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端午節文案搞笑版(端午節文案還能怎么寫)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以下文章來源于文案怪談 ,作者梁大豬

毫無感情的諧音梗不僅不能起到借勢效果,反而可能給品牌形象減分。如何不套諧音梗也能寫出好的端午節文案呢?看下筆者怎么說的。
端午節文案,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簡單怎么說?萬物皆可“粽”啊。一個“粽”字,一個諧音梗,解決了多少品牌跟端午節“關聯”的難題?你看:
這種毫無感情的諧音梗,把“粽”字生搬硬套地塞進去,會顯得很生硬,甚至有點“尷尬”,更別說有什么洞察了。
記得我以前服務真功夫的時候,有一年給他們寫利是封的文案,要關聯品牌,又要有祝福,在跟設計們腦暴的時候,我就急中生智想了一句藏頭祝福語:“功”喜發財,“夫”氣到來。
當時剛說出口的時候覺得還很好,后來給到文案指導那邊,他就說諧音梗不是這樣用的。那到底是怎么用的?趁這個機會,我也想一并說清楚“諧音”這個文案技巧。
01 大家都誤會了諧音梗文案!
其實,真正及格的諧音梗文案,必須兼具“雙關”的效果。也就是說,必須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被諧音的那個字本身的意思;第二層,是本身諧音的那個字帶來的意思。
最終的效果就是:必須兩層意思都是成立的!很多諧音梗文案,一般只能做到第一層,大多死在第二層。
上面我舉【“功”喜發財,“夫”氣到來】,就是只有第一層即被諧音的那個字本身的意思,即“恭喜發財,福氣到來”,而第二層本身諧音的那個字帶來的意思,它是狗屁不通的。
再舉個例子,有一句骨灰級的諧音梗文案,這句文案的年齡可能比各位看官的年齡都大,是一個祛斑美容產品的廣告文案:

當然,這不是原來的廣告長的樣子,原來的廣告太久遠已經很難找到了,只把文字流傳了下來。
第一層意思大家一讀就出來了對不對:趁早下班,請勿逗留;第二層意思就是祛斑、祛痘的產品功效,而且見效快的特點也表達了出來。
還有上周一篇文章提到的,比較少讓人覺得反感的一套諧音梗文案,找兩個來品一品。比如:凈來安好

第一層意思:近來安好,一句熟悉的問候;第二層意思:純凈的空氣一來,感覺如何?是不是兩層意思都說得通?
再比如:蚊蜂喪膽

第一層意思:聞風喪膽,一個熟悉的成語;第二層意思:蚊子和蜜蜂都嚇跑了。是不是兩層意思都說得通?
再看看《如果國寶會說話》的文案,里面也用了很多諧音梗的文案,但有些用的妙,有些也有點勉強。
比如這個:隨“玉”而安

第一層意思:隨遇而安,一個熟悉的成語;第二層意思:穿著一身玉就躺下了。是不是兩層意思都說得通?
再比如:必修刻。這個就有點勉強了。

第一層意思:必修課,大家都懂對不對?第二層意思:必須去修煉的一種刻畫技術,是不是就沒那么說得通了?
02 狗屁不通的萬物皆可“粽”!
所以,大家應該都理解了吧,那就先來看看端午節這些毫無感情的、讓人尷尬的諧音梗文案吧。以此為鑒。
比如:衛龍

衛“粽”生,龍天下
這個跟我真功夫那個有得一拼。第一層意思都很勉強:為眾生,龍天下(什么鬼?)第二層意思:保衛粽子的一生,龍天下?是不是狗屁不通?
比如:蒙牛

幸福粽在分享
第一層意思:幸福重在分享;第二層意思:一個叫“幸福”的粽子(簡稱幸福粽)正在分享?是不是狗屁不通?
比如:海爾

放“粽”自己!有我,放“馨”吃!
這個真是災難到頂點了。還搞了兩個諧音,第一層意思:放縱自己,放心吃,很好對不對;第二層意思:emmmmm恕我解答無能。
比如:支付寶

讓生活與“粽”不同
第一層意思:讓生活與眾不同;第二層意思:讓生活和粽子不一樣?是不是也狗屁不通?
比如:京東生鮮

一覽粽山小
第一層意思:一覽眾山小,一句熟悉的古詩;第二層意思:一看像粽子的山就變得很小?是不是狗屁不通?還不如那句“一懶眾衫小”。
這樣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下面簡單羅列多幾句:
褪去“葦”裝,放“粽”想象
出自聯想。
“粽”情端午,“指”留余香
出自酷派。
"粽"望所歸,#超乎所見#
出自一加手機。
"粽"于等到你
出自魅族手機。
我還見過一個口紅的端午節文案,說的是:唇上有色,才能出粽。咋滴?擦了這個口紅,嘴唇上還能長出粽子?
03 及格的萬物皆可“粽”!
看完了各種狗屁不通的萬物皆可“粽”?我們來看看及格的諧音梗端午節文案長什么樣?
比如:肛泰

粽有千般好,莫要吃太飽
第一層意思:縱使有很多好處,也不要吃太飽;第二層意思: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好,但也不要吃太飽。是不是說得通?
比如:網利寶

粽享收溢
第一層意思:縱享收益,把理財的利益點已經表現出來;第二層意思:大概可以理解為“粽子享受并收到了滿溢的香味”,主要是結合動圖創意,彌補了比較牽強的這一層意思。
比如:青島啤酒

粽青四海,端午安康
第一層意思:縱情四海,端午安康。第二層意思:粽子把五湖四海都染青了,表示端午氛圍很濃。這里的“青”可以當動詞用,與“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一樣。另外,又把青島啤酒的品牌名融入了進去。可以說是“三關”盡有。
比如:蘇泊爾

粽橫考場
這是去年高考撞端午的海報。第一層意思:縱橫考場;第二層意思,粽子橫行考場,其實也是畫面創意彌補了缺陷,把粽子擬人化,有點賣萌的粽子精。
04 不諧音就沒法寫粽子文案?
其實,沒有萬物皆可“粽”,沒有諧音梗就沒法正常寫端午節文案了嗎?不是的,多一點生活思考,多一些洞察,多用人話來寫文案。
比如可口可樂這句:“生活就像一顆粽子,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里面包的是什么餡兒。”
雖然化用自《阿甘正傳》的經典臺詞,但這通順的人話表達,難道不比那些諧音梗更香嗎?
或者,一樣是用粽子來關聯端午節,只要你想深一步,你還能用粽子的口味來切入,從而能激發出更多的表達靈感。
比如,江小白:

粽葉包裹咸甜,家能包容心酸
這種質樸的道理,沒有玩文字游戲的文案,是不是反而能給了我們關于家的共鳴?在內心泛起一絲想家的漣漪?
比如,方太:

不論咸甜,團圓是最好的餡
比如:攜程:

千萬里
我從咸粽區
來看甜粽區的你
甚至,你還能從粽子的形態來切入,葉子、繩子等等,這些都是比較更新鮮、更與眾不同的思考角度。
比如:江小白

打開節日的方式不同
“解綁”的心情相同
“解綁”這個詞,結合畫面,沒有出現“粽”這個字,卻也把粽子的元素體現了出來。
由此我們還可以想到更多類似的詞,比如“捆綁”、“綁定”、甚至“綁架”等,而“綁定”這個詞就可以用來寫關于婚戀/交友類的產品,比如“請把你下半生的幸福,和我綁定在一起吧”。
05 除了粽子,還有龍舟!
另外,端午節文化源遠流長,可以關聯的元素那么多,不應該只有粽子呀。屈原、《離騷》、賽龍舟、雄黃酒、艾草、香包...
李欣頻老師不是給咱們整理了端午節可關聯的幾大元素嗎?
其中賽龍舟也是一個很好關聯,也很容易做畫面創意的元素。因此也有很多品牌用來做端午節的海報。
比如:洽洽

歡暢時嗑,不留余粒
這個寫諧音梗也是比較優秀的例子。第一層意思:歡暢時刻,不留余力。就是該開心的時候就要盡情開心;第二層意思:歡暢的時候要嗑瓜子,而且要把瓜子都磕完,一粒都不能剩。
這么有想法的創意,當然會被“致敬”。比如:高露潔

想笑到最后沒兩把刷子可不行
難得王老吉做了一個還不過的熱點海報:

端午節
溯流爭渡搶吉時
即關聯了品牌,也關聯了賽龍舟這個端午節的元素。這里的“吉”既指端午劃龍舟的吉時,也指王老吉的“吉”。
因為賽龍舟這個可以算是水上交通工具,而且有競技感和速度感的天生聯想,畫面也容易表現出大氣調性,所以也經常被汽車行業用來做創意。
比如:寶馬

蛟龍擘水 一馬當先

劃龍舟 駕同悅
比如:林肯

畫鼓喧雷百舸競
雅者不爭自上游
比如大眾:

大舟爭渡迎端午
眾心歸一拔頭籌
賽龍舟還能跟想要表現自己品牌是行業領導者的這種訴求結合,比如“龍頭老大”,或者當下最流行的“乘風破浪”這個成語,來表達自己品牌在行業中的領導地位。
比如:奔馳這一套。把自己比擬成一個龍舟,用奔馳汽車的每個部位,投影出龍舟對應的龍舟元素,文案也沒有一個諧音字,同時氣勢雄渾。



賽龍舟這個元素還可以關聯運動、健身類的行業,或者教育培訓類的,比如:人生就像賽龍舟,不進則退。
以上,就是關于端午節文案的思考和建議。我建議大家還是要有追求一點,不要陷入諧音梗文案的泥沼之中,多點思考,說幾句通順、自然的話其實不難。
可稍微總結一下以上觀點:
1.那些毫無感情的萬物皆可“粽”要慎用;
2.諧音梗文案必須具有“雙關”效果;
3.除了諧音,說人話的表達更可;
4.粽子還有口味和形態等細節可以切入;
5.除了粽子還有賽龍舟這種元素可以結合。
以上。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