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棒棒糖的特點和功效(棒棒糖應該很多人都喜歡吃)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8)
棒棒糖,這是一種深受廣大人民喜愛的糖果類食品,最初是一顆硬糖插在一根小棒上,后來研發出很多更好吃好玩的品種,不僅小孩子深愛棒棒糖,一些童心未泯的成年人也會吃。棒棒糖的類型有凝膠型糖果,硬糖型,牛奶型糖果,巧克力型還有牛奶加水果型。

棒棒糖的出生
1758年,聞名世界的棒棒糖(lollipop)的發明人恩里克·伯納特·豐利亞多薩,首次推出這種帶棍的糖果,結果使一家幾乎經營不下去的糖果公司扭虧為盈。
對于一些人來說,在嘴里含著一顆糖果,糖果的棍從嘴唇間露出來,已經成為一種時髦而有趣的標志。
Lollypop也寫作lollipop,首次以lolly-pop的形式出現在1784年,表示一種小小的硬糖。顯然當時的lollypops并不像今天的棒棒糖一樣有一根小棍。
關于Lollypop的起源并沒有確定的答案,但很多語源學專家推測它源于北方英語的方言lolly(舌頭)。可能因為小孩子們多喜歡用舌頭舔吮棒棒糖,使lolly后來具有了棒棒糖的含義。
Lollypop中的pop具有“砰然聲,槍擊,流行音樂”的含義,但原先卻表示“短或小的東西”,而lollypop正好是一種便宜的小食品。
此外,因為pop有“砰的一聲”的含義,很像打開含二氧化碳飲料的瓶蓋時發出的聲音,因此soda pop就表示“汽水”。Popsicle表示冰棒,在英國叫做ice-lolly。
醫學研究

緩解疼痛
為了探討棒棒糖用于緩解嬰幼兒術后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實驗對42例2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進行自身對照研究,患兒從手術室返回病房的6小時內,在其哭吵時給予棒棒糖舔吮。舔吮棒棒糖前后均記錄患兒疼痛評分、心率、血氧飽和度及鎮痛的起效時間及持續有效時間。結果患兒均接受至少2次棒棒糖舔吮干預,緩解術后疼痛有效率>80%,3分鐘后開始起效,持續有效時間大于1小時。干預后患兒疼痛評分顯著下降,心率和血氧飽和度保持穩定狀態并優于干預前(均P<0.01)。結論:舔吮棒棒糖能快速、有效、安全地緩解嬰幼兒術后疼痛,是一種方便、廉價的非藥物性鎮痛方法。

恢復胃腸
目的探討早期吸吮棒棒糖對促進腹部手術后患兒胃腸功能恢復的效果。方法將納入研究的93例腹部術后患兒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術后按常規進行護理,麻醉清醒后早期行肢體被動和主動活動,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患兒早期下床活動;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麻醉清醒后早期吸吮草莓味棒棒糖,每4小時1次,每次20~30分鐘,直到經口恢復飲食為止。結果觀察組患兒術后腸蠕動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排便時間顯著早于對照組(均P<0.01)。結論:腹部術后患兒早期吸吮棒棒糖有助于腸蠕動恢復,緩解術后腹脹,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
不宜過量
" 糖"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糖指各種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有甜味的糖和沒有甜味的淀粉;狹義的糖則指精制后的白糖和食品、飲料加工中常用的糖漿。糖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后者。

幾乎所有甜味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用白糖或糖漿做成的甜味劑。所以,對于一些喜歡吃甜點、餅干、零食、飲料的孩子和年輕女性來說,每天攝入100克以上的白糖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營養學家們推薦的每日攝入白糖總量大約為30-40克,即不要超過每日攝入總碳水化合物的10%。
30-40克的白糖是什么概念呢?在人們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醬約含糖15克,1罐可樂約含糖37克,3小塊巧克力約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約含糖10克,幾塊餅干約含糖10克。如果不加注意的話,30-40克糖的數量限制非常容易突破。
精制后的白糖純度非常高,能達到99%以上,這就意味著其中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物質,只有大量能量。吃甜食多了,人就會因攝入能量太多而產生飽腹感,影響對其他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食品的攝入。長此以往,會導致營養缺乏、發育障礙、肥胖等疾病。

另一方面,白糖在體內的代謝需要消耗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經常吃糖會造成維生素缺乏、缺鈣、缺鉀等營養問題。日本營養學家認為,兒童吃甜食過多是造成骨折率上升的重要原因;美國營養學家也指出,愛吃甜食的孩子骨折率較高。
營養調查還發現,盡管吃糖可能并不直接導致糖尿病,但長期大量食用甜食會使胰島素分泌過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謝紊亂,引起人體內環境失調,進而促進多種慢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癥、老年性白內障、齲齒、近視、佝僂病的發生。多吃甜食還會使人體血液趨向酸性,不利于血液循環,并減弱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

嗜甜上癮
貪戀甜食還可能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賴。據研究表明,甜味是人類出生后首先接受和追尋的味道,喜歡吃甜食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應。

醫學實驗證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含有大量糖的棒棒糖對大腦的作用和毒品有異曲同工之效。如果讓動物習慣性地攝入甜食,就會刺激它們大腦中類阿片類物質的產生,令它們感到快樂。一旦停止甜食供應,它們就會感到痛苦、煩躁不安、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失去平衡。這種現象與毒品上癮的反應非常類似。
女性少食
中老年女笥不宜過多食用棒棒糖,以免使血中葡萄糖濃度過高,引起高脂血癥、動脈硬化、肥胖癥、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等疾病,從而危及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嗜糖比嗜煙更加可怕。長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其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的人縮短10-20年。

美國科研人員發現,50歲左右的婦女吃棒棒糖過多,會導致膽結石。過量的糖還能自行轉化為脂肪,影響正常的食欲,妨礙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成分的攝入,導致人體肥胖。肥胖并不會使所有的人生長結石,但對中年婦女來說,它卻是招致膽結石的溫床。因此,中老年婦女要少吃甜食。
吃棒棒糖過量會引起尿石癥,已被實驗所證明。老年人在一次大量吃棒棒糖后,尿中含鈣量急劇增加,這期間容易形成尿結石。如果每天臨睡前喝一杯濃糖水,則患尿結石的危險就更大。

多吃棒棒糖還可促發乳腺癌。據研究,長期攝入高糖食物,能使血內胰島素含量經常處于高水平狀態,而早期乳腺癌細胞的生長,正需要大量的胰島素。被乳房大量吸收的胰島素,對乳腺癌細胞的生長繁殖,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長期食用棒棒糖過量,還會加速細胞的老化,使人體環境適應能力差,頭發變黃變白。糖留在口腔內,細菌就會大量繁殖而形成一些有機酸和酶,直接破壞牙齒,使牙齒脫鈣、腐蝕,形成齲齒。因此中老年女性不宜多吃甜食。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