸熟。然后再打開攪拌按鈕,想要細顆粒就攪得時間長一些,想要粗顆粒就攪得時間短一些。做好飯們只需要刷著一個機器就可以了,工作量減輕很多。
輔食機比較適合做1歲以內的寶寶餐,如果想省時省力,不妨了解一下。

?第二個助手,輔食書
經常會在網上看到美美的輔食照片,看上去饞涎欲滴。其實,媽媽們也不是想象出來的,而是學來的。我當時就用了輔食書,從書上學習,輔食書后來還成了二寶的圖畫書。提高認知,還增加了對食物的好感。

用過一本《輔食每周吃什么》,給我的幫助很大。
這本書的作者是33萬媽媽關注的兒童營養專家劉長偉,育兒專家張思萊、育兒大V小土大橙子、婦產科醫生王玉玲都給出很高評價。

這本書一共有215道輔食,讓媽媽們給孩子做輔食做到不重樣。
每個月、每周吃什么、怎么做,書上都有詳細的介紹,媽媽們不用為該添加什么食物而發愁。

有詳細的配料和操作說明,媽媽們對照文字能做出和上面一樣的輔食,很方便。

這本書49.8元,可以解決寶寶3歲以內的飯菜問題,媽媽們趕緊把這個營養好助手請回家,解決做輔食的煩惱吧。
結語輔食添加太隨意,影響的可不只是生長發育的問題,挑食偏食、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乳牙難退,幼時偷懶,長大麻煩。為了孩子的健康,科學添加輔食,循序漸進,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營養,讓孩子健康成長。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愿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1847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