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6)
1同事上當,SSD速度不達預期[PConline雜談]存儲行業其實一直以來水都很深的,曾有一位上游端從事存儲行業的朋友告訴我,“做存儲的沒一個是好人,包括我”這句話里的信息其實很多,今天就不展開說了,以后哪天有空心情好再說這碼事吧今天想說的是存儲品牌/廠商夸大宣傳的那些事,想必很多玩家都有被這種宣傳方式套路過吧,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ssd有壞塊的概念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ssd有壞塊的概念嗎
1同事上當,SSD速度不達預期
[PConline雜談]存儲行業其實一直以來水都很深的,曾有一位上游端從事存儲行業的朋友告訴我,“做存儲的沒一個是好人,包括我”。這句話里的信息其實很多,今天就不展開說了,以后哪天有空心情好再說這碼事吧。今天想說的是存儲品牌/廠商夸大宣傳的那些事,想必很多玩家都有被這種宣傳方式套路過吧。
前兩天我同事就入手了一個移動硬盤,是A字頭的大品牌,但怎么測都達不到它宣傳頁面上的速度,讓他一度懷疑是不是自己的電腦不行呢?聽到這個我就笑了,“不不不,按宣傳頁面的速度來參考的話,基本上就沒幾臺電腦是行的(因為虛標了啊!)。”既然他也買了,就拿我雷電3接口的筆記本也簡單測測吧,反正花不了多少時間。
我的朋友一定程度就是掉進了坑,看到產品宣傳頁中標的速度,就信以為真,簡直是tooyoungtoonaive。
在朋友說了之后,我簡單翻了一下他購買頁面的詳情頁,上面清晰地標注了Upto 550MB/s的速度,說實話,這速度已經是SATA通道的極限值了,像我這種熟悉存儲產品的老司機一看就知道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的,基本上不可能達到。
圖片來自某東的寶貝詳情頁
然后下方的詳細參數同樣是標注了550MB/s的速度,而且還標明是“讀寫速度”,官方強烈暗示這速度是“讀”和“寫”都能達到的。我朋友給我發了下面的圖,說峰值才差不多450MB/s上下,離詳情頁的550還是差挺遠的。
朋友發我的測試圖
所以這結果讓他心里有比較明顯的落差感,但我看到之后就覺得這是再正常不過了。450MB/s在走SATA通道的移動固態硬盤里不算是特別出彩的速度,姑且算是堪用吧。
朋友也不完全是小白,但當我拿到他的SSD后,還是先問了一下他的PC是否達到這款SSD的最佳使用環境(后來確認了是Z370主板 酷睿i5,不會是平臺的瓶頸)。然后我再把它接到我的筆記本雷電3接口上,高性能模式全開,然后用最理論的CDM測試——反復測了幾次,取了其中最高的值。
可以看到,即使是業界最常用的理論測試CDM軟件(一般情況下它測出來的數字最高),這塊固態移動硬盤的速度也只能達到509MB/s的讀取速度,寫入速度依然普通,只有467MB/s,距離自己宣稱的550MB/s其實差得還挺多的。為什么沒達到官方宣傳的速度?首先排除了系統和平臺問題,我的平臺之前測試過多個品牌SSD,NVMe的三星X5速度也突破了2GB/s,所以不會是測試平臺的瓶頸。
那大品牌也虛標?應該是正中了我這老司機的猜測了。其實這是行業亂象,甚至連部分大品牌也存在!
2大品牌為何墮落
就這個事我又找了從事存儲行業的朋友聊了一下,他說這套路最初是一些山寨存儲產品在用,買山寨產品的用戶大多數不懂,只懂得SSD比傳統HDD(機械硬盤)更快,哪怕是虛標他們使用一般也感覺不到,虛標得比大品牌更高,也有了賣點,反正真正較真的用戶不多,要真的較真了就說不同批次忽悠過去好了,大不了退貨嘛。
再后來,甚至連部分知名品牌也開始虛標,因為有部分用戶很關注性能!不虛標賣不出去!這樣就苦了那些老老實實標速度的品牌了,比如人家可能實際是520MB/s,標的也是520MB/s。但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一看,哦這邊有550MB/s!當然選個快的(然而可能就是450虛標成550)。我隨便在網上搜了幾款知名品牌網友測試的數據——
某想SSD宣傳頁標出520、450的速度
某想這款SSD的網友曬單只有470、370的速度
某電S20宣傳速度為500、420
網友實測速度只有430、390
挺多都是與標稱不符的,一買回來,發現上當了。導致錢花了,卻買個慢的,但好的產品就慢慢因為太老實而銷量受影響,賣不出去。為了產品能正常競爭,連我朋友手頭上這個大品牌也只能學起套路,把自己500MB/s的速度標成550MB/s...
老實的品牌可能也因此被逼成為騙子品牌,這其實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一種小縮影。
圖片來自某東的寶貝詳情頁
為了宣傳,在文案、廣告中不斷地加戲,“粉飾”出一個自己達不到美好形象。(這個產品可能是個案,本次評測僅對這個樣品負責)。無疑這是很多品牌都有的情況,虛標速度這行業亂象,你們有遇到過不?不妨在評論區說說情況。
3多看PConline評測避免掉坑
回歸到產品本身,其實這個固態移動硬盤還是挺小巧的,比傳統的2.5英寸移動硬盤要更輕、也更小,上手質感不錯。而且還是IPX8級別的防水設計。從設計、外觀上確實是一款好產品,可惜虛標了。當然,本次測試只代表我同事手上的這一塊產品,不代表同型號的其他產品,說不定其他的就沒虛標呢?這就只能怪我的同事運氣不好了,至少手里的這個就真的沒達標,即使算上10%的容差率,還是沒達標的。
作為消費者,如何避免掉進這個坑。我來總結一下
1、購買前,多看看媒體及買家反饋的實測速度
類似三星這種就屬于是多少標多少
如果你比較在意速度,我建議你在購買某款SSD、移動硬盤之前,可以去PConline搜一搜,說不定出過評測呢,這樣就能對產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也不那么容易被套路,畢竟測試都是實打實的。
又或者到那些電商平臺看看買家反饋的測試圖片,看看是否真的能如寶貝描述頁所說的,真有那么快,這樣就能一定程度避免自己被坑的情況出現。
2、對于已購買的用戶,下載CDM測測,必要時可跟賣家溝通換貨
CDM測試軟件,免費的
如果你是比較在意速度或者在意是否虛標的,建議用這個軟件測試,然后再與產品描述值進行對比。如果達到了,那就好好用,如果沒達到,但又還在可退換期限內的話,也可以考慮退換,對這種虛標的行為我還是建議不要太容忍,不然以后這些廠商就肆無忌憚了各種虛標。尤其是是U盤啊。
3、其實也不是全部都會虛標,大品牌還是很靠譜的
在報道出來之前,我認真搜了多個品牌、多個熱門產品,像三星、英特爾、浦科特這些大品牌還是比較老實的,速度是多少就標多少,也沒怎么浮夸(這只是網上臨時抽檢的情況,不代表100%全部產品都沒問題)。而且他們也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技術過硬,產品的口碑一直都是挺好的。
關于存儲產品的虛標亂象,我們接下來打算進行一次大范圍的抽查,去電商平臺購買多個品牌的移動硬盤進行測試,并與它們的標稱值進行對比,看不達標的比例達到了多少?這一塊請大家期待吧。
你們還想了解哪些行業內幕呢?點贊之后在評論區告訴我吧。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4119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