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名著簡介】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7000多字,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這些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是父子的真情流露。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①討論藝術;②激發青年人的感想;③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④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 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還以相當多的篇幅談美術,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藝術修養等。可以說,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范,讓我們一起感受那份動人的舐犢之情!

《傅雷家書》
【作者簡介】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號怒庵,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的重要締造者之一。早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他翻譯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名家著作。20世紀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譯巴爾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貢獻,被法國巴爾扎克研究會吸收為會員。其有兩子傅聰、傅敏,傅聰為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的鋼琴家,傅敏為英語教師。他的全部譯作,現經家屬編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編成《傅雷譯文集》,從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現已出齊。
傅雷先生為人坦蕩,稟性剛毅。“文化大革命”之初,受到巨大迫害,遭到紅衛兵抄家,又受到連續四天三夜批斗,罰跪、戴高帽等各種形式的凌辱,被搜出所謂“反黨罪證”(一面小鏡子和一張褪色的蔣介石舊畫報)。1966年9月3日凌晨,憤而離世,在家中吞服巨量毒藥,悲壯地走完了一生。夫人朱梅馥亦自縊身亡。

傅雷塑像
【思想主題】
主題: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1.傅雷希望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要保持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生活永葆赤子之心。希望兒子在取得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時,仍然能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并勇于攀登藝術的巔峰。
2.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3.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傅聰的愛卻沒有淪為那種庸俗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

傅雷百年誕辰
【寫作特色】
1.語言樸實。《傅雷家書》如山間潺潺的清溪,如碧空舒卷的白云,如海上翱翔的海鷗,如無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結晶。沒有半點虛偽,用不著半點裝腔做勢。
2.情真意切。《傅雷家書》的感情是那樣的純真,那樣的質樸。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同時,傅雷不忘對兒子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全方位教育。
3.富有哲理。《傅雷家書》是傅雷思想的折射,其中很多語句蘊含哲理,耐人尋味。
4.以書信的形式。取材生活,生活色彩濃重,非常容易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
【人物形象】
1.傅雷:長者的形象,人生閱歷豐厚,有良知,為人坦蕩,稟性剛毅,善于說教,慈祥仁愛,愛子深切,有很深的藝術造詣和文化底蘊。
2.傅雷夫人:賢惠知性,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3.傅聰:熱愛音樂、執著追求理想,熱愛祖國,不斷努力奮斗的年輕藝術家的形象。
4.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懇懇。
【經典例題】
1.“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說說你的理解。
點撥:這句話飽含哲理,它形象地告訴人們,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成功,也失敗;有得意,更有失落。因此要以一種達觀的心態坦然地面對人生的諸多痛苦。
2.作者在家書中舉克利多夫的例子的用意是什么?
點撥:克利斯多夫的經歷是一切藝術家的縮影與結晶,而傅聰在國外學音樂,一直以克利斯多夫為榜樣,甚至自稱為克利斯多夫。作者特舉克利斯多夫的例子正是為了激勵兒子勇敢地直面困難,從消沉中振奮起來,重新投入到藝術之中去,以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
3.“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于欣賞藝術”,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嗎?為什么?
點撥:藝術是藝術家們藝術才華的精妙體現,它能陶冶人們的情操,凈化人們的心靈,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欣賞藝術時,它沒有世俗的功利色彩,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作者認為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于欣賞藝術。
4.結合家書內容,說說傅雷眼中“堅強”的含義是什么?
點撥:在傅雷的眼中,“堅強”不僅是在失敗時能勇敢地直面現實,達觀地看待事業上的失敗;而且更包括在成功時,面對鮮花和掌聲,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永遠保持對藝術的謙卑。這樣才能如古人所言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做到寵辱不驚,得失泰然。
5.對“赤子之心”和“孤獨”,你是如何理解的?
點撥:從傅雷的論述看,“赤子之心”指內心純潔,不含私心雜念,執著于對藝術的追求,因而沒有欲望紛爭。而這種境界很難為一般的人所認識和理解,在現實生活中難免會境遇不佳,處于孤獨的處境。但人類的最美好而純潔的感情卻是相通而永存的,足以讓他無懼身邊的孤獨,因為他在精神上是不會孤獨的。
6.傅雷怎樣教導兒子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
點撥:①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②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
7.傅雷雖然在外地演出,但始終關注兒子在音樂道路上的成長,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兒子的藝術修養?
點撥: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較獨特,他是通過書信把真情傳遞給遠方的孩子,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真誠地指導,而且還暗暗透露了對兒子的牽掛和愛。
8.對于唐宋人唱詩唱詞,中間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樣的看法?
點撥:傅雷贊成加泛音——加泛音的唱才有音樂可言。后人把泛音填上實字,反而是音樂的大阻礙。昆曲之所以如此費力、做作,中國音樂的被文字束縛到如此地步;都是因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樂;懂音樂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視音樂為工匠之事,所以弄來弄去,發展不出……
9.傅雷告訴兒子什么才是兒子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藝術與人生的最高境界?
點撥:能掀動聽眾的感情,使他們如醉如狂,哭笑無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調度千軍萬馬的大將軍一樣不動聲色。
10.我們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當感恩圖報;同時也希望父母對我們的教育能講究方式方法。請你從初中語文課本中選一部有關子女教育方面的名著向父母推薦,并說明推薦理由。
點撥:推薦:《傅雷家書》;
推薦理由:這本書作者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的指導,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循循善誘,感情真摯。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