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厭食怎么從飲食調節?小兒調養寶寶厭食怎么辦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7)

厭食
寶寶厭食怎么治?
孩子對吃不感興趣,家長就會焦慮。當然,如果孩子長期厭食還會影響生長發育,導致矮小、營養不良、貧血等。有研究表明,喂養困難、食欲差、進食速度慢等是導致嬰幼兒或兒童生長遲緩的主要因素[張亞欽,武華紅,宗心南,等. 中國九城市七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影響因素的調查[J].中華兒科雜志,2021,59(9):743-751]。
中華中醫藥學會2012年發布的《中醫兒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推薦應用推拿治療兒童厭食。
近期發布的《推拿治療兒童厭食癥循證臨床實踐指南(2021版)》恰好回應了這個問題,為兒童厭食癥的小兒推拿治療提供良好的操作性建議。
該指南由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小兒推拿專業委員會,國際中醫藥快速推薦意見(TCM Recs)制訂工作組制訂,通過推薦穴位和操作視頻指引,有助于更多讀者認識、理解小兒推拿的作用。
具體的指南制作過程和推薦穴位操作視頻詳見下文鏈接:
推拿治療兒童厭食癥循證臨床實踐指南(2021版)
本文轉自《中醫雜志》公眾號(2022.6.13),原文刊登于《中醫雜志》2022年第13期。
兒童厭食癥通常分為脾氣虛、積滯、肝旺和脾胃不和等證型,小兒推拿可以在一些通用穴位的基礎上隨證加減運用。通用穴位和操作手法包括,補脾經、推四橫紋、摩腹、揉板門、捏脊、揉足三里等;脾氣虛可加推三關;積滯可加清大腸;肝旺加上清肝經;脾胃不和加分手陰陽或清胃經。
判別孩子屬于哪種證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在進食速度慢、進食總量少的基礎上,如果合并有大便溏、不成形,但不臭、且孩子比較容易累,總是喜歡被抱著、或者坐著,這種屬于脾氣虛類型的可能性大;
②如果孩子口臭、大便或溏或秘,但大便很臭,有時可見食物殘渣,這種屬于積滯;
③如果孩子情緒容易波動、急躁,稍微有點兒不順心就發脾氣,這種屬于肝旺;
④如果孩子容易反胃、嘔吐或欲嘔,總有胃脘飽脹感,就是脾胃不和的類型了。
補脾經

【定位】:在拇指的橈側緣,由指尖至指根呈一條直線。
【操作】: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推四橫紋

【定位】:在掌面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第一指間關節的橫紋處。
【操作】:用拇指螺紋面在穴位上做來回方向的推動。
摩腹

【定位】:在整個腹部。
【操作】:用掌面或四指順時針摩。
揉板門

【定位】:在手掌大魚際頂面。
【操作】:用拇指按揉大魚際頂面。
捏脊

【定位】:在后背正中線上,從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穴)到尾椎骨端,呈一條直線。
【操作】:雙手拇指與食、中兩指對稱著力,從尾椎骨端開始,一松一緊交替向上擠捏推進至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穴)。
揉足三里

【定位】:在外膝眼下3寸,距離脛骨前嵴1寸。
【操作】:直上直下按揉。
推三關

【定位】:在前臂橈側緣,從腕橫紋到肘橫紋呈一條直線。
【操作】:從腕橫紋向肘橫紋直推。
清大腸

【定位】:在食指橈側緣,自指尖至虎口,呈一條直線。
【操作】:從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
清肝經

【定位】:在食指螺紋面。
【操作】:從指根向指尖直推。
分手陰陽

【定位】:在手腕關節橫紋處,橈側(大拇指側)為陽池,尺側(小指側)為陰池。
【操作】:兩拇指自手腕橫紋中點(總筋)向陽池、陰池兩邊分推。
清胃經

【定位】:在大魚際橈側緣赤白肉際,由掌根到拇指根,呈一條直線。
【操作】:從掌根向拇指根方向直推。
來源 :“吳大嶸小兒推拿”公眾號
執行編輯:盧悅明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6768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