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初一歷史第三單元知識點(第三單元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7)
今天整理一下第三單元里所有的基礎知識點,包括認字、寫字、多音字、近義詞、反義詞、詞語搭配、詞語拓展等等。分享給大家看一看,有需要的可以為孩子收藏打印一份,我所分享的學習資料,都是為我家女兒準備的,是我查閱資料所得,分享出來只是希望能讓更多的孩子看一看,也希望在學習上能對孩子有一點點幫助。
第三單元的語文園地分為: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
交流平臺的學習目標
感受連續細致觀察的好處,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交流平臺的內容指導
這是在教我們觀察的方法。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長期訓練,觀察能力會得到一定的提高。我們要學會觀察我們身邊的人、事、景、物,在觀察中發現他們的特點和變化,再結合自己的思考,久而久之會有很大的收獲,對寫作很有幫助。常見的觀察方法有:1.整體觀察。2.局部觀察。3.細節觀察。4.連續觀察。

詞句段運用。此題是讓我們初步感知動物的“家”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結合生活實際,借助圖片或視頻感知“圈、廄、棚”等動物的住所。要注意有些詞語的搭配是生活中約定俗成的。如,“廄”只能與“馬”搭配組成“馬廄”一詞;“狗”的住所只能稱為“狗窩”,而非“狗洞”(“狗洞”指的是供狗進出的通道)。

日積月累:一起解諺語
“立了秋,把扇丟。”這句諺語的意思是:立秋以后,天氣轉涼,不再需要扇子。
“二八月,亂穿衣。”這句諺語形容初春和初秋時天氣冷熱多變,人們穿衣服沒有一定之規,有的人捂得嚴實,有的人則穿著輕薄。
“夏雨少,秋霜早。”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如果夏天的雨水少,秋天的霜期就會提前。
“八月里來雁門開,雁兒腳上帶霜來。”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農歷八月,大雁就開始向南飛,大雁一旦南飛,就表示要下霜了。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這句諺語的意思是:每下一場秋雨,天氣就會變冷一些,下了多場秋雨后,天氣就冷得該穿棉襖了。
“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這句諺語的意思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在農歷八九月還很溫和,甚至十月天氣還溫暖如春,俗稱“小陽春”。
一起來收集
春雷響,萬物長。 六月下連陰,遍地出黃金。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感謝關注,我今后會陸續分享更多的學習資料和心得體會,希望我整理的資料和試卷對孩子們有所幫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