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母嬰>親愛的小孩方一諾再婚了嗎(親愛的小孩倆婆婆Vs親媽)
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親愛的小孩征文#

文 | 丁小米Amy
前言:中國式婚姻不只是兩個人的,還是兩家人的,而婚姻又應(yīng)該是兩個人的。所以,一旦家長干涉太多,那么就離離婚不遠了。《親愛的小孩》中,方一諾有過三個“媽”,除了自己的親媽之外,一個是第一任婆婆-肖路的母親,再一個就是二婚現(xiàn)任婆婆-謝天華的母親。
有那么一種比較極端的說法:婆媳是天敵。提到婚姻,就免不了提婆媳關(guān)系。
方一諾的第一次婚姻以失敗告終,不少人認為跟婆婆高彩屏有很大關(guān)系,因為高彩屏的登場就是一個“惡婆婆”形象。

她沒什么文化,做事不講究,愛抽煙,喜歡打麻將。兒媳婦生孩子,她沒說第一時間去醫(yī)院照看,而是想著拿孫女的胎盤去給二兒子補身體。
之后,又因為玩麻將把孫女給摔了,被方一諾拒于千里之外,根本不準(zhǔn)她碰自己女兒。
但孩子不能沒人照顧,于是,方一諾的親媽提前退休住了進來。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家里亂成一鍋粥,方一諾和肖路的婚姻亮起了紅燈。
可以說,他們的離婚,方一諾的母親在其中起了催化作用,加劇了兩家人之間的矛盾,也惡化了女兒與女婿之間的關(guān)系。

俗話說:會疼女兒的,先疼女婿;會疼兒子的,先疼兒媳婦。
在子女和他們的另一半發(fā)生矛盾時,大多數(shù)父母會先說自己的子女,從中勸和。
但方一諾的母親卻恰好相反。不論是方一諾離婚前,還是離婚后,她母親就從來沒有說過一句女婿和親家的好話,不止如此,還處處挑刺,在女兒面前搬弄是非,讓他們的婚姻一步步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

住進女兒家后,她就儼然以女主人的身份安排家里的一切:讓女婿睡到沙發(fā)上,她和女兒睡一屋照顧孩子;又吩咐親家高彩屏做事,打掃、做飯,但是像防賊一樣防著高彩屏,不讓她碰孫女。
只要親家做事不如她意,就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教育她。家里成天低氣壓,氣氛壓抑到要爆出屏幕來。
用高彩屏小兒子的話說,高彩屏這個婆婆在兒子家里就像個保姆,要一味看人臉色過活。

高彩屏的小兒子來蹭了幾餐飯之后,方一諾母親更是變本加厲,說話夾槍帶棒。窗簾有個煙燒的洞也要在背后嚼舌根,告訴女兒,引起兩家人大吵。
在這種時候,她沒有想過息事寧人,而是指責(zé)高彩屏沒養(yǎng)好兒子,小兒子只知道啃老。最后鬧得不可開交,終于如愿趕走了親家母。
這也直接讓肖路心灰意冷,厭倦了也害怕了回這個成天雞飛狗跳的家,給了朱珠可乘之機。

后來方一諾要離婚,她母親不僅沒有任何勸說,還在一旁不斷地給女兒增加仇恨值。但當(dāng)方一諾真下決心離婚時,她又說鬧鬧就算了。
既然不是真心想讓女兒離婚,為什么之前有矛盾時不多開解自己女兒呢?
有的時候,婚姻中的人是當(dāng)局者迷,鉆進那些細枝末節(jié)中出不來,處理事情就容易偏激。作為母親,倘若能夠及時地幫助子女去化解內(nèi)心的一些疙瘩,或許他們就能豁然開朗,不再去斤斤計較。
相比方一諾母親,在這一點上,方一諾的兩任婆婆都做得比她好太多。

出場就不討喜的“惡”婆婆高彩屏,其實對兒媳婦方一諾很好。
在照顧方一諾的那段時間里,她每天白天不僅要帶孩子,還要包攬所有的家務(wù)活,給方一諾變著法地做吃的,給娘倆洗衣服。
她知道兒媳婦看她不順眼,給兒子吹枕邊風(fēng),但她不生氣,依然每天對著兒媳婦樂呵呵,不讓她動,生怕她吹著風(fēng)落下病根。
高彩屏還跟肖路說,自己和親家母相處很好,讓他不要擔(dān)心。

而在小兒子為她抱不平時,她反而罵自己兒子不要挑撥離間,說家和萬事興。
即使后來被親家那樣指著鼻子教訓(xùn),她依然對兒子說都是一家人,沒什么可計較的。
在得知肖路出軌后,她也沒有護短,而是暴揍了兒子一頓,并帶上兒子親自上門給親家和兒媳婦賠禮道歉。
雖然剛開始我也不喜歡這個婆婆,可是越往后看,越覺得這個婆婆的三觀比方一諾的母親要正。
盡管她沒文化,粗魯,但她對人真心實意,不斤斤計較。倘若方一諾母親是婆婆,即便她有文化,但缺乏智慧,多半也會讓兒子兒媳婦家雞犬不寧。

方一諾母親和方一諾現(xiàn)任婆婆放在一起比較,就更直觀了。
現(xiàn)任婆婆不只是婆婆,也是丈母娘,她也有個出嫁了的女兒,而且這個女兒也特別“事兒”。
因為心疼弟弟謝天華以未婚身份,娶了方一諾這個二婚且?guī)€孩子的女人,她覺得自己的弟弟特別吃虧,特別不值,所以從來就沒給過方一諾好臉色。
其實看到這里,有種天道好輪回的感覺:你瞧不起別人,結(jié)果自己也被別人瞧不起。
面對大姑子的屢次挑釁,方一諾選擇伏低做小,不再像以前那樣咄咄逼人。

同樣是教女兒,方一諾母親是火上澆油,現(xiàn)任婆婆則和前任婆婆一樣,說的是家和萬事興。
雖然最初現(xiàn)任婆婆也對方一諾不滿意,但是謝天華和方一諾結(jié)婚后,她就選擇接納兒子所愛之人。每次只要女兒在自己面前吐槽方一諾,她就會立馬懟自己女兒,讓她消停些。
倘若當(dāng)初的方一諾母親也能夠在女兒對婆家諸多不滿時,勸解女兒,或許他們的婚姻未必會走到分崩離析的地步,那么,也就不會有禾禾直到4歲都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也不會有為了救禾禾,方一諾和肖路不得不與現(xiàn)任離婚。或許,連禾禾得白血病這事都不會發(fā)生。

雖然我們總是說:我是和那個人結(jié)婚,又不是和他家里人結(jié)婚。但是在中國式婚姻里,婚姻從來都不是兩個人的事。
有時候,兩個家庭里那些雞零狗碎的東西足夠磨滅兩個人的愛情。
方一諾父親對方一諾母親的一句話說得很好,他說:你能不能別跟著瞎攪和?
可惜,方媽媽聽不進去,她一而再再而三地介入到女兒的小家庭,采取的又不是正面教育,最終只會激化矛盾。
做父母的,對于子女的小家庭也應(yīng)有邊界感。
家和萬事興,雖然不是一味勸和,但是在能和的情況下,“和”不好嗎?

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在評論區(qū)留下您的看法和心情故事。我是丁小米,一個愛碼字的佛系“碼農(nóng)”。這里有情感故事、人生感悟、影評劇評、書評,還有不定期分享的創(chuàng)作心得。喜歡就關(guān)注我@丁小米Amy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27117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