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7)
肌肉注射是臨床治療的主要手段。主要是臀部肌肉注射,防疫針多注射于上臂的三角肌。肌肉注射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會給嬰兒帶來隱形傷害。
6個月以后的嬰兒易患感冒、氣管炎、腸炎等病,難免接受肌肉注射,有的是臨時打一針退熱針,打的是連續打消炎針。
信服打針的父母和喜歡給孩子打針的醫生,不但會連續打消炎針,就連退熱藥,也喜歡肌肉注射,這就給本來有病痛的孩了又加上了注射痛。有些醫生很喜歡給孩子肌注抗生素(青霉素、先鋒霉素、慶大霉素、林可霉素、小諾霉素等),往往連續打好幾天。

臀部肌肉注射后,嬰兒會感到注射局部疼痛、發脹,剛注射完,孩子往往感覺打針的部位火辣辣的痛,下肢不敢活動。一但碰到打針的地方,會使疼痛加重。

會說活的孩子到醫院看病,一提打針,就堅決反對,寧愿輸液也不打針。打過一針的嬰兒,與再次看到打針的護士或看病的醫生時,即使不打針,也會一見醫生護士就哭。大一點的嬰兒,一到醫院就開始哭,其至看到醫院的門,還沒有進去,就開始哭,如果沒有打過針輸過液的嬰兒,是很少有這樣表現的。

嬰兒不會見到商場就哭的。可見到醫院,見到穿白大衣的就哭。這就是打針帶給嬰兒的恐懼,有的嬰兒,甚至會為此做噩夢,在半夜醒來,連續幾個晚上都讓父母不得消停。有的成了夜哭郎。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6124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