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4)
與面試官的交鋒,準確地說,從投簡歷的時候就開始了。作為公司代言人,當面試官有一些情況時,能反向推斷一個公司的靠譜程度。俗話也說,人在職場江湖飄,難免碰上個不靠譜的,以下的行為和言語,或許也曾在面試中經歷過一二。

圖片來自頭條號「正版圖庫」
“下午打電話,讓今晚去面試。”邀約,顧名思義,先邀請再約,通常來說,面試邀約都會給人一定的準備時間。沒有預先的邀請,要么就是本身沒有時間觀念,著急招人,卻不考慮面試者的情況。要么呢,就是真的“非常缺人來加班”。
“通知面試、通知錄取都使用私人短信或電話,而沒有正式的郵件通知。”一般來說,小型企業在流程上可能會不怎么在意。但稍微有規模的公司,或有比較專業HR 的企業,即使先進行線上溝通,也會再使用企業郵箱來發放面試邀請、告知公司地址以及后續的 offer 發放等。
這不僅表明這是一家流程完備的企業,正式而書面的溝通形式,也利于保障企業與求職者雙方的權利。
“面試官遲到 1 小時以上,沒有解釋。”到了約定時間,面試官有事遲到一會,其實能理解,長時間遲到,可能是因為面試官對這次面試不夠重視所導致。但不光得看遲到時間,也要看遲到后,面試官給出的反應。姍姍來遲的面試官是否會對這個行為進行合理解釋?需要等待多時的情況下,有沒有安排 HR 或其他同事先進行溝通安撫?
到了公司,沒人接待、沒人理會,帶到辦公室里,又讓一直等著。這家公司,可能存在同事關系冷淡,或不夠重視求職者的問題。
“面試流程混亂,問不出實際問題。”一個專業的面試官,會有一套自己的面試流程,知道通過怎樣的方式、提問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但通常來說,面試官不讓自我介紹,就是天馬行空的閑聊,問一些不著邊際、沒有邏輯的問題,對專業的問題與重要的過往工作避而不談。也許這位面試官有一套從細節處探究本質的技術,但更大可能,是這個面試官毫無面試經驗、不知道該問些什么、或者是對求職者不感興趣,甚至只是被臨時拉過來湊數。
不管是哪種情況,對求職者來說,都不算好事。
還有一種情況,是讓低級別的員工來面試高級別的崗位。
比如,明明是面試經理的職位,面試官應該是總監,甚至是 CEO。但對方會很“禮貌”地告訴你,不好意思,總監或者總經理臨時出差了,我們先聊聊。如果是核心面試官出差,另約時間就好了。
明明存在上級面試官的情況下,還讓下級來面試,要么是面試流程混亂。更一個可能是對方企業沒有太多誠意或對候選人不太滿意,這次的面試并不太穩。
“面試官含糊其辭,答非所問。”業務面試官不能準確告知崗位的發展方向,當你詢問為什么要招聘這個崗位、這個職位要來解決什么問題,他也講不清楚,有可能這是一個哪里有坑往哪填的崗位。或者是說,連面試官也只是隱約覺得,需要招個人來干活,但沒想好具體怎么安排。
如果你再問兩句,都不能獲得正面的回答,甚至開始顧左右而言他時,最好就要想清楚,要不要接受這份工作,因為它可能無法讓你在其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面對 HR 時,如果他對公司架構不清楚、工資結構含糊其辭也要小心。一個是入職后的崗位方向、待遇水平可能和你想象的有較大差異。第二個是,這個 HR 可能本身也不怎么專業,公司在行政人事方面的制度和管理可能會有不少坑。
“面試崗位與溝通時不一致。”大家都知道,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讓人十分不忿,但更讓人生氣的行為,可能是打著招管理的幌子,卻讓人從基礎崗做起的行為。比如有些面試官可能會說“你的條件總體還不錯,但是跟你應聘的主管職位還有些差距。但我們還有一個組長的崗位,你可以從這個開始,等三個月后我們再考察考察,如果可以,再當主管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當然,不管 3 個月后能不能當上主管,但工資是別想拿到那份管理的工資了,試用期還要再打個 8 折。其實他們最開始要的,可能就是這樣一個組長而已。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名為“儲備干部”的陷阱,跟畫大餅的形式有些像。
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業的商務、營銷崗,一般暗示你的能力還欠缺一點,忽悠先從“儲備干部”做起。實際上,本準來翻譯一下:“就是招普通的銷售和業務員”。
“聊工資待遇時,陷阱多多。”工作可能是真的,但聊工資時,一些話術多少能看出這個企業,不太“厚道”。
比如我們常見的,就是基礎薪酬給的很低,但是提成、獎金設置的比例非常高,甚至有些公司會說給員工按利潤、按營收情況提成。
有時候,談好薪資、跟上家辦完離職,等簽合同的時候才會告訴你,原本說 15k 工資,可能每個月只發一半,剩余 50% 被拆挪到年底考核時再發。
更不易讓人察覺的,是在社保公積金上做文章。像很多人入職后,甚至是去查了才知道,自己的社保公積金是按最低基數繳納。甚至有些企業會告訴你,等轉正后才有這些東西,如果面試官主動告知,還有些誠意。但最怕的是,自己沒想著問,問了面試官也不正面回答,拖到入職甚至是下個月發工資后,木已成舟,再走的成本也跟著水漲船高了。
“面試官對家庭背景、人際關系刨根問底。”HR 可能會問你家庭情況,父母做什么的,有什么讓你驕傲的親戚啊。主要是為了打探你的資源背景,看能否為公司帶來資源。
更有甚者,會問你更多關于自身的隱私。
比如問你的酒量如何?能為拓寬市場犧牲什么等等,這種情況切記小心,說明這家企業,或許面臨很多應酬。若是銷售崗,或許情有可原。但其他崗位,這基本上就是窺探隱私,可以直接繞道了。
“不像是要招人,只是想要一個方案。”面試時間很長,細節問得很多,大部分人可能以為面試穩了,但也有可能是“被騙”的開始。
通常表現為,對具體的項目細節,如何操作,產生什么效果都問的事無巨細,但從面試官這得不到任何確切的回復,然后話術陷阱就來了:“我看你跟這個崗位挺合適的,但還得多考慮一下。這樣,你回去再寫上兩套方案,然后給我講講。”緊接著,他會熱情地加你微信、留電話,有什么細節隨時可以溝通,甚至對很多實際問題,都會跟你討論如何應對。
等到方案交上了,問題也完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往“好”的方面想,這類面試官對所有的候選人都是這樣,不是只針對自己,他們不需要人,他只是需要方案和觀點。往壞的方面想,說白了,就是咱們的方案和想法又被“騙”了。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3805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