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北京抗疫志愿者證書(北京抗疫志愿者)
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目前,首都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在封控區(qū)、管控區(qū)內,從錄入信息、答疑,到組建車隊轉送患者、環(huán)境消殺,志愿者成為首都疫情防控中的重要力量退役軍人、音樂老師、“專業(yè)”志愿者……他們的身份多種多樣,但在抗擊疫情面前,他們的角色得以統(tǒng)一,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北京抗疫志愿者證書?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抗疫志愿者證書
目前,首都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在封控區(qū)、管控區(qū)內,從錄入信息、答疑,到組建車隊轉送患者、環(huán)境消殺,志愿者成為首都疫情防控中的重要力量。退役軍人、音樂老師、“專業(yè)”志愿者……他們的身份多種多樣,但在抗擊疫情面前,他們的角色得以統(tǒng)一。
“人一直躺著,對社會就失去了價值,我還是想動起來,保持積極的生活狀態(tài)。”志愿者熊福銀說。不僅熊福銀如此,疫情期間,志愿者們始終忙碌著。
退役軍人做志愿者,連爬9棟樓錄入核酸信息
從熊福銀的住處到昌平區(qū)回龍觀街道,要花一個半小時的車程。5月3日,熊福銀加入到“小伙伴”志愿服務隊,當時回龍觀街道正缺人手,于是他被派到這里,開始了為期7天的志愿服務。
熊福銀是一名退役軍人,退役后在北京經營一家公司,因為疫情,公司業(yè)務按下了“暫停鍵”,熊福銀在家躺了四五天。“后來實在躺不住了,感覺自己對社會沒價值,一定要做點事才行,于是就去當志愿者了。”
熊福銀在小區(qū)內錄入居民身份信息。受訪者供圖
作為志愿者,熊福銀主要負責在核酸檢測時錄入居民的身份信息。這工作并不像看上去那么輕松,他負責的小區(qū)內有殘疾人、孕婦、老年人等不便出門的人,熊福銀要和醫(yī)護人員一起,穿上防護服上門進行核酸檢測。
“我負責的是比較老舊的社區(qū),沒有電梯。工作人員給我一張地圖,上面標著需要上門服務的樓棟。天氣比較熱,穿著防護服爬樓,又不能大口呼吸,還是挺悶的。”熊福銀說,他常常一下午都在爬樓做核酸,有一次連續(xù)爬了9棟樓,換了三套防護服,一直工作到晚上9點。
教師兼顧上課與志愿服務,“高分貝”說話成常態(tài)
5月18日,門頭溝區(qū)齋堂中學的音樂老師褚婕在社區(qū)做了一天的志愿服務。錄入核酸檢測身份信息、回答健康寶彈窗問題、維護秩序……這些志愿者常做的工作,她都有所涉及。“19日下午還要上網課,所以只有上午在社區(qū)。我是從4月29日開始參與志愿服務的,兩頭都要兼顧,來回跑是常態(tài)。”
褚婕在核實居民信息。受訪者供圖
在褚婕服務的小區(qū)內老人很多,幫助他們使用智能手機、調出健康碼是她的一項重要服務內容。“有些老人用的不是智能手機,沒法查驗健康碼,我們就要把他們的情況登記清楚,以便于后期及時聯(lián)系。”褚婕說,自己最近一直保持“高分貝”說話的狀態(tài)。她本身是老師,說話聲音會高一些,遇到老人聽不清楚,就要再耐心重復。
但有時,褚婕也要把聲音“降低”。
“比如有一位出租車司機來找我們,說只是路過了封控區(qū),健康寶就出現了彈窗。當時他特別著急,不明白為什么已經做了核酸檢測,彈窗還是沒有消失,這樣就沒辦法開出租了。” 褚婕向他解釋,這是因為做核酸檢測的人比較多,結果得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出來,但司機壓力很大,就要讓他先宣泄情緒,耐心聽他說完再安撫。
褚婕說,“不能他聲音變高了,我們的聲音就更高,在社區(qū)服務,難免遇到大家著急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更多耐心細致的講解。”
組建志愿車隊,送居民及時就醫(yī)
北京此次疫情之初,石雪峰就和志愿隊成員們開始了核酸現場保障、病患轉運等工作。
作為中華志愿者協(xié)會應急救援者委員會直屬隊隊長、李素麗志愿服務總隊應急救援隊隊長,石雪峰從2020年起,陸續(xù)在北京順義、通州、昌平、房山、大興、豐臺,以及河北張家口、石家莊等地組建了志愿服務隊,并奔波于各個服務點位之間,負責隊內管理、隊外對接、現場服務等工作。
石雪峰在順義一小區(qū)內進行消殺。受訪者供圖
北京近期進行了多輪核酸檢測篩查,石雪峰也一直忙碌著。“我已經12天早上4點起床開始工作了。”5月18日中午11點左右,石雪峰負責的核酸檢測保障任務結束,下午他還要繼續(xù)進行轉運病患的工作。
為了讓部分有就醫(yī)需求的居民及時就醫(yī),石雪峰在順義區(qū)成立了專門的車隊。車隊成立后,他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很多街道、居委會的工作人員看到后主動聯(lián)系他,與他對接需要轉運服務的人員信息。
他介紹,接送居民去醫(yī)院,需要先通過居委會核實,如果對方健康寶沒有彈窗、不在封控區(qū),就可以聯(lián)系石雪峰了。“如果防疫上沒有問題,再看我這邊時間、車輛、人員的安排,都沒有問題的話,我們就可以開始轉運了。現在我們每天都送一些需要及時就醫(yī)的患者去醫(yī)院。”
翻開志愿團的任務記錄文檔,一條條記錄反映出志愿者們的工作狀態(tài)——5月12日早上7點,石雪峰和隊員們陸續(xù)接送居民去醫(yī)院做產檢、透析、輸液;接送完居民后,石雪峰回到社區(qū)進行核酸檢測保障任務。5月14日,石雪峰早上6點就出發(fā)到金港嘉園送患者到協(xié)和醫(yī)院,等待患者檢查治療完畢再將患者送回小區(qū)。石雪峰說,每趟任務結束后,都會對車輛進行全面消毒。
“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共同把疫情阻擊住”
熊福銀說,自己和醫(yī)護人員上門做核酸檢測時,有的居民想給志愿者和醫(yī)護人員端口水喝,但大家都戴著面罩,也喝不了。“居民們一直對我們說謝謝,我覺得自己也挺有價值的。”他認為,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能發(fā)揮很大作用。成為志愿者不是為了利益,愿意做志愿者的人,是想為社會做點貢獻。
2008年,熊福銀跟隨部隊去汶川抗震救災,他回憶,當看到一片廢墟時,覺得只要是一個有感情的人,都會毫無保留地去幫助當地災民。這次北京疫情也是如此,自己有能力,就應該讓力量得到發(fā)揮。
在褚婕看來,作為老師,除了在學校教課之外,她還要做給孩子“扣好扣子”的那個人,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正確的價值觀,就是促進他們更好的成長。
在志愿服務之余,褚婕想要把處于一線崗位上的學校黨員、教師們的志愿工作經歷集合成小片或故事,講給學生聽,激發(fā)學生們?yōu)樯鐣盏臒崆椋M⒆觽円院笠材苡掠趽敗⒎e極奉獻。
而對于石雪峰,他心里記著的是志愿隊的成員們,讓大家在保護好自己的基礎上做“快樂公益”是他最大的心愿。
在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務中,一天勞累過后,志愿者們常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拍拍照,或以小視頻的形式記錄志愿服務生活。越是簡單的活動越能安撫一天的疲憊。“一個人的力量很有限,大家在一起能夠干的事情比一個人多得多。”石雪峰說,他計劃再用兩年的時間,在北京各區(qū)都建立起志愿隊,組建團隊的初心,就是去幫助更多的人。“有時工作人員的力量并沒有那么多,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共同把疫情阻擊住。”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白爽 校對 吳興發(fā)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