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作為產品經理的一些思考(沒搞懂這個概念)
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8)
編輯導語:需求分析是產品經理工作中最常見也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量了。而面對眾多“需求”,學會辨認其中的“偽需求”,避免給產品建設帶來一系列問題則顯得格外重要。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fā),梳理分析了關于需求的相關問題:需求是什么、如何進行需求追溯、什么是偽需求,一起來看看。
今天來講點理論干貨。從哪里開始呢?
我決定從「需求」,這個產品經理無比熟悉的詞,開始寫起。
01 需求需求好像挺簡單的,簡單到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
這其實很有問題。因為,每一門學科都需要有基礎概念的定義。
例如,《經濟學》在開篇就定義了「稀缺性」、「經濟人」等基礎概念;《信息論》的基礎則是對信息的定義:「信息是用來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
產品學也不例外(如果未來能有這么個學的話),我們必須首先定義出什么是產品意義上的「需求」,它跟經濟學中定義的需求肯定不一樣。
基于這個定義,才有可能在上面構建理論。
但是,直到今天,產品經理們對這個詞的理解仍是千差萬別的,遠沒有達成一致。而且,這個詞也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
比如,所有的產品經理都要寫的需求文檔(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這里的需求是指什么,是產品意義上的需求嗎?
再比如,常常被提及的「偽需求」又是什么,難道所有不成功的產品都是偽需求?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 「需求文檔」中的需求二字,是公司或 PM 對研發(fā)的需求,不是用戶的需求。
- 「偽需求」也不能隨意使用。因為,有時候產品失敗了,壓根兒不是需求的原因。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需求的定義。
02 需求與需求鏈所有需求的本質都是產生用戶價值。
所以,從價值的產生鏈路上看,我們可以把需求分為:
例如:
- 對 iPhone 的需求,對麥辣雞腿堡的需求,是產品需求;
- 對雙 11 剁手的需求,對周末聚餐的需求,是行動需求;
- 對提升社會地位的需求,對享受美味的需求,是效果需求。
世界上所有的需求,都是這三種需求中的一種。
這三類需求之間,會形成一個鏈狀結構,產品需求->行動需求->效果需求。
所有的產品需求,都是為了支撐行動;而所有的行動,都是為了產生效果。
這個鏈狀結構,就叫做需求鏈。
在一條需求鏈上,存在雙向的依賴關系:
- 后置的需求(圖中右側)需要依賴前置的需求來支撐實現(xiàn);
- 前置的需求(圖中左側)則需要依賴后置的需求提供價值。
所以,產品學意義上的需求,就可以定義為:一條具備價值的需求鏈。
03 需求追溯理解了需求鏈,我們就可以繼續(xù)學習一個實用的需求分析方法 ——需求追溯。
需求追溯是一個向后追溯、向前創(chuàng)造的過程,總共包括三步:
- 分類:當我們獲知一個需求的時候,分清楚這是一個產品需求、行動需求、還是效果需求。
- 追溯:從這個需求開始,往后追溯一直到效果需求。
- 創(chuàng)造:根據(jù)效果需求往前構思,創(chuàng)造新的需求鏈。看能用什么行動支撐該效果,能用什么產品支撐該行動。
三步以后,你得到的產品需求可能跟一開始獲知的需求大相徑庭,這就對了,這是正確且嚴謹?shù)男枨蠓治龇椒ā?/p>
我們舉一個真實的案例說明這個方法:
上個世紀70年代,索尼創(chuàng)始人盛田昭夫正坐在辦公桌前忙著工作。
這時候,公司另一位創(chuàng)始人井深大走了進來。
他手上提著個笨重的錄音機,頭上還戴著一副大耳機。
盛田昭夫問:「你怎么搞這樣一副奇怪的裝備?」
井深大解釋說:「我想聽音樂,但是又得在公司里到處走,只能戴著耳機、提著錄音機了。」
問題來了,如果你是盛田昭夫,你理解這是一個什么需求?
你可以先進行思考,再看答案:
我的答案:
- 井深大走進來時的裝備「錄音機、耳機」,是產品需求;
- 井深大「戴上耳機、帶著錄音機到處走」,是行動需求;
- 根據(jù)井深大的描述所提煉出的「不打擾別人、隨時隨地聽音樂」,是效果需求;
- 于是,再前向思考,如何構建出好的產品和行動,來支撐這個效果。
這個故事的結果,你可能已經猜到了。
盛田昭夫據(jù)此發(fā)明了Walkman,開創(chuàng)了「便攜式音樂播放器」的時代。
04 偽需求那么,什么是偽需求?
我的定義是:偽需求,就是不真實的、臆想出來的需求鏈。
這里說的不真實,有 3 種情況:
- 鏈接不成立:產品需求并不能支撐行動,或行動不會產生效果;
- 效果無價值:將所滿足的效果繼續(xù)向后追溯,發(fā)現(xiàn)沒有足夠的效果價值;
- 行動成本過高:每個行動都有成本,行動成本過高會導致需求無價值。
我認為,只有這 3 種情況可以稱作偽需求,因為這些需求對應的用戶價值是虛假的。
這種需求可以直接 pass 掉,不用再花精力思考了。
而其它一些情況,如產品構想無法實現(xiàn)、實現(xiàn)成本過高、商業(yè)價值不足,都不能算作偽需求。因為這些需求雖然在技術上、商業(yè)上存在問題,但在用戶側是真實存在且有價值的。
一旦技術、商業(yè)條件成熟,這類需求就會迅速爆發(fā)。因此,我們需要保持關注。
05 總結如果有人告訴你:不要聽用戶的需求。
小心這種觀點,這是錯的。
我們應該做的是「用科學的方法,分析、理解用戶的需求」。
上文介紹的 需求鏈與需求追溯,就是這樣一種實用工具與方法,是我日常分析需求的一個利器。
如果你記不住上面的理論,希望你能記住這 3 點:
- 所有的需求都是產品需求、行動需求、效果需求中的一種
- 永遠要后向追溯到效果需求,再前向創(chuàng)造產品和行動
- 偽需求就是不真實的需求鏈
用好這個工具,應該有助于你做出好的產品。
最后,我想問一個問題:什么是好的產品?
你可以想一想,然后在評論區(qū)留下你的思考。
以下是我的答案,也供你參考:
- 好的產品,讓你忘記產品,專注于行動;
- 更好的產品,讓你忘記行動,而專注于效果;
- 極致的產品,甚至讓你忘記效果。
作者:路路;匠心產品
本文由 @路路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