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昆蟲記》練習題整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八年級上冊名著導讀昆蟲記常考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八年級上冊名著導讀昆蟲記常考題
《昆蟲記》練習題整理
一、填空題。
1.與黑蝎相比,朗格多克蝎可謂一個巨人,發(fā)育完全時,身長可達八九厘米。其色澤呈干麥秸的那種金黃。
2.隧蜂家庭成員的減少,并非因事故所致,而是由饑不擇食的小飛蠅造成的。
3.法布爾稱贊黃蜂的建筑才能,認為在這一點上遠勝于盧浮宮的建筑藝術智慧。
4.《昆蟲記》中,法布爾不但仔細觀察食糞蟲勞動的過程,而且不無愛憐的稱這些食糞蟲為清道夫。
5.三種壘筑蜂使用的是同一類建筑材料,即含有石灰質的黏土,里面摻有少量沙粒,再加進泥瓦匠自己的唾液揉和而成。
6.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聲在外,主要是因為它的住所,還有它出色的歌唱才華。
7.蟬不靠別人生活。反倒螞蟻是位饑餓所趨乞求哀懇的歌唱家。
8.事實與寓言相反,螞蟻是頑強的乞丐,而勤奮的生產者是蟬。
9.在南方有一種昆蟲,與蟬一樣,能引起人的興趣。但不怎么出名,因為它不能唱歌(或悄無聲息),它是螳螂。
10.螳螂兇猛如餓虎,殘忍如妖魔,專食活的動物。
11.螳螂外表纖細而優(yōu)雅,淡綠色的體色,輕薄如紗的長翼,頸部柔軟,頭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轉動。
12.螢這種稀奇的小動物的尾巴上像掛了一盞燈似的。
13.螢火蟲生長著六只短短的腿,當雄螢發(fā)育成熟,會生出翅蓋,像甲蟲一樣。
14.孔雀蛾是一種很漂亮的蛾,它們中最大的來自歐洲,全身披著栗色的絨毛,它們靠吃杏葉為生。
15.水蛛能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貯藏空氣。
16.蟹蛛它不會織網,只等獵物跑近才去捉,它橫著走路。
17.紅螞蟻靠視覺和極強的記憶力來指引它們回家的路。
18.意大利蟋蟀沒有黑色外套,而且體形也無一般蟋蟀那種粗笨的特點。
19.西班牙蜣螂身子矮胖,縮成一團,又圓又厚,行動遲緩,肯定對圣甲蟲的體操技能一竅不通。它確實是喜靜不喜動。
20.菜豆象主要吃我們存入谷倉的豆子。菜豆蟲討厭鮮嫩的谷粒而喜歡定居在谷堆上那又暗又靜的環(huán)境之中。
二、選擇題
1.下面的膜翅目昆蟲中,具有從陌生地方返回故居能力的是?(C)
A.石蜂 B.珠蜂 C.紅螞蟻
D.三叉壁蜂 E.節(jié)腹泥蜂
2.天牛幼蟲有(D)能力。
A.聽覺 B.嗅覺 C.視力
D.味覺 E.觸覺 F.預測
3.下面說法正確的是:(D)
A.蟋蟀的洞穴不豪華但很粗糙
B.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C.蟋蟀的住所遠勝于所有其他動物,就連人類也沒有它高明。
D.蟋蟀的臥室在洞穴通道的盡頭,寬敞,光滑,干凈,衛(wèi)生。
4.《昆蟲記》中蟹蛛愛吃(A)。
A.蜜蜂 B.蝎子 C.蝴蝶
5.塔藍圖拉蜘蛛易于(D)
A.暴躁 B.憤怒 C.殺死 D.馴服
6.舍腰蜂喜歡將巢筑在(C )的環(huán)境中。
A.干燥 B.寒冷 C.溫暖
7.夏天陽光下的歌唱家是(A)。
A.蟬 B.蟋蟀 C.蟈蟈
8.(B)是毛蟲的天敵。
A.黑步甲 B.金步甲 C.被管蟲
9.天生攀巖家是(B)。
A.狼蛛 B.蜣螂 C.蚱蜢
10.如果旁邊稍有動靜,意大利蟋蟀會(B)。
A.喉嚨發(fā)音 B.腹部發(fā)音 C.嘴巴發(fā)音
(一)
現(xiàn)在輪到夜晚的藝術家上場了。耳朵靈敏的人,能聽到弱肉強食處四周的綠葉叢中,蟈蟈在竊竊自語。那像是滑輪的響聲,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皺的薄膜隱隱約約的窸窣作響。在這喑啞而連續(xù)不斷的低音中,時不時發(fā)出一陣非常尖銳而急促、近乎金屬碰撞般的清脆響聲,這便是蟈蟈的歌聲和樂段,其余的則是伴唱。盡管歌聲的低音得到了加強,這個音樂會不管怎么說還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
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yōu)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關于食物,我遇到了喂養(yǎng)螽斯時同樣的麻煩。我給它們萵苣葉,它們吃了一點兒,但不喜歡。我必須另找食物,它們大概是要鮮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
清晨,我在門前散步,突然旁邊的梧桐樹上落下了什么東西,同時還有刺耳的吱吱聲,我跑了過去,那是一只蟈蟈正在啄著處于絕境的蟬的肚子。我明白了,這場戰(zhàn)斗發(fā)生在樹上,發(fā)生在一大早蟬還在休息的時候。不幸的蟬被活活咬傷,猛地一跳,進攻者和被進攻者一道從樹上掉了下來。有時我甚至還看到蟈蟈非常勇敢地縱身追捕蟬,而蟬則驚慌失措地飛起逃竄。就像鷹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樣。但是這種以劫掠為生的鳥比昆蟲低劣,它是進攻比它弱的東西,而蟈蟈則相反,它進攻比自己大得多、強壯有力得多的龐然大物,而這種身材大小懸殊的肉搏,其結果是毫無疑問的。蟈蟈有著有力的大顎、銳利的鉗子,不能把它的俘虜開膛破肚的情況極少出現(xiàn),因為蟬沒有武器,只能哀鳴踢蹬。
1.結合選文,概括綠色蟈蟈的叫聲和形態(tài)有哪些特征?
(1)柔和.喑啞.尖銳.短促.清脆.竊竊私語金屬碰撞般的清脆響聲、像是滑輪聲、干皺的薄膜隱隱約約的窸窣作響
(2)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
2.作者介紹了綠色蟈蟈的哪些習性?主要寫了哪個方面的習性?
介紹了綠色蟈蟈的叫聲、食性和脾性。主要是食性。
3.綠色蟈蟈最喜歡吃什么食物?作者是如何知道綠色蟈蟈最喜歡吃什么食物的?
蟬肚子、甜食、金龜子一類的昆蟲、青草、同類相食等。通過仔細觀察、細心揣摩、認真探索得出結論的。
4.作者對綠色蟈蟈是怎樣稱呼的?你覺得這樣寫好嗎?
夜晚的藝術家、狂熱的狩獵者、我籠里的囚犯等。不斷變換稱呼,使行文更生動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
你們一定不會相信,像這樣毫無次序又是時時間斷的工作會造出一個整齊的網。可是事實確實如此,造好的輻與輻之間的距離都相等,而且形成一個很完整的圓。不同的蜘蛛網的輻的數目也不同,角蛛的網有二十一根輻,條紋蜘蛛有三十二根,而絲光蛛有四十二根。這種數目并不是絕對不變的,但是基本上是不變的,因此你可以根據蛛網上的輻條數目來判定這是哪種蜘蛛的網。
想想看,我們中間誰能做到這一點:不用儀器,不經過練習,而能隨手把一個圓等分?但是蜘蛛可以,盡管它身上背著一個很重的袋子,腳踩在軟軟的絲墊上,那些墊還隨風飄蕩,搖曳不定,它居然能夠不加思索地將一個圓極為精細地等分。它的工作看上去雜亂無序,完全不合乎幾何學的原理,但它能從不規(guī)則的工作中得出有規(guī)則的成果來。我們都對這個事實感到驚異。它怎么能用那么特別的方法完成這么困難的工作呢?這一點我至今還在懷疑。
1.“不用儀器,不經過練習,而能隨手把一個圓等分?”這句具體指上一節(jié)中哪一句話?
造好的輻與輻之間的距離都相等,而且形成一個很完整的圓。
2.“因此你可以根據蛛網上的輻條數目來判定這是哪種蜘蛛的網。”這句話體現(xiàn)了蛛網的什么特點?
同一種蜘蛛網的輻數基本不變,不同的蜘蛛種類,輻數不同!
3.分析“它居然能夠不加思索地將一個圓極為精細地等分”中的“居然”的表達效果?
“居然”是想不到,用在這兒準確的說明了蜘蛛結出的網的精細,體現(xiàn)出了作者由衷的贊美之情!
(三)
蟋蟀:這的確可以說是一件非常精致的樂器。弓上的一百五十個齒,嵌在對面翼鞘的梯級里面,使四個發(fā)聲器同時振動,下面的一對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對是擺動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只發(fā)音器就能將音樂傳到數百碼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這聲音是如何的急促啊!
它的聲音可以與蟬的清澈的鳴叫相抗衡,并且沒有后者粗糙的聲音。比較來說,蟋蟀的叫聲要更好一些,這是因為它知道怎樣調節(jié)它的曲調。蟋蟀的翼鞘向著兩個不同的方向伸出,所以非常開闊。這就形成了制音器,如果把它放低一點,那么就能改變其發(fā)出聲音的強度。根據它們與蟋蟀柔軟的身體接觸程度的不同,可以讓它一會兒能發(fā)出柔和的低聲的吟唱,一會兒又發(fā)出極高亢的聲調。
1.這部分說明了蟋蟀鳴叫的哪兩個特點是?分別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急促(列數字)、變調(作比較)
2.蟋蟀的叫聲好在哪兒?
既能發(fā)出柔和的低聲又能發(fā)出高亢的聲調
(四)
七月時節(jié),當我們這里的昆蟲,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經枯萎的花上,跑來跑去尋找飲料時,蟬則依然很舒服,不覺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個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錐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飲之不竭的圓桶。它坐在樹的枝頭,不停的唱歌,只要鉆通柔滑的樹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進桶孔,它就可飲個飽了。
如果稍許等一下,我們也許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煩擾。因為鄰近很多口渴的昆蟲,立刻發(fā)現(xiàn)了蟬的井里流出的漿汁,跑去舔食。這些昆蟲大都是黃蜂、蒼蠅、蛆蛻、玫瑰蟲等,而最多的卻是螞蟻。身材小的想要到達這個井邊,就偷偷從蟬的身底爬過,而主人卻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讓它們過去。大的昆蟲,搶到一口,就趕緊跑開,走到鄰近的枝頭,當它再轉回頭來時,膽子比從前變大來了,它忽然就成了強盜,想把蟬從井邊趕走。最壞的罪犯,要算螞蟻了。我曾見過它們咬緊蟬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個兇悍的強徒,竟當著我的面,抓住蟬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煩越來越多,無可奈何,這位歌唱家不得已拋開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螞蟻的目的達到,占有了這個井。不過這個井也干得很快,漿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機會去搶劫別的井,以圖第二次的痛飲。
你看,真正的事實,不是與那個寓言相反嗎?螞蟻是頑強的乞丐,而勤苦的生產者卻是蟬呢!
1.本文選自《昆蟲記》,作者是法國的法布爾(人名),此書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2.請結合本文段說說為什么本書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學經典?
(1)如“用它突出的嘴——一個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錐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飲之不竭的圓桶”可以看出蟬的生活習性,讓我們獲得科普知識。
(2)如“這位歌唱家不得已拋開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采用了擬人手法,表現(xiàn)了蟬的無可奈何,顯得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這些顯著地藝術特色讓它成為一部文學經典。
3.本書中昆蟲們的一舉一動,都被賦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們與人有著絲絲縷縷的相通之處,請結合本文段對以上特點加以分析。
“最壞的罪犯,要算螞蟻了”將螞蟻奪食的行為比作了人類世界的罪犯;,不僅是罪犯,還是“兇悍的強盜”;而將蟬比作歌唱家,“七月時節(jié),當我們這里的昆蟲,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經枯萎的花上,跑來跑去尋找飲料時,蟬則依然很舒服,不覺得痛苦。”將蟬的安逸舒適也描寫的淋漓盡致,童年。
《昆蟲記》練習題
一、填空:
1.《昆蟲記》是一部(世界昆蟲史詩)。
2.《昆蟲記》是哈佛大學(113)位教授推薦的(最有影響)的書。
3.這部書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4.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蟬)一樣有名。
5.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聲在外,主要是因為它的(住所),還有它出色的(歌唱才華)。
6.(蟬)不靠別人生活。反倒(螞蟻)位饑餓所趨乞求哀懇的歌唱家。
7.蟬怎樣喝水,(用它突出的嘴——一個精巧的管子,尖利如錐,收藏在胸部的一刺穿飲之不竭的圓桶,吸管插進桶孔,就可以了)
8.事實與寓言相反,(螞蟻)是(頑強)的乞丐,而(勤奮)的生產者是(蟬)。
9.在南方有一種昆蟲,與(蟬)一樣,能引起人的興趣。但不怎么出名,因為它不能(唱歌),它是(螳螂)。
10.螳螂兇猛如(餓虎),(殘忍)如妖魔,專食(活)的動物。
11.螳螂外表(纖細)而(優(yōu)雅),(淡綠色)的體色,(輕薄如紗)的長翼,頸部(柔軟),(頭)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轉動)。
12.(螢)這種稀奇的小動物的(尾巴)上像掛了一盞(燈)似的。
13.螢火蟲生長著(六只)短短的(腿),當雄螢發(fā)育成熟,會生出(翅蓋),像(甲蟲)一樣。
14.螢火蟲有兩個特點:(獲取食物方法 ) (它尾巴上有燈)
15.孔雀蛾是一種(很漂亮)的蛾,它們中(最大)的來自(歐洲),全身披著( 紅棕色)的絨毛,它們靠吃(杏葉)為生。
16.會結網的(蜘蛛)是個(紡織)高手。
17.一種黑色蜘蛛,叫(美洲狼蛛)。
18.水蛛能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貯藏空氣)。
19.蟹蛛十分(勤快),為了自己的安樂窩,可以孜孜不倦地工作。
20.蟹蛛它(不會織網,只等獵物跑近才去捉,它橫著走路)。
二、簡答
1.你從《昆蟲記》中看到了作者的哪些精神和優(yōu)秀品質?
他憑著勇于探索的精神,因對知識的渴求,日日夜夜的鉆研昆蟲,辛勤努力的工作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2.簡單介紹一下《昆蟲記》最吸引你的藝術特色。
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yè)知識與人生感悟融于一爐,娓娓道來。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充滿了對萬物的贊美之情。
3.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薦《昆蟲記》,請說說推薦的理由。
答:《昆蟲記》是作者對昆蟲最直觀的研究記錄,影響了無數科學家、文學家及普通大眾,其文學及科學非凡的成就受到舉世推崇。雖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紹了昆蟲的生活習性,但行文優(yōu)美,生動活潑,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和詩意,被公眾認為跨越領域、超越年齡的不朽傳世經典!
三、選擇
1.昆蟲記共有( C )
A.八卷 B.九卷 C.十卷 D.十一卷
2.法布爾被譽為( A )
A.昆蟲界的荷馬 B.昆蟲界的圣人
C.昆蟲至圣 D.昆蟲界的托爾斯泰
3.昆蟲記是一部( A )
A.文學巨著、科學百科
B.文學巨著
C.科學百科
D.優(yōu)秀小說
4.法布爾為寫昆蟲記( D )
A.調查了許多資料
B.翻閱了許多百科全書
C.養(yǎng)了許多蟲子
D.一生都在觀察蟲子
5.法布爾的昆蟲記曾獲得( B )
A.普利策獎 B.諾貝爾獎提名
C.安徒生獎 D.諾貝爾獎
6.《昆蟲記》是( A )國昆蟲學家( )的杰作,記錄了他對昆蟲的觀察和回憶。
A.法國 法布爾 B.法國 儒勒.凡爾納
C.英國 笛福 D.丹麥 安徒生
7.法布爾曾擔任( C )
A.皇家科學院會員 B.植物學教授
C.物理教師 D.探測員
8.塔藍圖拉蜘蛛易于( D )
A.暴躁 B.憤怒 C.殺死 D.馴服
9.法布爾的生活十分( A )
A.貧窮 B.富裕 C.忙碌 D.悠閑
10.昆蟲記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 C )
A.歷史 B.社會機制 C.社會人
11.菜豆象是一種( B )。
A.大象 B.昆蟲 C、.鳥類
12.舍腰蜂喜歡將巢筑在( C )的環(huán)境中。
A.干燥 B.寒冷 C.溫暖
13.夏天陽光下的歌唱家是( A )。
A.蟬 B.蟋蟀 C.蟈蟈
14.( B )是毛蟲的天敵。
A.黑步甲 B.金步甲 C.被管蟲
15.天生攀巖家是( B )。
A.狼蛛 B.蜣螂 C、.蚱蜢
16.如果旁邊稍有動靜,意大利蟋蟀會( B )。
A.喉嚨發(fā)音 B.腹部發(fā)音 C.嘴巴發(fā)音
17.《昆蟲記》中蟹蛛愛吃( A )。
A.蜜蜂 B.蝎子 C.蝴蝶
18.蜣螂認為綿羊的天賜美食是(B)。
A.綿羊的毛 B.綿羊的糞便
19.大孔雀蝶是( C )。
A.世界上最美麗的蝴蝶
B.亞洲最大的蝴蝶
C.歐洲最大的蝴蝶
20.蜜蜂在《昆蟲記》中被稱為(B)。
A.勤勞的使者 B.不會迷失的精靈
21.黑步甲擅長( A )。
A.裝死 B.耍伎倆
22.蟋蟀舒服的“住宅”是( B )建造的。
A.利用現(xiàn)成的洞穴
B.自己挖掘的
C.與別的昆蟲一起挖掘
23.《昆蟲記》中描寫了許多昆蟲,下列不是書中的動物是:(D)
A.象鼻蟲、蟋蟀 B.蜘蛛、蜜蜂
C.螳螂、蝎子 D.駱駝、恐龍
24.試驗證明:( B )能直接辨認回家的方向,而( A )憑著對沿途景物的記憶找到回家的路。
A.螞蟻 B.蜜蜂
25.關于螢火蟲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C )
A.螢火蟲的卵在雌螢火蟲肚子里時就是發(fā)光的
B.兩條發(fā)光的寬帶是雌螢發(fā)育成熟的標志
C.雌螢的光帶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強烈的驚嚇,發(fā)光會受到影響
D.無論是雌螢還是雄螢從生下來到死去都發(fā)著光
26.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D )
A.蟋蟀的洞穴不豪華但很粗糙
B.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C.蟋蟀的住所遠勝于所有其他動物,就連人類也沒有它高明。
D.蟋蟀的臥室在洞穴通道的盡頭,寬敞,光滑,干凈,衛(wèi)生。
27.蜘蛛知道蜘蛛網上的獵物的方法是( D )
A.用眼睛看到的 B.用耳朵聽到的
C.用嗅覺感知到的 D.通過獵物在網上振動感覺到的
28.枯露菌是一種( C )。
A.甲蟲 B.長在樹上的蘑菇 C.長在地底下的蘑菇
29.不同蜘蛛網的輻數不同,角蛛的網有( A )根輻,條紋蜘蛛有( B )根,而絲光蛛有( C )根。
A.21根 B.32根 C.42根
30.( A )的幼蟲都有一種驚人的本領,那就是固體物質變成液體物質。
A.螢火蟲 B.黃蜂 C.園蛛
簡答題:
1.簡要描述一下法布爾養(yǎng)殖朗格多克蝎子的玻璃園。
答:它由木柱、玻璃和一個可以蓋上的頂蓋構成。
木柱上涂了羊脂和玻璃紙。
2.視描述怎樣的條件下朗格多克蝎子胃口大,攻擊性強。
答:在四五月份蝎子交配時期,蝎子餓,有食欲的時候,獵物肉質嫩,易捕獲,被蝎子發(fā)現(xiàn)的情況下。
3.《昆蟲記》中寫了不少昆蟲的生活和習性,請你列舉3個出來。
舉例: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鉆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務;螳螂擅長心理戰(zhàn)術;塔蘭圖拉毒蛛可以連續(xù)9天不進食
4.在《昆蟲記》中,你最喜歡的昆蟲是什么?為什么喜歡?
答:我比較喜歡直翅目的昆蟲。我喜歡那一對跳躍足
5.法國有一個人耗盡了一生的精力來研究昆蟲,并專為昆蟲寫出了十卷大部頭的書,這個人是法布爾;這本書是《昆蟲記》,這本書又譯為《昆蟲物語》或《昆蟲學札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我們學過其中的一篇課文叫做《綠色蟈蟈》。本書真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 社會人生,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
6.簡述《昆蟲記》的主題: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昆蟲記》中昆蟲們的一舉一動,都被賦予了人的思想感情。有人說,昆蟲也是生靈,它們與人有著絲絲縷縷的相通之處。你的看法呢?
答:那是一個遠離塵囂的世界,居然也是這么豐富多彩!人性的昆蟲們,演繹著大自然的經典故事,扮演主角。它們的一舉一動,無不被賦予人的思想情感;作為生靈,它們與人有著縷縷共通之處,讓你不得不為此驚奇、喜悅。知道我是在通過法布爾的眼睛,享受這份讀書的樂趣;而法布爾為此付出的艱苦勞動,我卻毫無體會。后人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遠眺,人類才得以智慧和進步。這些渺小的昆蟲們給我們的遠不止是趣味。
7.《昆蟲記》中寫了不少昆蟲的生活和習性,請你列舉3個出來。
舉例: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鉆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答: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務
8.結合選文分析《昆蟲記》的主題。
“雖然它們不懂人類博大精深的物理學,可這只小小的鞘造得這樣的完美,這樣的精巧,完全是靠它們的本能。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遠是那么巧妙和諧。”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
9.結合選段,說說為什么魯迅將這本書譽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這本書的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石蠶仿佛化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潛水艇艇長,“一會兒上升,一會兒下降,一會兒又神奇地停留在水中央。它們還能靠著那舵的擺動隨意控制航行的方向”。將石蠶的生理習性描寫的栩栩如生,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活形活現(xiàn)的石蠶。所以說這本書被魯迅譽為“將昆蟲生活的楷模”。
關于語文學習,你還有哪些問題?歡迎留言評論。我是@非非老師講語文,我們一起學習語文。#語文干貨##初中語文知識點大全#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91764.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