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白沙路美食排行榜(長沙碧湘街有多好吃)
發布時間:2023-12-17閱讀(14)
<span class="answer">導讀</span>長沙碧湘街,五代時楚王馬殷之子馬希范在此營建碧湘宮而得名。千年過后,褪去了貴氣,失掉了園林美景的碧湘街成了人們記憶中的“南門口菜市場”。如今,一排排盛滿風物....<p>長沙碧湘街,五代時楚王馬殷之子馬希范在此營建碧湘宮而得名。千年過后,褪去了貴氣,失掉了園林美景的碧湘街成了人們記憶中的“南門口菜市場”。如今,一排排盛滿風物小食的攤鋪,讓每個吃貨心潮澎湃。不管從書院路還是南門口走進去,即使被一撥撥食客擁擠著向前,也不想放過任何一種美味。最好吃的長沙在哪里,碧湘街應有一席之地。</p><p>2019年12月16日,長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外公示《長沙古城歷史文化風貌區城市設計》和《長沙古城歷史文化風貌區核心區保護規劃》,碧湘街作為其中功能結構的生活區入圍。這條自五代時期就有名氣的街巷,從帝王氣質到市民路線,上千年的演變,如電影蒙太奇一般。現在它籠絡了一城煙火,變得嘈雜而親切。</p><p><img alt="長沙白沙路美食排行榜(長沙碧湘街有多好吃)(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RmZT0iVGnkagVd.jpg"/></p><p>上碧湘街有機更新改造后,在黃興南路和書院路入口處都立了“上碧湘街”的石牌坊。組圖/記者伍婷婷錢燁</p><p><strong>“什么江邊,就是河邊頭”</strong></p><p>碧湘街,南門口西南側一條古老的街巷。經過天心區老城有機更新改造后,如今秩序井然。從黃興南路或書院路進入,能看到新設立在街口的“碧水湘情”石牌坊。牌坊提醒著人們,這里曾經古意盎然。但不管如何“打扮”,“城中煙樹綠漫漫,幾方樓臺樹影間。天闊鳥行疑沒草,地卑江勢欲沉山”的模樣再也無法重現了。</p><p>碧湘街曾是五代時期楚王之子馬希范的碧湘宮所在地,跟小瀛洲、明月池、會春園等一起構建了馬楚時期宮廷園林的美麗景觀。愛好園林且極盡奢華的馬希范把這片臨江區域打造成他的休閑花園。據史志載,在原長沙城南門之側,即城墻的西南角還開有一門,因緊挨碧湘宮而名碧湘門。舊時此處有“古樓門”的街名,或許是曾經的碧湘門所在地。至宋代,碧湘宮遺址尚存。當時,碧湘宮考究的園林景致還吸引了大詩人惠洪(洪覺范)和黃庭堅(黃山谷),他們在碧湘宮停留一個多月,不忍離去?;莺樵凇独潺S夜話》里提到:“山谷在碧湘門外購一小舟赴衡州,覺范嫌其窄小。山谷笑曰:‘煙波萬頃,水宿小舟,與大廈千楹醉眠一榻何所異?’”</p><p>碧湘宮舊址成為街巷是在元代之后,這一帶住戶日漸增多,慢慢形成街市,稱為“碧街”。至清末,碧湘街冒出多家釀酒作坊,越來越熱鬧,發展成手工業發達的地區。1927年,湖南第一家機制卷煙廠——華昌煙廠就設在此街。</p><p>東起黃興南路、西止楚湘街的碧湘街,原本是條完整的街巷,書院路將其截為兩段,東段為上碧湘街,西段為下碧湘街。上下碧湘街都是“菜市場”,以書院路為界:上碧湘街人多嘈雜,物產豐富,下碧湘街相對冷清。</p><p><img alt="長沙白沙路美食排行榜(長沙碧湘街有多好吃)(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RmZT0iw4xchPg9.jpg"/></p><p>碧湘街示意圖。</p><p>走完上下碧湘街,步行不過十來分鐘,可各式各樣的美食讓人挪不開腳步,逛下來也頗費時間,不知不覺兩只手就被裝著食品的袋子占滿了。走進上碧湘街,風吹雞、鲊魚、臘肉、炒貨、糍粑,應有盡有,“年”味撲面而來。和別處不同,相同的食品一點也不懼競爭,非要扎堆不可。下碧湘街則冷清許多,除了天亮后和臨近傍晚,街道兩旁有零星的商販開攤,大多數攤鋪都進入了規整的菜市場。但因為更靠近湘江,小魚小蝦,河魚、湖魚等來自不同地方不同種類的魚在此集散。我們走過大大小小的魚鋪,問老板前面是不是到江邊了,肉鋪的老板邊切板油邊有點不屑地說:“什么江邊,就是河邊頭?!?lt;/p><p><strong>隨便一打聽都有近10年的開店歷史</strong></p><p>幾百米長的上碧湘街聚滿了“老店”,隨便一打聽都有近10年的歷史,保留著老長沙的市井百味。</p><p>店子幾乎都是家庭式手工作坊,代代相傳。巷子口最顯著的“老店”是浪哥、勇哥等捆雞店?!袄烁纭崩﹄u是碧湘街的網紅,這個鋪子是一對父女經營的店子,已經三十年了。如今女承父業,生意還是一如從前。而臨近的“勇哥”捆雞相對低調,它夾雜在手工切粉和剁辣椒的攤鋪之間,若不是有人排隊購買捆雞,很容易被忽略。戴眼鏡的勇哥是地道的長沙人,他在碧湘街開店也有三十年了,有一批忠實的食客,很多已經搬離此處的“粉絲”也常常從老遠的地方趕來買捆雞。“他家的捆雞鹵得入味,我們家都吃習慣了,搬去河西二十多年,每隔幾天都要來這里買捆雞。”家住岳麓區的林先生說,他家孩子從小就吃勇哥捆雞,如今去國外了,也經常讓他打真空包裝寄過去。勇哥捆雞店的老板很大方,那天我們去買捆雞,他徒弟看店,還送了一盒其他的鹵味給我們,這大概也是“老店”長久生存的小技巧吧。</p><p>天色漸晚,隔壁辣椒店里負責剁辣椒的文師傅正準備收工,他一手拿刀將砧板推干凈,一邊說話?!百I辣椒嗎?都是現剁的剁辣椒,還有加了豆豉和大蒜的剁辣椒?!彼蚴晨蛡兺其N自己剛趕制出來的辣椒,“這樣的辣椒,只需要放點點鹽就行了,煮面、炒菜都不錯?!蔽膸煾凳呛鈻|人,他最喜歡剁的辣椒就是老家的黃椒。不過,這種辣椒只有夏秋季節才有,皮薄肉多,非常爽脆。每次有人買黃辣椒,沉默寡言的他也會時不時說一聲,“黃辣椒炒脆肚,又辣又脆?!备@家老店相隔不遠的蔬菜店,幾個胖乎乎的燒辣椒放置在木板上。冬天,這樣一堆辣椒看起來有點寂寞,但是一到夏天,燒辣椒可是搶手貨。老板說:“我的攤子也很多年了,燒辣椒我一年四季都做,夏天做得多些,冬天少做一些,它是長沙人喜歡的涼菜。放點兒香油,擱點鹽,用蔥姜蒜一拌,很下飯?!北滔娼稚希瑤缀跄軐⒑系睦苯贩N類一網打盡。除了剁椒,還有白辣椒、干辣椒。賣白辣椒的攤販多出現在十月份之前,有不下五家,屬譚志生意最好。他善于錯開季節,春天賣黃鱔,冬天賣冬筍,每年農歷四月至十月賣白辣椒,一天可以賣出百多斤白辣椒?!皼]有什么巧,白辣椒是時令菜,要在大太陽天下曬制,非得等到辣椒青色褪去才可以拿來賣。”12元一斤的白辣椒經常被人預定,寄往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地。</p><p>除了手工辣椒,碧湘街上最常見的老店還有鲊魚店,幾乎每個攤位的鲊魚都打著老店的牌子。有趣的是這些鲊魚攤緊挨在一起,老板們各自做生意,甚少有矛盾。“我們的鲊魚是用紅曲米做的,腌制好放入壇子中,需要等待一些時日才可以拿出來賣?!敝馨⒁痰镊圁~攤前有人問起鲊魚制作方法,她毫不隱瞞地說了出來。鲊魚需要發酵,雖然每個季節都能做,但若沒有豐富的制作經驗,它在不同季節發酵的長短把握不準,做出來的鲊魚就失去了美味。周阿姨顯然是鲊魚制作高手,她小攤上陳列的鲊魚顏色好看,魚肉筋道,可以用來佐餐或直接當零食?!昂芏嗬项櫩投家笪艺婵瞻b,現在我的鲊魚可以通過真空包裝郵寄,記住我電話就行了?!?lt;/p><p><img alt="長沙白沙路美食排行榜(長沙碧湘街有多好吃)(3)"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RmZT0jC3CBdSV8.jpg"/></p><p>勇哥捆雞店</p><p><img alt="長沙白沙路美食排行榜(長沙碧湘街有多好吃)(4)"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RmZT0jp3Xn3n6P.jpg"/></p><p>賣鲊魚的攤位,守攤的小女孩。</p><p><img alt="長沙白沙路美食排行榜(長沙碧湘街有多好吃)(5)"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RmZT0kMETObviH.jpg"/></p><p>火焙魚小店隔幾個店鋪就有一個。</p><p><strong>不同地域不同流派豆腐打擂</strong></p><p>從上碧湘街到下碧湘街,一頓買買買之后,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豆腐攤鋪。安徽豆腐、衡山豆腐、攸縣香干、武岡豆腐、瀏陽白沙豆腐、楊姐泰字豆腐、德茂隆等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豆腐在這里聚頭,隔幾米就有一家,暗暗較勁。</p><p>這些豆腐攤鋪大小不一,豆腐都碼得整整齊齊。他們各有各的絕活,經營的豆腐種類各不相同,吸引的人群也不一樣。有趣的是,在碧湘街看人買豆腐,就能看出他是哪里人??拷S興南路的德茂隆豆腐店里,很多人排長隊買蘭花香干、柴火香干,女店員熟練張羅顧客,忙得不可開交。德茂隆是長沙的“老字號”醬園,它創辦于清同治年間,園址設在南門口繁華地段。民國時期,南門口德茂隆醬園曾是長沙本土最大的醬園,并以“德”字香干聞名。碧湘街的這家“德茂隆”,相比其他的豆腐店,它的店面寬敞,豆腐種類繁多,來此買豆腐、香干的多為長沙本地人。</p><p>繼續往書院路方向走,能看到楊姐泰字香干、攸縣香干、武岡豆腐等。這些豆腐鋪子往往不大,夾在其他店子中,并不顯眼。楊姐泰字香干夾雜在捆雞和火焙魚鋪子中,小方塊的香干整齊排在圍子里。傍晚時分,圍子里的香干只剩下最后兩排,老板人不在,需要香干的多是自助下單,掃二維碼付錢。碰上年紀大的,不知道掃碼支付的,隔壁火焙魚鋪子老板會幫忙收錢。武岡豆腐,主要賣鹵豆腐和鹽豆腐,攤子前人不多,但是去買豆腐的喜歡跟老板講家鄉話。“生意還好,來買豆腐的基本上都是邵陽人?!崩习逭f,這種豆腐醋水點漿,口感筋道,韌性十足,可能有人吃不習慣,但是喜歡的就格外喜歡。它對面的攸縣香干,攤位更小,除了一塊塊醬色香干排列在圍布上,還將小塊香干以9片一小扎用棕葉扎好。這種捆扎方式也吸引不少人駐足,“我們當地也這么賣,來買這香干的應該都是攸縣人?!辟u攸縣香干的老板并不叫賣,只是靜靜等待顧客前來。</p><p>“進店看一看,白沙豆腐?!崩^續往前,瀏陽白沙豆腐店鋪前圍滿了人,這家開張不久的豆腐店正在做活動,放肆吆喝來往路人進店一探究竟。這家豆腐店來自瀏陽大圍山,很有來頭,是瀏陽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這條街上唯一靠吆喝招攬顧客的。和其他豆腐鋪子不同,這里除了經營鹽豆腐、煙熏豆腐、鹵豆腐外,還有油豆腐和拌好的佐餐豆腐。油豆腐最受歡迎,幾乎顧客人手一份。</p><p>離白沙豆腐不遠,有家“佛系”衡山豆腐店,湊近店鋪一看,豆腐也幾乎都賣完了。衡山豆腐店以煙熏香干和嫩豆腐為主打,它在早市時最熱鬧,這時候嫩豆腐最新鮮。</p><p>經書院路去下碧湘街,街口的安徽豆腐也頗有人氣,從下碧湘街菜市場出來的顧客也多會去這個豆腐店子看一眼,挑選豆腐。本以為它跟湖南豆腐有明顯區別,可仔細看,這里陳列的新鮮豆腐、鹵豆腐、干豆腐、油豆腐等跟湖南豆腐并無二致。“這里種類更多,想吃什么豆腐都能買到。”一老顧客解釋,她來這里買豆腐是因為可供選擇的豆腐種類多?!巴鈦矶垢苯涍^歲月沉淀,也成了長沙味道了。</p><p><img alt="長沙白沙路美食排行榜(長沙碧湘街有多好吃)(6)"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RmZT17G1x3JiAM.jpg"/></p><p>瀏陽白沙豆腐店里擠滿了人。</p><p><strong>大江南北食物的競技場</strong></p><p>“餛飩是馬上吃還是隔天吃?”每一個去吳先生餛飩鋪子買餛飩的人都會被他反復追問,在沒有得到準確答案前,他裝好餛飩的袋子不會遞到顧客手里。而被告知當天煮時,他會喋喋不休地強調:“馬上吃的話,煮開水后放入餛飩,餛飩在滾水里不超過三分鐘,若是煮凍著的餛飩,也不要超過四分鐘。”</p><p>吳先生是福建莆田人,在碧湘街開餛飩店已經十多年了。他家的勤勞是出了名的,營業時間是從每天凌晨四點半到晚上十點半,很多人慕名前來買餛飩?!拔壹覐乃_店起就在這里買餛飩,女兒喜歡吃。”住在碧湘街附近的陳女士,每天清早要買一斤餛飩回家給家人做早餐,她女兒從外地回來也指定要吃這家餛飩。為什么一家外來的餛飩店都這么受歡迎?這是吳先生的“秘密”。十多年前,他和老鄉一起來這條街開餛飩店,老鄉們的店子陸續關門,只有他堅持做了下來?!斑@十多年,碧湘街陸續開了十五家餛飩店,但現在只剩下兩家?!彼蜷_手機給我們看訂單,從上面的數據來看,這里幾乎每天都要包兩三百斤餛飩皮。在他的店里,任何時候都能看見店員當街和餡料、包餛飩,這就是原始的透明廚房吧。</p><p><img alt="長沙白沙路美食排行榜(長沙碧湘街有多好吃)(7)"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RmZT17iDPbFimQ.jpg"/></p><p>吳先生家的手工餛飩是“網紅”。</p><p>和吳先生一樣,來自永州東安的胡女士也憑借自己過硬的手藝贏得了很多顧客。三年前,她小兒子考入長郡中學,為了陪讀來到長沙謀生。她和丈夫傳承了家族鹵豬腳手藝,在碧湘街擺起了小攤。豬腳用祖傳秘方鹵制,隔老遠都能聞見香味?!?3塊錢,老顧客,就給個整數50元吧?!睕_著胡女士這份大方,攤子里每天做出的兩百多斤鹵豬腳不到傍晚就銷售一空。如今,她兒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兩口子還在堅持賣鹵豬腳。</p><p>南來北往的店家將故鄉風物帶來碧湘街。賣零食果脯的劉女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她的攤位前,手工果脯果干讓人應接不暇。就連湖南最常見的酸棗制品就有七八樣,手工酸棗餅、去皮去骨酸棗片、原味酸棗粒、紫蘇辣椒酸棗餅、甘草味酸棗粒等,這些都是她攤位上的爆款。買了一點嘗嘗,果真不是一般的好吃。另外,特制的陳皮干、辣椒梅子、干伏姜、紫蘇苦瓜等也成了攤位上回購率很高的產品。劉女士來碧湘街開店雖不到一年,但九年前她曾在這里開過店鋪,后因種種原因離開。這次重回碧湘街,已經迅速打開了局面?!拔业牧闶匙鞣辉诶霞遥际羌兪止ぶ谱?,這些果干果脯都是我們祖傳的手藝?!?lt;/p><p><img alt="長沙白沙路美食排行榜(長沙碧湘街有多好吃)(8)"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RmZT18HFMlARFw.jpg"/></p><p>瀏陽小吃鋪光酸棗就有七八種。</p><p>帶著家鄉手藝來碧湘街的還有汪增銀。他把他的生煎包鋪子換成了家鄉的貓耳朵和麻花。在外人看來,他有些任性,明明生煎包有大批粉絲,可是他每年只在五一至國慶節期間五個月做生煎包生意。汪增銀是河南信陽人,1997年他來碧湘街開了生煎包店,一做就是23年。他的生煎包也帶著信陽特色,用老面發酵做劑子,里邊的餡料用骨頭湯調制。每天早上六點半,他門口的那口大鍋上就躺著100個生煎包。只要包子上灶,汪增銀就得不停地旋轉煎鍋,澆油澆水。這樣的動作一直持續8分鐘,直到生煎包底層已經煎出香味,熟透,才撒上芝麻和蔥花出鍋。國慶期間,5元8個的生煎包曾賣到斷貨,有人甚至直接要了一整鍋。但生煎包生意再好,一旦過了國慶節,汪增銀便不再做,轉而做家鄉特產貓耳朵和麻花,生意也不錯。碧湘街的包容,就在于“南腔北調”的食物,在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歸屬。</p><p>瀟湘晨報記者伍婷婷</p><span class="copyright">免責聲明:</span>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