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忠骨”指忠臣的遺骸,在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遺骨。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青山處處埋忠骨”是說無論以哪一處的青山都可以埋葬烈士的遺骨,讓忠魂長眠于地下。毛主席借用“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這兩句詩表明心志,讓我們看到了一代偉人的偉大胸懷。
三、核心素養人文素養:責任、擔當。
語文素養:通過文中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體會一代偉大毛主席的內心情感。
四、詞語擬訂 參謀 損失 鍛煉
眷戀 奔赴 特殊 尊重
簽字 情不自禁 慰問
繁忙 下意識 姓彭
瑞雪 搞怪 革命
五、近義詞擬定~擬訂 眷戀~留戀
躊躇~猶豫 黯然~暗淡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六、反義詞繁忙~清閑 犧牲~保全
躊躇~果斷 眷戀~厭惡
情不自禁~無動于衷
七、課外拓展“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出處
“青山處處埋忠骨”,沒有成句。蘇軾《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一:“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杭州西湖岳山廟有一副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骨鑄佞臣。”毛澤東《 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顯然“青山處處埋忠骨”是根據這些詩句畫出來的。
“何須馬革裹尸還”,出自清末徐錫麟《出塞》:“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龍出玉關。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馬革裹尸”是成語,典出《后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女子手中邪!”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