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面對職場霸凌我們能干什么(這樣反擊太解氣了)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最近熱播的新劇《星辰大海》中有這樣一段情節:
簡愛(劉濤飾演)是名初入職場的新人,在行政部工作。業務部門的同事梁冰發現這個新人工作能力不俗,關鍵是好使喚,于是就將手頭的不少工作都扔給簡愛,自己下班和男朋友去約會,讓簡愛獨自在辦公室加班到很晚。
有功勞,搶在前面,出了事,讓新人背鍋。
后來,簡愛想內部轉崗,從行政轉做業務,但梁冰為了不失去這個免費勞動力,便在背后使絆子。得知真相后,簡愛一怒之下沖進了領導們正在開會的會議室,當眾將自己替梁冰干活的事給抖了出來。
由于她經手的幾個案子都很成功,于是領導們一致同意簡愛轉做業務。
不得不說,遭遇職場霸凌,這樣反擊大快人心。
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并沒有開掛般的主角光環,根本拿不到爽劇的劇本。而類似這種老人欺壓新人、油膩同事欺負老實人、老板蹂躪下屬的「職場霸凌」現象卻又真實地存在于職場上。
為此,一個值得我們探討和思考的問題就擺在了面前:當不幸遭遇職場霸凌時,應當如何應對呢?
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職場霸凌,遠比想象中要普遍在探討應對之策之前,我們首先得搞清楚「職場霸凌」的行為有哪些,要對自己遇到的情況有準確的判斷。因為不少霸凌者往往會美化、合理化自己的霸凌行為,以及還有一些涉世未深的人會將遇到的霸凌誤以為是正常的。
比如說,老員工經常指使新同事幫自己跑腿拿外賣、取快遞,下樓去買咖啡,這是不是職場霸凌?比如說,老板讓員工一天出100張設計圖,這算不算職場霸凌?再比如說,同部門的幾個人搞小群體,故意孤立、排擠另外一個同事,這是職場霸凌嗎?
現在就告訴你答案:這些行為都是職場霸凌!
提到霸凌,很多人率先會想到「校園霸凌」,腦海中出現的都是扇耳光、辱罵、拳打腳踢等等這些惡劣行為。
實際上,霸凌遠不止打罵,一切不友好、不公平、超出界限,導致他人身心痛苦的行為,其實都屬于霸凌的范疇。
美國心理學家加里·奈米在其著作《職場欺凌》中,提到了十種常見的職場霸凌行為:
孤立、大吼大叫、工作要求無理、搶功勞,這些我們在工作中常遇到的行為,原以為是成長路上的“正常”升級打怪,本質上都是霸凌。
可以說,職場霸凌遠比想象中要普遍。某研究機構調查顯示,63.65% 的受訪白領表示自己經歷過職場霸凌。
但是,普遍不意味著合理、不意味著正常,更不意味著不嚴重。在脈脈上,很多人因遭遇職場霸凌而痛苦不堪、身心俱疲,有些人甚至因此嚴重抑郁,整個世界一片死灰。
為此,職場霸凌絕對是一個應該值得正視且重視的問題。
職場霸凌頻發,背后真相引人深思不管是80后、90后,還是如今更年輕的Z世代,絕大多數職場人都接受過高等教育,整體素質和自我保護意識都較過去有著明顯提高,可為什么職場霸凌還如此頻繁發生呢?
之所以要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如果能找出這種現象頻發的根源,往往就能更接近解決之道。正如電影《教父》里有句臺詞說的那樣:花半秒鐘看透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在我們看來,職場霸凌每天都在發生,存在于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其背后的真相主要有三個。
蕭伯納說,一切世俗的權力,都會使人成為無賴。
很多的職場霸凌,本質上都源于自上而下的權力和不對等的優勢。
比如之前國內有個很火的霸凌事件,某銀行內部聚餐,一位新人因身體原因拒絕了領導的敬酒,結果慘遭當眾辱罵、扇耳光;再比如老員工欺負新來的同事,保安對外賣小哥頤使其指,背后的原因都是這樣。
人一旦擁有了權力,擁有了強于他人的優勢,就有了表現劣根性的機會,心中的野獸就會被放出來。
所以,不要指望職場霸凌消失,只要有人被賦予權力,哪怕是一丁點的優勢,也會出現恃強凌弱。
俗話說,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除了恃強凌弱,人類還有一個劣根性,那就是欺軟怕硬,挑軟柿子捏。
很多職場人之所以被同級別的同事欺負,什么工作都丟給他做,被領導長期霸凌,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太老實了,過于軟弱,不知道如何拒絕,在遇到霸凌時,習慣性選擇忍氣吞聲,默默承受。
這種性格往往會導致兩種結果:一是,施暴的人變本加厲,行為會越來越過分;二是,施暴的人越來越多,誰都過來欺負你。
所以,面對職場霸凌,忍和躲是沒有用的,只會讓情況變的更糟糕。
如今,很多人都搞不明白一個問題:為什么過去的很多女性明明自己也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卻又成為施暴者呢?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觀念僵化,思想麻木,將普遍視為正常,即使是不合理的。職場霸凌之風能盛行,同樣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很多霸凌別人的人,往往曾經也是被霸凌的對象。他們也曾被領導大吼大叫過,也被油膩的同事欺負過,也被別人當跑腿呼來喚去過,所以他們認為這些都是正常的,職場就應該是這樣子的。

但魯迅先生說過,從來如此,便對嗎?
很多時候,我們真的應該對一些事有所反思。同處于世俗中,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也沒有人能置身事外,如果無視職場霸凌這種頑疾,最終往往都會被反噬和波及。
反職場霸凌大作戰脈脈的職言區,有不少脈友都在問:遭遇職場霸凌,應該怎么辦?
基于上述的一些分析,現在來和各位說說應對之策。
心理學上有個詞匯叫煤氣燈效應,又叫自我否認。說的是通過一系列欺壓、霸凌、虐待的手段讓受害者逐漸產生自我懷疑,從而達到操縱的目的。
當一個人長期被霸凌,很可能會出現這種心理,認為是自己做的不夠好,自己很差勁,所以對方才那樣對自己。
請記住這句話:未經你的同意,沒有人能夠讓你自卑。
為此,當我們遇到職場霸凌時,首先要對霸凌行為有清醒的認識,意識到自己被霸凌了,而且這根本不是你的錯,拒絕自我PUA式的煤油燈效應。
這是破解職場霸凌的大前提。
有次,演員黃渤接受采訪回憶起當年跑龍套時的經歷,頗有感慨地說道:“以前在劇組里,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小心機,但現在身邊全是好人,每一張都是洋溢的笑臉。”
當你弱小時,欺負你的最多,這個世界也是惡意滿滿,但當你強大以后,全世界就會對你喜笑顏開,現實就是這么殘酷。
所以,面對職場上的霸凌,提升自身的能力尤其關鍵,當你變得越來越重要,愈發強大,那些惡意往往就會自動消失。
與此同時,即使在你當下的能力不夠強大時,也要敢于反擊,勇敢地說不。原因就是前面分析過的,人都有欺軟怕硬的毛病,你越強勢,越表現的不好欺負,也就沒人敢欺負你。
拿破侖有句名言:我有時像綿羊,有時像獅子,可是我知道什么時候做綿羊,什么時候做獅子。

對于惡人,我們就要變身獅子,亮出獠牙。很多的霸凌者其實都是很慫的,他們之所以肆無忌憚地霸凌,往往就是因為被霸凌的對象太軟弱。很多時候,當你反擊了,他們也就往后退了。
順便說一句:不要擔心被報復,也不要擔心失去工作,如果一個環境讓你無比痛苦,離開也沒什么好遺憾的。
俗話說,口說無憑,事實為證。
當遭遇職場霸凌時,可以記錄下霸凌者的行為、時間、地點等諸多細節,收集并保留證據,在機會合適的情況下予以曝光。
在互聯網時代,每個普通人都有發聲的機會,正義和公理能得以最大程度上的伸張。所以,遇到霸凌時,千萬不要一味地隱忍。
寫在最后有人曾如此調侃道:職場就是座猴山,往上看全是屁股;往下看,全是笑臉;左右看,全是耳目。
職場確實現實又殘酷,處處充滿競爭,但這絕對不意味著應該存在職場霸凌,不意味著霸凌是合理的。
讓我們都再勇敢一些,善良一些,在漫長的職業路上,以一種更加自信、健康的姿態狂奔下去。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1727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