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晚上好親們,我是工科生灰灰。
今天嘮個啥嗑呢?剛好前兩天我閨女又換了一顆牙,那就聊聊換牙吧。
我女兒有顆新牙冒尖了,奶奶就不停地提醒她,別舔,再舔就長歪了。
當時我就震驚了,這天下長輩都是一個老師教的嗎?我小時候我媽也這樣說我呀。
我那時候嘴巴里添個小牙,異物感特別強烈,天天忍不住派舌頭去感受感受它,舔舔長大了沒有。
被老媽說以后,雖然無條件信了,但管不住好奇心,于是就變成偷偷地、忐忑地去舔它。
幾十年后,昨日重現,閨女又遇到這個情況。
那我是無腦相信呢?還是故伎重演呢?
作為科普工作者,我還是決定相信科學。

舔牙齒、牙齦怎么不好了?
小孩子確實會因為換牙的時候牙齦癢、好奇心而頻繁舔牙。
不過舔牙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舌頭平時就是個清潔工,舔舔能清理一下食物渣渣,順便按摩一下牙齦。
壞處就是,經常舔牙還真可能導致牙齒長歪。
畢竟舔牙的時候,舌尖持續給牙齒一個方向的力,并傳導至牙槽骨,牙槽骨在受壓側會發生吸收,另一側受牽拉而發生增生,從而導致牙齒發生位移,扭轉,傾斜。
異常舌習慣 持續溫和的力=牙齒的異常移動。
而寶寶的牙槽骨正處于生長發育期,這種影響更為明顯。
如果舔的是前面大牙,牙齒容易形成開頜,即“合不攏牙”,吃粉絲、面條咬不斷。

所以吧,這次長輩說的“舔牙齒容易長歪”,靠譜!確實得聽!
哦對了,我得補充一句,舌頭把牙舔歪,是長期頻繁舔出來的后果,有點像水滴石穿的道理。不是一一舔就肯定歪哈。

比舔牙影響更大的,是這些壞習慣!
舔牙齒只是眾多壞習慣之一,口腔不良習慣還包括吃手指、咬嘴唇、伸舌頭、張口呼吸、偏側咀嚼、夜間磨牙等等。
曾有口腔醫生分享經驗說,發現兒童牙頜畸形50% 以上是口腔不良習慣造成的。
這些習慣和年齡、心理有很大關系。
正常情況下幼兒2-3歲以前會因為口欲期吸吮手指,4歲以后就逐漸減少, 慢慢消失。
但是嬌慣、膽小、依賴心理重的孩子,到4、5歲不會停止,甚至可能變本加厲,出現啃手指的情況。
害羞內向的7、8歲小女孩更容易出現咬下唇的習慣,而同年齡段的男孩幾乎沒有這種習慣。

此外還有慢性鼻炎、鼻竇炎導致鼻腔阻塞而形成的口呼吸。
扁桃體肥大因口腔狹窄導致的伸舌動作。
嚴重齲齒導致的偏側咀嚼等。
這些問題如何糾正,我們以前講過,家長可以看下面文章。
《寶寶總啃指甲、吃手、咬嘴唇,如何干預?》
還有什么問題,可以下方評論告訴我們,我們回頭整理回答!
參考資料:
向婭凌,兒童不良口腔習慣與牙頜畸形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養生 2014,14,71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8103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