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1987年4月5日,鄧爺爺在北京天壇公園親手栽下百樹苗的經過,表現了鄧爺爺做事嚴肅認真、精益求精的態度,也表達了鄧爺爺對植樹造林和保護環境的重視。在孩子們上完直播課后,可以用栗子老師總結的這些知識點幫孩子鞏固復習。

一、生字部分學習
1、二類字,可以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比如形聲字:握、齡,也可以偏旁歸類,比如本課幾個提手旁的字:握、挖、揮、扶。也可以借助字謎:一手撐破天——扶。
2、一類字。
筆順容易錯的字:滿。另外,“息”第八筆是“臥鉤”,“格”和“植”的第四筆變“捺”為“點”。
不好寫規范的字:植、滿、息。“植”左右基本等高,左邊木字旁中的“橫”和右半部件的“橫”在一條水平線上,“直”中的三橫要長短相等、間距均勻。“滿”非常難寫,左窄右寬,右半部分:草字頭和下面的部件要等寬,中間的“橫”稍短。
組詞有困難的:鄧,可以組詞:姓鄧、鄧山、鄧師。

3、課文詞語、短語認讀和積累
結合課后第三題“讀一讀、記一記”,這些短語可以讓孩子多讀讀:
碧空如洗、萬里無云、引人注目、興致勃勃、手握鐵鍬、挖著樹坑、滿是汗珠、精心挑選、移入樹坑、揮鍬填土、扶正樹苗。

二、課文部分學習
1、了解鄧爺爺
鄧爺爺是我國第二代核心領導人之一,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提出的“改革開放”讓我國走上了富強之路,“一國兩制”解決了香港等地的回歸問題,是我們偉大的領袖。
課前,我們播放了一段三分鐘的視頻,回顧了鄧爺爺一生的經典瞬間,孩子可以課下看看視頻《你好,小平》,再多讀讀相關文章,了解偉人魅力。
2、寫作背景
鄧爺爺提倡植樹造林,1982年的植樹節,鄧爺爺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之后,不僅在北京,全國很多地方都先后留下了鄧爺爺植樹的身影。本文刊登于1987年4月6日的《人民日報》,寫的就是1987年4月5日,鄧爺爺在北京天壇公園親手栽種柏樹的事情。

3.朗讀建議
這篇課文語言簡潔平實,朗讀基調是平時自然、舒展。第1小節是總起句“難忘”要重讀。第二小節寫的是春日里明媚的景色,節奏可以稍快一些,展現愉悅的心情。第三小節要把描寫動作的詞語讀好,體現鄧爺爺植樹的嚴肅認真和精益求精。第五小節,讀好長句子,并用贊美的語氣讀出鄧爺爺植樹后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4.概括課文內容要學會方法
二年級上學期已經開始訓練第一課時讀完課文后,嘗試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方法有:提煉文中關鍵信息豐富課題、段意疊加等。
在第一節課,孩子們已經知道這篇課文主要寫了:鄧小平爺爺植樹。有沒有問題呢?沒問題,但是可以更細化更完整一些!
在第二課時,我嘗試著讓孩子們讀文提煉信息,以補充課題的方法概括課文大意。
課題有人物和事件,結合四要素,還少什么呢?時間和地點!讀課文,找一找!
時間在第一小節:1987年4月5日,地點在第二小節:北京天壇公園。人物細化:83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
到此,課文大意更豐富了:1987年4月5日在北京天壇公園83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植樹。
我們還可以把事件再細化一下,什么樹?最后一小節:鄧小平爺爺親手栽種的柏樹。
到這里,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孩子們通過提煉關鍵的信息,形成了對課文內容非常完整的概括:1987年4月5日,北京天壇公園83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親手栽種了一棵柏樹。

5、讀細節,體會人物形象
回顧上學期描寫偉人的文章,學習重難點就是讀文的過程中抓住細節描寫把握人物形象,也就是偉人品質。
所謂細節描寫,就是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神態、心理活動等。
文中寫鄧爺爺如何植樹的動作有:挖好樹坑、挑選樹苗、移入樹坑、揮鍬填土、扶正樹苗,圈畫出來后可以多讀兩遍,如果能加上動作讀就更好了。
人物語言“不行,不行!”
動作和語言,都讓我們感受到了鄧爺爺的認真、嚴謹、精益求精(一絲不茍)。
形容詞更能突出人物特點,比如“精心地”“小心地”“仔細看看”
植樹的順序把握好,可以借助鄧爺爺植樹的插圖,自己說一說鄧爺爺植樹的情景。

課文中還有一些小細節,比如第4小節的比喻句,最后一小節“柏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植樹節的相關知識等。
一篇課文要想真正學扎實需要下功夫,而要通過一篇篇課文真正學好語文,是更需要下大功夫的。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