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身份證是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最有效證明。每個人到了一定的年紀,都需要申請身份證,到了期限還需要及時更換,否則很麻煩,什么事也干不了。
因為,不管是上學工作,還是坐飛機、乘火車,都離不開身份證。如果外出不帶身份證,連酒店都住不了。
我們的身份證號是由一個18位數字組成的編碼,具有唯一性。但是,可能很多人都發現了,自己的身份證最后一位數字并不一定是數字,有可能是一個大寫的X,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X又代表什么意思?應該怎么念?現在終于有了標準答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在26個英文字母中,X一般讀做eks。但在日常生活中,單獨看到這個字母時,許多人直接將其念作“叉”,甚至還有人將其念成“西”。
可以說是五花八門,自己想怎么念就怎么念,很少有人去想它到底應該怎么念,有沒有標準發音。
好在,現在有了一個相對標準的答案。前兩天關于身份證第18位的X念做什么上了熱搜,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
根據人民日報的報道,1月6日,2021年度10大語文差錯公布,其中就有身份證最后一位X的讀音。《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介紹,身份證最后一位X,其實是表示羅馬數字10,應該將其念做shi最為妥當。
此番消息已經公布,網友紛紛表示,終于知道標準答案了,原來自己一直念錯。

身份證是一個人的身份證明,上面的18位數字并不是雜亂無章隨機選擇出來的,而是每一位數字都有著自己的意義。
在拿到一個人的身份證后,明眼人可以一眼判斷出你是哪個省哪個市的人,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出生,而且還能判定每個人的性別。
身份證的18位數字由7組不同意義數字組合而成,具體來說,分別代表這幾個含義。
第一,前兩位數字表示個人籍貫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代碼。
第二,3~4位數表示所在省份的地級市名稱。
第三,5~6位數字則表示縣區或縣級市名稱。
第四,7~14位數字最容易搞懂,表示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
第五,15~16位數字表示同一地址轄區內的以及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人的順序碼。
第六,17位數字表示性別,單數為男性,雙數為女性。
第七,18位數字則為校驗碼。這個數字同樣不是隨意確定的,而是由編制單位按照統一的公式計算而來。

根據計算公式,最終會得到0~10這11個數。前面0~9這10個數都好排列,因為可以滿足身份證18位數字的要求,唯獨10不行,如果把它放在最后,身份證號碼就變成了19個數字,不符合制定標準。
因此,編制單位就用X來代替10。當然這也不是隨便亂用的,因為在羅馬數字中, X就是10。所以當計算結果得到10這個數字時,就用X來代替,正好滿足身份證18位數字的要求。
現在大家有沒有搞清楚身份證這18位數字的含義呢?知不知道X怎么念了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的觀點。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