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每當有網絡流行詞火起來的時候,經常伴隨的是讀錯音!
閱讀君網上沖浪多年,實在是忍不住了!
這這這這些詞,你怎么讀?
01
名媛yuàn VS 名媛yuán
快問快答:“名媛”的“媛”應該怎么讀?
答案是yuàn,而不是yuán。
沒關系,你不是唯一讀錯的。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在微博上寫道:
“了解了一下上海名媛事件,作為一個中文系教師,最大的收獲是才知道媛是讀第四聲而不是第二聲,之前都讀錯了。慚愧!”

連中文系的教師都讀錯了,到底怎么回事?
其實媛兩個讀音都有,但是在表示美女的時候要讀四聲,讀二聲則是在嬋媛的語境下。
02
互懟 hù duì VS 互懟 hù duǐ
這個詞的使用率可以說是非常之高了。
但是,每天duǐ來duǐ去的你,其實都念錯了!
要追溯起來的話,“懟”的使用最早是《詩經·大雅·蕩》中的“而秉義類,強御多懟”。
這里的“懟”是形容詞,“兇狠”的意思,后來“懟”的常見用法則是動詞,表示“怨恨”的意思。
誰曾想,“懟”在網絡語言中復活了。
在“懟”在網絡上流行起來之后,大家都逐漸忘記了它本身的讀音。
所以你們肯定不知道,其實大家平常說的“duǐ”,正確的寫法應該是:?。

在普通話中,“懟”一直只有“duì”這一個讀音,以后再一言不合拿表情包“互懟”的時候可千萬不要讀錯了哦。

03
略略略 lüè VS lüē
提起略略略,可能最常見的是各種表情包。

略略略lüē起源于微博,是調皮的語氣詞,指吐舌頭發(fā)出的聲音。
但一旦習慣了略略略的說法,很難不以為略有一聲的讀音。
注意了!!!略只有四聲!lüè的讀音。
省略、膽略、攻略、領略等等,都是四聲。
網絡用語一時爽,考試寫錯悔青腸。
04
懵逼 měng bī VS 懵逼 mēng bī
“懵逼”這個詞,實在是太火。
因為它已經不止是“一臉懵逼”,而是進化到“萬臉懵逼”、“對角懵逼”、“博弈論懵逼”等高級階段了。

“懵逼”這個詞是北方方言,懵字應該讀三聲,表示愣住,傻眼了,被眼前現象或者發(fā)生的事情震驚,不知所措。
此時此刻,最讓你懵逼的應該是懵逼讀měng bī 吧(注意,這不是繞口令),變三聲之后,是不是讀起來怪怪的了。
不要慌!
組個詞你就又會讀了——懵懂,是不是很自然地讀成第三聲?

05
拽zhuāi VS zhuài VS yè VS zhuǎi
你以為你很拽,結果發(fā)現自己讀錯了音。
“拽”字有三個讀音,zhuāi、zhuài、yè,就是不讀zhuǎi。
你想用“拽”來形容擺譜、拿架子的高冷范兒,可“拽”并不想承受這么多。

這都是錯別字惹的禍,“zhuǎi”的正確寫法其實是“跩”。
“跩”的意思是走路像鴨子一樣左搖右擺,倒是很符合唯我獨尊的大爺樣兒。
不過,能“跩”起來的人通常都是有點資本的,要么有顏,要么有才,要么有錢。
(看看你自己)
06
慫 sǒng VS sóng
看到慫,你肯定會不自覺地讀出sǒng,在網絡里嘲笑膽小軟弱的人。
但其實sǒng只有鼓動、驚懼的意思,說起慫恿,你就立馬明白了。
而你天天sóng sóng sóng地嘲來嘲去,其實用的是?。
不認識沒關系,這個字就是譏諷人軟弱無能。
?人、?貨、?包、認?,對號入座!

慫可真不?,不接受任何詆毀。

寫在最后
網絡時代的蓬勃發(fā)展,給了這些最日常不過的詞語翻紅的機會。
可在網絡文化的裹挾之下,它們也不可避免地被改造著,甚至面目全非。
被改變聲調事小,還要給那些貶義詞背鍋,風評一度被害。
而孩子們8G的網上沖浪速度,不可避免地被影響著被同化著。
學會分辨真假,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網絡文化,需要老師、家長與孩子們的共同努力。
你還知道哪些被讀錯的網絡流行詞,趕緊給大家糾正一下吧!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10838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