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1)
棗核》是部編版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第四篇課文,這是一篇略讀課文。
同前面兩篇課文一樣,本文是一則民間故事,講述了一個叫“棗核”的孩子,生下來就只有棗核那么大,但他很勤快,也很聰明。
有一年大旱,莊稼人納不上官糧,官役就把牲口全部牽走。棗核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智慧幫助村民巧妙牽回牲口。縣官下令抓捕他,他又機智地懲治了貪婪的惡官。

夫妻、爹娘、棗核
在文中,盼著要個孩子的那對“夫妻”,有了孩子后,故事中就稱他們為“爹娘”。“爹娘”就是爸媽的意思,中國北方一般都這么稱呼父母親。這對夫妻有了一個孩子,因為只有棗核那么大,所以給他起名“棗核”。
官府、衙役、官糧、折騰
“官府”,舊指地方行政機關;“衙役”,文中指縣衙當差的人;“官糧”,文中指官府要老百姓上繳的糧食;“折騰”放在文中語境中理解,棗核折騰衙役、官府折騰老百姓。
扶犁、錢褡、驚堂木
這三個詞語需要一邊借助圖片一邊講解:“犁”用來犁田的工具;“錢裕”指裝錢物的口袋;“驚堂木”,古時縣官舉起驚堂木拍于桌子,起到震懾犯人的作用,有時也用來讓堂下若干人安靜下來。
有些詞語歷史感強,離學生生活久遠,可以聯系學生所看的歷史書籍或影視劇的經驗來了解,或者出示圖片父母或老師給孩子們介紹。

帶多音字的詞句:折騰、臉漲得通紅
“折”字表示翻轉,倒騰時讀一聲zhe,如折騰、折跟頭;表示斷、虧損時讀二聲she,比如樹枝折了、折耗、折本等;表示弄斷、損失、彎曲、疊等其他意思時都讀二聲zhe,如骨折、損兵折將、轉折、折衣服等。
“漲”讀四聲zhang時,表示體積增大、多出來、頭部充血等;讀三聲zhang時表示水面增加、價格提高的意思,如水漲船高、漲價等。
默讀課文,梳理脈絡快速從課文中找出主要人物標注出來。(棗核、棗核爹娘、鄰里鄉親、衙役、縣官老爺)
借助學習單理清人物關系,完成人物關系圖,說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
棗核出生時——棗核爹娘(很歡喜)
棗核長不大——棗核爹娘(愁得慌)
棗核能干活——鄰里鄉親(大家夸)
棗核救牲口——縣官衙役(氣急敗壞)

你認為故事的主角棗核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
抓住過渡句“棗核不光勤快,也很聰明”。棗核特點:勤快、聰明。
哪幾個自然段寫棗核的勤快?寫他聰明的又是哪幾個自然段?
(第3自然段寫棗核勤快,第4~13自然段寫棗核聰明)
他能趕犁、能趕驢,柴比別人打得多,因為別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勤勞能干)
衙役把鄉親們的牛、驢都牽走,大伙兒愁得很。棗核晚上跑到縣衙里,躲在驢耳朵里大聲吆喝,把衙役們驚醒,衙役們又找不到搗亂的人,幾次三番之后,衙役們困得很,便不再理會了。于是棗核就順利地把牲口趕回了村子。(聰明勇敢)
棗核被塞進錢裕里帶到了大堂上,縣官要打棗核,棗核不往別處蹦,一蹦蹦到縣官的胡子上,結果衙役一棍子打著縣官的下巴骨上,把縣官的牙打了下來。(聰明勇敢)
牲口沒了,縣官帶著衙役去捉人。棗核勇敢地蹦出來,承認:“牲口是我牽的,你們要怎么樣?”(聰明勇敢)

文中其他的人物分別是怎樣的人?
棗核爹娘和鄉親們:善良
縣官和衙役:無理和蠻橫
選用方法,復述故事1、通過前幾篇課文的學習,你對復述有什么了解?(復述是盡量用自己的話;講好故事,要關注故事中有趣的人物和曲折的情節)
說說有哪些提示故事內容的方法?
(表格、示意圖、關鍵詞、關鍵句、時間變化、地點變化、人物關系等)
2、學生選用方法,完成內容提示
方法一:關鍵詞法
時間:白天(村子)、到了晚上(縣衙)、天一亮(村子),白天(衙役)
方法二:關鍵句法
夫妻倆歡喜得很,給孩子起了個名叫“棗核”。
棗核不光勤快,也很聰明。
方法三:表格法

借助表格,復述棗核斗縣官保護自己這一內容。抓住關鍵動作,想象情景,融入角色,用自己的話有序復述牽回牲口這一情節。
關注時間、地點變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部分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注意主要情節完整,語言表達清楚流利。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9402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