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沒接觸行業的職業規劃(年輕人不愿意進公司)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崇尚個體自由,不再受新的框架約束,很多自媒體創業者應運而生。《哈佛商業評論》曾說這個時代是個人網絡經濟的開始:于是就有了這句“網絡經濟的單位不是企業,而是個體”。

這句話拿到現實中來看,目前只實現了極少數的1%不到的人群,因為覺悟永遠是少數人的開端,多數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才會慢慢緩過勁來。但社會發展的趨勢所在,越來越多的個體內心會被當前形勢喚醒。

伴隨著現在身邊越來越多的人,不是做自媒體,就是依附于某個平臺提供服務,或者是成為某某公司的合伙人。這種追求個體自我價值最大化實現的愿望,越來越迫切。所以我們的焦慮感越來越強。
內心焦慮是被喚醒的征兆,是能感受到時代脈搏的那種跳動。如果這個時代你依然沒有任何焦慮,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一部分“超級個體”崛起,和一大群普通個體追隨。而你就是那個追隨者。真正的自由主義,是越來越多的個體從公司脫離,變成一個經濟獨立體,也就是所謂的自由職業。

近幾年,你會發現誕生于2000年左右的企業培訓公司,在逐漸地消失出人們的視野。不是他們的培訓方法不對,而是時代變遷了,人性釋放了。曾經適用于工業化生產的管理工具,在面對90后,00后漸漸成為職場主力軍的時候,突然就失效了。
當生產關系不能滿足生產力的時候,首先要淘汰的就是生產關系。
因為這群極少人,開始漸漸地意識到越來越不喜歡標準化的東西,越來越喜歡自己內心的標新立異,與眾不同。越來越厭倦步調一致,越來越不想順應傳統觀念,越來越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而不想讓領導指指點點。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他們想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這幾年逐漸興起的各大網絡平臺,就直接說明了這一切。出租車司機可以找到自己的平臺組織——滴滴,貨拉拉;職業白領可以找到自己的接單組織——豬八戒,威客;就連曾經無法組織的社會無業人士都找到了自己的平臺——美團,接單外賣和跑腿。
這些日新月異的變革的背后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網絡大數據和云計算的基礎搭建已經完善。讓“多樣性的需求”對接上“多個服務個體”,實現供需的再次精準匹配。再好的公司文化,再優化的組織架構,再合理的管理制度,似乎都無法鎖住那顆實現個體的自我價值的心。所以,公司將面臨瓦解和重組的轉折,新自由職業個體的崛起將是未來職業發展的趨勢所在。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2894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