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語文重點歸納分析(學會從詞句結構角度分析)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學會從詞句結構角度分析(語文基礎訓練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語文重點歸納分析?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重點歸納分析
學會從詞句結構角度分析(語文基礎訓練一)
學習目的
1 通讀全冊,了解大意,獲取整體印象,訓練整體把握能力.
2 了解詞語結構,了解偏正短語 動賓短語 主謂短語 并列短語等短語形式,了解單句和復句的結構,提高分析詞 短語 句子的能力,為分析文章 作文審題 語言運用打下基礎.
學習與訓練
學會從詞句結構角度分析
學會分析詞句結構,能夠把握各個要素,使思維全面,同時辨析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確定概念之間具有怎樣的邏輯聯系(因果關系,目的關系,條件關系,遞進關系,并列關系等),明確關系,把握重點,找準題眼.
分析結構是指通過對所給詞句的語法結構做出分析,以確定詞句的思維走向,這對我們準確閱讀 科學審題至關重要.
語句結構有獨詞式,短語式,單句式,復句式.
一 獨詞式
一個詞往往表達一個相對獨立的意思,有直接義 引申義 比喻義等含義,要根據詞的特點準確分析,同時注意分析字與字的關系,找準重點.
直接類例: 父輩
這個題目中含有兩個語素父和輩,為偏正式關系的詞語,意為父親那一代人.顯然題目要求寫的對象是一個群體,而非一個人,并對這一群體的范圍做了限制,只能寫父親所屬的那一群體.
虛實類例:燈
可以實寫燈,也可以虛寫燈,寫出光明溫暖希望等比喻義
實戰演練:分析本冊及學過的類似短語
二 短語式
短語落實要點:明確常見短語結構類型,學會分析短語所表達的意思,特別注意在意思理解上要點要全,重點意思要突出,關系要恰當.
1偏正短語
偏正短語的基本格式是"A定語的B中心語"或"A狀+B謂".
審讀時要注意中心詞往往是寫作的對象,修飾限制性的詞語(A)往往體現了題目的特殊要求,它往往就是題眼.
例:我心中的歌 題眼是心中.心中之歌是無聲的,它珍藏在主人的心里,構成了主人生命的旋律,所以寫出來的一定是一段埋藏在我心底的具有感人情懷的事情.
實戰演練:分析本冊及學過的類似短語
2動賓短語
動賓短語的基本格式是"A動詞+B賓語".
審讀時要注意賓語B一般規定了寫作的范圍和對象,而動詞A一般是寫作的重點所在,它往往就是題眼.
例:看家鄉,題眼是看,看是視覺的感受,題目規定了是從視覺寫家鄉,因此,寫出來的應該是自己眼中所見到的家鄉的獨特的風土人情,或家鄉的變遷.文章中也能寫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發的思索.
例:要學會關心別人
這是一個動賓式短語,要學會這一動詞詞組所帶的賓語是關心別人.這個題目的范圍已定,文章應該談關心別人這種美德,但題目對寫作的角度做了要求,須從要學會的角度來寫,這實際上是告訴你關心別人的美德并非與生俱來,是要從學習中得來.
實戰演練:分析本冊及學過的類似短語
3主謂短語
主謂短語的基本格式是A是B.
在審讀時短語中的主語 謂語 賓語三方面都要考慮,同時注意三者間關系,而謂語動詞常常是寫作的重點,它往往就是題眼.
例: 我看課外閱讀,不要忘記是我在看課外的閱讀,而不是別的,如果掉下任何一個要素都是思維不全面,同時把幾方面聯系起來,找準重點"看課外閱讀"的看,意思是對課外閱讀的看法.寫出來的重點應該是自己對某種課外閱讀現象的探討,發表自己的見解.
實戰演練:分析本冊及學過的類似短語
4并列短語
并列短語是指形式上為A和B的并列關系.分析中不但要注意思考A B兩個要素本身,更要思考A和B的內在關系,其實際關系需要結合A與B之間的內在邏輯(因果關系,目的關系,條件關系,遞進關系,并列關系等)進行科學分析.
例:清流與活源.水能保持清流,是由于它具備了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的條件.因此,兩概念之間是條件關系.明白于此,才能寫出諸如生活是創作的活源之類的哲理來.
例:中學生活的回顧與思考.回顧的目的是為了引發思考,即由對中學生活的回憶,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因此,這兩個概念之間本是并列關系,同時又是目的關系.
實戰演練:分析本冊及學過的類似短語
三 單句式
單句落實要點:(1)了解單句基本要點,明確什麼是單句,要能夠尋找陳述對象(一般為主語),會把握句子的大結構(主謂賓)和小結構(定狀補).(2)學會整體和局部相結合來分析句子意思.(3)學好本知識點,一般能解決五類題型:幾個短句合為一個單句,一個單句分成幾個小分句,一句話新聞 ,對材料(文字材料和漫畫材料)進行概括,科學審題.(4)理解復句意思,主要從整體上看是哪類關系,然后相應理解.
何謂一個完整的單句?
先做一個小訓練.把下列短句整合成一個單句.
根據下文內容,用一個長句表述古典主義的定義,內容不能缺失.
(1)古典主義是十七世紀歐洲出現的一種文藝思潮,
(2)主張以古希臘、羅馬為典范,所以叫古典主義.
(3)主要代表人物有拉辛、莫里哀、高乃依等.
(4)他們尊重王權,崇尚理性,在藝術上追求高雅、和諧、均衡的統一.
答案:古典主義是十七世紀出現于歐洲的以拉辛、莫里哀、高乃依等為代表的主張以古希臘、羅馬為典范,主張尊重王權,崇尚理性,在藝術上追求高雅、和諧、均衡的統一的一種文藝思潮
通過做題,我們應該歸納出單句特別是下定義的基本格式A是B的C.基本要點:(1)全句一個大的主謂結構(2)小結構無論怎樣復雜,都要合理地放置.需要認真記住定語和狀語的排列規則,需要認真分析小結構中幾部分間的內在關系.
單句審題示例
例:一個革命前輩的事跡鼓舞著我
這是一個完整的單句.對單句主干的分析,可知題目要求寫某人的事跡在精神上對我的激勵作用.其中賓語我,不可誤為我們.再看事跡的定語一位革命前輩,則明確要求只能寫一個確定的人的事跡,且此人是一位輩分長于自己的革命者.
四 復句式
復句學習落實要點:
(1)熟悉八種復句關系,提高分析邏輯關系能力.一般虛詞題要注意結合該詞的詞性 意義和語句意義上的前后聯系.做關聯詞使用題一定要反復閱讀原句,搞清句間的意義關系,這是做題的核心,然后思考關聯詞是否與句子的邏輯關系吻合.關聯詞的本質是表示句子間的邏輯關系,使句子關系明確,表達縝密,所以關聯詞一定要與句子的意義關系一致,否則就是語病.
(2)記熟常見的關聯詞搭配關系,特別注意特殊用法.關聯詞有的單用,有的合用,有較固定的搭配關系,所以不能亂.
(3)明確辨析復句語病的幾個角度(六個看:看詞義,看位置,看搭配,看完整,看習慣,看邏輯):
a 關聯詞搭配是否恰當.一是搭配不合乎常見組合,二是搭配中有殘缺,關聯不完整,三是關聯詞多余.
體會下列例子從搭配上看關聯詞使用是否恰當
只有恪守學術道德,就會消除學術腐敗,凈化學術界.(只有和就不能搭配)
為學生減負,,不只是學校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事.(不只是只能與而且是搭配)
新加坡的竹節蟲不僅體色幾乎和竹子一樣,體形在安靜時完全像一根樹枝.(不僅之后無關聯詞照應,完全前加也)
參加這次探險活動前他已寫下遺囑,萬一若在探險活動中遇到不測,四個子女都能從他的巨額遺產中按月領取固定的生活費.(萬一和若重復,去掉若)
由于各拱相連,這種橋叫聯拱橋.(由于后無詞照應,加因此)
一個人之所以會變壞的原因,除了受到壞的影響外..(之所以與的原因重復,雜糅)
這場比賽,場上競爭非常激烈,我市各隊唯一殺入四強的只有隊員身材高大 獲得籃板球最多的前衛隊.(惟一和只有重復,去一個)
他之所以考試失敗,是由于平時不專心(正確搭配:之所以..是因為)
班長一面聽著大家的發言,一邊考慮著自己的意見.(一面與一邊搭配不當)
這封信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夸夸其談說自己能力如何,但因為情真意切,因此打動了并不相識的董事長,他的求職成功了.(因為..因此搭配不當.因為..所以.由于...因此是一般搭配關系)
高寒缺氧的惡劣環境 單調枯燥的生活,非但沒有難住他,卻磨練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上下句為非但,,反而的轉接關系,不是一般轉折)
"都市生活"欄目將引導消費時尚,既提供給你全方位的情感關注,還將幫你策劃創業.(既..還搭配不當,考慮上下句為遞進關系,所以換為不僅.還)
從第一回合槍擊至此,總共不到15秒鐘,由于人質中竟無一人受傷,使大家感到十分驚訝.(由于..使造成句子主語不明,去掉)
散文可記敘,可說明,可議論,可抒情.然而這幾種方式經常交替出現,雜處于一起)
b 關聯詞位置不當.兩句主語如果一致,關聯詞一般在主語后,而主語不一致,關聯詞一般在主語后.遞進關系的關聯詞位置要特別敏感.
體會下列例子從關聯詞的位置上體會關聯詞使用是否恰當:
強強聯合制作的大戲,讓人們不僅看到了中國戲曲的整體進步,而且看到了中國戲曲在現代化問題上邁出的可喜一步.(不僅語序不當,應放在讓人們之前)
過去,內地產品的質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顧老師除了懂日語,教地理的周老師也懂日語(除了放句首)
澳大利亞人麥士幾十年來在許多廁所的門上劃上彩畫,給人們增添了生活樂趣.他去世后,群眾雖然很懷念他,但是藝術界卻不把他列為藝術家.(雖然應放在群眾之前)
由于<古文觀止>具有特色,自問世以后近三百年來,廣為傳布,經久不衰,至今仍不失為一部有價值的選本.(由于放主語后,至今前加因此呼應)
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問題,那麼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即使移到文字前)
c關聯詞與句中關系不吻合.
如:鄧亞萍現在留給大家的印象,不是日漸成熟的儀表風度,而是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此處用不是..而是表選擇,乍看似通,但分析上下關系我們發現排除第一種情況顯然與實際不符,不能體現說話人意圖,所以分析復句一定要注意體會上下的實際邏輯關系,特別注意體會說話人意圖)
這篇文章,語言雖然平易近人,但卻樸素無華.
這本書已經出版好多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較大修改.
貪圖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盤,進而忽視了集體和國家的利益.
演員們曾閱讀了大量資料,潛心觀察人物并刻意模仿,以致最后的表演讓人信以為真.
日本政府對歷史問題缺乏深刻的認識,何況政要頻頻參拜靖國神社,為軍國主義招魂,近來又把目光瞄準了釣魚島及石油資源豐富的東海,怎麼能不讓人心懷警惕?(況且表示進一步申述或追加理由,何況表對比或反襯,此處用況且)
講好普通話是每個教師必須具備的技能,況且是語文老師,就更不必說了.(況且換為何況,何況帶有反問意味)
有些人認為,許多社會經濟問題都是市場化改革惹的禍.其實,不僅問題出在市場化,并且出在市場化改革不徹底,不完善.(換關聯詞為與其說..不如說)
數學既是一種方法 一門藝術或一種語言,又是一個有著豐富內容的知識體系.(句間關系應為遞進,所以換為不僅..更)
只有充分正視,積極應對,中國出版業必然能開辟出一片新天地,并且應該成為文化信息產業中的一大亮點.(從必然一詞看出,句間關系為充分條件,所以應該用只要.)
一個人大代表,不僅要思考重大的原則問題,也要敢于在涉及這些問題時提出和堅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決策性意見.(既..更比不僅..也在兼顧兩個方面的基礎上還多了一層強調后者的作用,語義更有強調意味,所以換為既..更)
這些文明成就積淀在文化之中,又通過教育傳授給新一代,因而使他們獲得比前代更高更新的起點.(從而強調上文的與原因方法帶來下文的結果目的,有承接性和因果性,因而更強調結果,所以此處應用從而)
個人幸福不是從物質生活得到快樂和幸福,而是包括從精神生活得到快樂.(不是..而是表并列,而此處應為遞進關系,所以換成不僅是..也)
這件事,他明明做錯了,但是他不但不思悔改,而且變本加厲,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終至跌入犯罪的深淵.(不但.而且表順接,而不但..反而表逆轉遞進,所以用不但..反而)
中美保持正常穩定的關系,既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有利于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穩定和發展.(上下句是遞進關系,而誤用并列關系詞,所以換為不僅..也.用"也"不用"還"主要是因為上下句有點并列連接意味)
只有嚴格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確立的各項原則,增加信任,減少麻煩,不搞對抗,中美關系才會繼續得到改善和發展.(此處關系為充分關系,所以換為只要...就)
水庫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雨和多年不遇的大旱,莊稼也能豐收.(即使..也搭配對,但和使用不當,即使后是兩個選擇關系而非并列關系.所以在看關聯詞使用時既要看大的搭配,也要看小的組合.)
我們再看過去50年的發展,就會得出另一個重要的結論,即從基礎原理轉變為工業的速度在這50年抑或是近二三十年大大增加(抑或表選擇,而此處應表遞進)
他不但能夠把退休的老年人組織起來,,而且這些老年人也能積極與他配合.(上下句為并列關系,誤用遞進關系)
理論是有層次的,但判定理論高低,不是根據運用了多少概念并采用了哪種研究方法(上下句為并列,非轉折關系,所以換但為而)
他熱愛足球事業,即使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仍馳騁在綠茵場上.(即使也表讓步假設,而此處上下從內容上為事實非假設,所以換為雖然)
只要能用人民的語言描寫人民的生活,就能使作品有生活氣息.(惟有.才)
在古代,不僅有散文化的韻文,如蘇軾的<赤壁賦>,而且有韻文化的散文,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有..也有)
都啥時候了,你還沒決定報考文科或者理科?(疑問句中用還是)
要不是老師提醒我,否則我準會辦錯事.(否則與上下文意無聯系,應刪掉)
這次他是有驚無險,但是有一點皮外傷而已.(下句只是對上句的補充,轉折語氣輕,所以用只是)
向社會籌款,是動員群眾參與建立文化事業新體制的一個重要環節,又是解決文化事業單位經費短缺的有效措施.(又表示重復,又一次,而非并列,這里是并列關系,應用也)
這點小事,連小孩子都知道了,況且你還是個大人?(況且一般說明理由,不與表讓步的格式呼應,而何況表對比,用于反問)
類似的事情不只一次地發生,難道不該引起我們的警惕嗎?(不只一般表上下的遞進,如企業改革的任務,不只是減員,更重要的是增效,而不止是動詞,表示超出某個數目或范圍)
梅花以其高雅 剛毅 圣潔,被人們用以比擬美好的德行,逐漸成為中國人心中的審美對象,從而形成一種文化現象-梅文化.(從而表承接因果,而此處表進一步,所以用進而)
在今后二三十年中,中國只要在一個穩定的條件下發展,經濟和科技就會趕上或超過世界水平.(上下舉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改為只有.才)
因為怕下雨,所以我還是把傘帶走./雖然他年紀很大,但體力仍十分充沛.(注意:這兩句屬于日常用語,關系本來十分明確,不必再使用關聯詞,用了反而使句子顯得十分羅嗦)
d 關聯詞對,但分句順序錯誤.
未來教育不僅更加尊重人自身價值的實現,而且更加重視人自身發展的規律.
這個村很好地執行了黨的富民政策,現在不但向國家交售了六萬公斤愛國糧,而且不吃國家救濟了.
為了那一次的小誤會,他倆到現在還別別扭扭.(上下為因果關系,非目的關系,為了要換為因為)
盡管同學們怎樣批評,他愛遲到的毛病一點也沒有改.(盡管表轉折,此處表條件,所以換為不管)
第四屆女子足球世界杯在美國洛杉磯落下帷幕,最終德國隊以2:1戰勝瑞典隊,從而捧走了本屆杯賽的冠軍獎杯.(從而換進而)
復句是漢語中的重要語法現象,主要有八種復句.
1 并列復句.復句的各個分句間是地位等同的關系,他們各自從自己不同的側面去反映復句的整體內容.
并列復句常用的關聯詞有一邊....,一邊../有的..,有的../且..,且../或..,或../不是..,而是../既..又...(注意既可和也又組合表并列,也和就組合表因果,也可和更組合表遞進)/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也../并(常用于動詞間)/和(常用于名詞間)/而多用于形容詞間等,而表達的關系除并列外,還有其他,要注意/并且一般表并列,有時也和其他詞搭配.
正例:
(1)我們佇立橘子洲頭,漫步湘江峭岸;登岳麓山,回清水塘;徘徊板倉小徑,依戀韶山故園;.....
(2)哥白尼的學說為越來越多的所了解,并且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擁護者.
(3)當藝術予以完整的形象后,它便成為一種獨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間性,而同時在無數心領神會者的心中顯現形象.
(4)有的購藥協議既無單位負責人或經辦人簽名,又無落款時間,也不加蓋行政公章.
(5)嚴格地講,語言和文化的關系不是一般的關系,而是部分和整體的對峙關系,或者說是點面對峙的關系.(上下句是并列關系,且有"嚴格的講來"限制,所以不用表選擇的不是..而是,而用表并列的不是...而是.或許表推測語氣,而或者表選擇,所以用或者)
錯例辨析:
美人松生長在火山灰形成的貧瘠的土壤里,而且長得很快,也沒有任何病蟲害,這的確是大自然的一個奇跡.(改而且為并且)
醫生一方面要發揚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認真負責地為患者治病,另一方面,患者也要主動配合.(兩句主語不一樣,必須把主語放在關聯詞后)
我和丁老共事多年,退休后他回廣東老家,而后再無消息(而后有然后的意思,表示緊接著上面的動作去做,爾后有從此之后的意思,表示從那時侯一直到現在,所以此處應為爾后)
市教育局的通知既已寄出,實驗小學卻未收到,可能是郵局出了問題(既表并列,而此處上下句為轉折關系,所以改為雖)
廣闊的麥田鋪上了鮮艷的地毯,而天際低矮的太陽在上面投下綠寶石的圖案(此處上下句是一種自然并列,不用而表關系)
我們強調組織紀律性并不反對發展學生個性,反之,我們還要保護這種個性.(反之是與上邊相反的動作行為,這里上下句是遞進關系)
本品是用銀花 連翹等中藥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熱的功能.(前說配方,后說功能,一般并列,不需關聯,去掉并且)
"非典"期間,對防疫不力的官員首開問責先河,沒盡到責任的即行罷免,既保證了防治措施的嚴格貫徹,還贏得了群眾的信任.(上下句是遞進關系,而非并列關系,所以換成不僅..還)
審讀示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這是一個并列關系的復句.既然是并列,寫作時當然應該憂樂并提,對這種憂樂所表達出來的人生觀進行議論,但同時也要注意兩句之間內在的邏輯關系.
2 遞進復句.
復句的分句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關系,第一層句為基礎,第二層句在基礎句基礎上再進一步,形成完整的強調關系.
遞進復句的關聯詞有:不但..,而且../不單..,還要../不僅..,也(而且)../不僅僅..,還...(此搭配一般用于口語色彩濃的句子)/甚至(表示強調,進一步) /進而(表示進一步行動,而從而一般表結果)/等.
一般遞進:而且 并且 甚至 進而 何況 況且 更 還 不但(不僅 不只 不光)...而且(還 也 又)
襯托遞進:尚且..何況(況且 還 更不用說) 別說(慢說 不要說)...就是(連)
正例: (1)做工作不但要考慮到今年,而且還要考慮到明年,以至今后幾年.(3)中國印刷術的發明不只具有科學意義,對全人類的進步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錯例:所謂綜合,就是把部分結合成整體,它不只是各部分的簡單相加,而是再現事物各部分的本質聯系(上下句是并列關系,錯用遞進詞)/我不但認識他,,我奶奶也認識他.(兩句主語不一樣時,關聯詞應放在主語之后,關聯此位置不當屬于語序問題)
注意甚至:
(1)副詞,表示強調突出的事物,后面常用都,也配合,有時可以放在主語前.如:這快大石頭甚至四五個小伙子也搬不動/他胖多了,甚至有的人都說他變樣了.
(2)連詞,放在并列的名詞 動詞 形容詞 介詞短語 小句的最后一項之前,突出這一項.如:那時候,他們還受著封建制度甚至奴隸制的束縛/要經過長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練,才能真正把世界觀改變過來/在城市,在農村,甚至在偏遠的山區,到處都流傳著這個動人的故事/
錯例: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建設 文化建設都有長足的進步,但與此同時也應該看到,在一些中小城市,甚至在一些農村,封建迷信也在抬頭.這里不能用甚至表進層,應用特別或尤其表強調.
(3)用在后句,和前句的不但形成搭配.如:這個地方不但沒有水澆地,甚至吃的水也得從幾十里地外挑來.
3 承接復句.又叫連貫復句,復句的分句間是后句承接前句而來.
承接復句常用的關聯詞是于是/然后/從而等,更多的是沒有關聯詞.
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讀書其實是運用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去與書中的內容建立聯系,從而加以理解吸收的過程
4 因果復句.因果復句的分句之間是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的關系.
常用的關聯詞是:因為..,所以../由于("由于"表原因,而"由"表對象)..,因此../之所以...,是因為../既然..,就(那麼)../以致("以致"表不好的結果,而"以至"表一般結果或表并列)
正例:我們既然是國家工作人員,就應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雖然投籃不多,但高高地站在籃下,迫使對方重兵看守他,從而為隊友創造了外圍投籃和突破進攻的機會./錢塘江流域大部分為山區,降水充沛,干支流水量大,因而水力資源蘊藏豐富./
錯例:
專家說,計算機輔助技術的廣泛運用,因而并非要取消類似人體解剖這樣的傳統的學習方式.(上下句并非因果聯系,改因而為但是)
她之所以產這麼多的卵,是因為防御某種特別的危險(上下句非因果聯系,改因為為"為了")
我們發揚民主就要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決不允許任何忽視以致壓制批評的現象出現.(以致應連接因果關系,而此處上下為兩種情況的連接,所以改為以至)
由于去年江水泛濫的嚴重教訓,工程局組織力量加固了堤防,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由于表原因,而此處應為以某種情況為前提加以考慮的意思,所以換成鑒于)
他的這種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家庭和社會環境所決定的.(由于表原因,而由表起點或處所,此處是表對象,所以用由)
深夜11點鐘,我們到了洛西渡口,這里無法過江,由于江水太急了(由于表原因時不能倒裝,因為可以)
由于加大了監管力度,因而貪污受賄的案件明顯下降。(由于。。因此是常見搭配,用因而不對)
造紙廠排出的廢物,使周圍的水變得又黑又臭,許多水生動植物大量減產以致絕產,(以致表因果,而此處表兩事的連接,所以改為以至)
因為各方面的情況都需要了解,為此我們將提供全部的信息資料.(因果搭配不當)
圍湖造田搞了兩年,因而把草甸子變成糧倉的會戰又搞了好幾年-土地沙化的病根子就是這樣埋下的.(上下句是承接關系,非因果聯系,去掉因而)
5 轉折復句.轉折復句的分句間是相反相對的關系.
轉折復句的關聯詞主要是雖然(可在主語前或后)..,但是../固然(表示確認某個事實,一般在主語后)..可是(或但是或卻)/盡管,,但
表轉折的關聯詞按照轉折意義從重到輕,依次為但是 然而/但 卻 可是/ 不過 只是.
重轉:雖然(盡管)--但是(可是 但 卻) <指關聯詞合用>
輕轉:但 但是 可 可是 卻 然而(指關聯詞單用)
弱轉:不過 只是 倒
正例:藥固然可以治病,但是服用過量也會產生相反的作用/ 工作固然很忙,但還可以抽出一些時間來的/ 這樣做,好固然是好,可就是太費事了/ 碳 氫 氧...可以說是最普通的元素了,然而它們又是構成一切活躍靈動的生命的最基本元素,/盡管近年來糧食儲備充足,供過于求,我們也不能隨意減少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
錯例辨析:
馬老已經76歲高齡,近來又患了感冒,走路顯得有些老態龍鐘,然而誰能料到,他在會后第二天突然病故了呢?(然而前缺乏精神還不錯之類意思,使轉折突然)
每位詩人雖然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但既為同時代的作品總還會有某些共同特點的.(轉折應輕微轉,雖然換成盡管)
同義詞中最值得研究的是那些嚴格意義上的同義詞,盡管它們同中有異,使用的時候就必須有所區別.(盡管就表轉折,而分析上下句應為條件關系,改盡管為只要)
這篇小說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斗爭中,曾經產生過巨大影響,但是,現在讀起來仍有深刻意義.(上下句間非轉折關系,而是遞進關系,所以應用而且)
只要你能在一小時內完成這篇文章,雖然夠不上發表水平,也可以錄用你.(最后上下句間非轉折關系,而是假設關系,所以應把雖然改為即使)
他雖然沒上過學,,愛學習,現在已經能寫文章了,(關聯詞殘缺,應在愛前加但是)
注意反而(反倒).反而表示跟前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之外,在句中起轉折作用.
正例:這一不幸事件反而使他堅強起來/風不但沒停,反而更大了/經過這場大病,他的身體比以前反而好了./教師對學生負責是好事,但管的太多太細,一旦學生走出校門,反而不能獨自去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那還是好事嗎?
錯例:因為作者沒有很好地把握主題,單憑主觀想象加入了許多不必要的情節和人物,反而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力量.(此處應為順接而非反接,所以改為所以) /有些人把群眾看成阿斗,反而把自己看成是了不起的天才.(上下句為并列,非反接,所以改反而為而)
6 選擇復句.
選擇復句的分句間是選擇的關系,可以是相容關系的(或者..,或者..),不相容關系的(不是..,就是../要麼..,要麼../是..,還是..此搭配一般用于疑問句中),取舍關系的(寧可..,也不../與其...寧可../與其..,不如../)
疑問式選擇:是...還是
陳述式選擇:或者..或者
二選一關系:不是..就是 要麼..要麼 / 與其..不如 寧可..也不
正例:在景陽岡上,武松不是被把老虎打死,就是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錯例:為了提高寫作效率,他寧愿使用漢王電腦代筆,并一再說"我不是趕時髦呀".(關聯詞搭配不當)
在美麗的天山腳下,隨處都可以聽到牧民動人的歌聲,不用說那些即興哼唱的小調,就是那些出類拔萃的民歌,也能給人充分的藝術享受.(不用說和就是搭配應該強調后者,而此處顯然順序顛倒了)
7 假設復句,復句的前一份句提出一個假設的條件,后句則推論出一個必然性的結果.
關聯詞有:如果..,就(或那麼)../假使..,也(或那就)../假設..,那就../倘若..,則..(此搭配一般用于書面色彩濃的句子)/即使..也..(表示讓步假設)/縱然..,也..等.
正例:一個人(如果)不懂得正確的意見只能是對于實際事物的客觀的全面地反映,(而)堅持要按自己的主觀的片面的想法去辦事,那么,(即使)他有善良的動機,(也)還是會犯或大或小的錯誤。/馬加爵殺人事件警示我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殛待加強.如果忽視這一問題,這樣的悲劇還會重演.
錯例:(1)你如果不從實際出發,不按科學的態度辦事,終于會犯大錯誤的.(終于改為就)(2)他熱愛足球事業,即使已經是40歲的人了,仍馳騁在綠茵場上(即使改為雖然)(3)他正專心地看著什麼,即使我進去都沒有發覺.
注意否則一詞,意思是如果不是這樣,常用于后一小句,表示一種推論的結果或另一種選擇.
正例:他一定有要緊事找你,否則不會接連打三次電話/最好下午去,否則明天去/必須到江河湖海里去鍛煉,否則怎麼能學好游泳?/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原計劃不可改變/看問題必須全面,否則的話,就會以偏概全.
錯例:凡事要三思后行,否則貿然行事,往往事與愿違,好心辦壞事. /學習外語一定要細水常流,,要有恒心,否則,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怎麼學得好呢? /要不是老師及時提醒我,否則我準會辦錯事.(三例皆不合否則用法)
8 條件復句.
復句的前后分句間是條件關系,有三種:
(1)充分條件,有A,必然有B,代表關聯詞是只要..就...;
(2)必要條件,有A,可能B,但沒有A肯定沒有B,代表關聯詞是只有...,才...
重要辨析:(除非和只有)只有從正面提出某個唯一的條件,而除非從反面強調不能缺少某個唯一的條件,語氣更重;除非可以用在是前,而只有不能,"除非..,才."也可以說"除非..,不..",而"只有,,才"不能說只有..不.例:除非是你才那樣想/只有你才那樣想/除非你答應我的條件,我才告訴你/除非你去,他才會去,否則他不會去/他不會聽你的,除非你去勸他/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他平時除非不喝酒,喝起酒來誰也比不上他
(3)無條件句,即排除一切條件的條件句,代表關聯詞是無論(任憑)..,都../不管(注意不管后面只能用表示任指或選擇的詞語,而盡管表示轉折,后面不能用表任指的詞語)..,也../
注意:無論,不管,不論,只能與還,還是搭配,不能與和搭配. 正例:文藝家在抗日問題上的聯合是無條件的,(只要)它不是漢奸,愿意(或)贊成抗日,則(不論)叫哥哥妹妹,之乎者也,(或)鴛鴦蝴蝶都無妨。(但)在文學問題上我們仍可以互相談判。
錯例:
無論老師和學生,在3+x考試過程中,都要經歷一個從觀念到思想的變化.(和必須換成還是)
不管人們在主觀上承認與否,然而在客觀效果上,教育總是要表現出一種為未來社會服務的職能.(然而多余,與不管不能搭配)
不論出現任何類型的公共危機,都會影響到社會的各個方面,甚至觸發長期形成的社會隱患,導致更大的公共危機,引發巨額的突發性支出.(無論不論用于表任指的疑問代詞或有表示選擇的并列成分里,表示在任何條件下結果和結論都不可以改變,而任何不是表任指的疑問代詞,所以換成何種或什麼,或去掉不論)
無論你說得再好聽,我們也不會相信的.(無論改為即使)
作為語文學習的最重要基本功,從詞句結構角度分析是我們準確閱讀文章,搞好作文審題 ,做好病句分析題等語文項目的重要能力,希望同學們認真領會,牢固掌握.
落實時間:一周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