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知識>嘹的拼讀發(fā)音(桄的讀音和意思)
發(fā)布時(shí)間:2024-01-23閱讀(9)
桄,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三級字,生活中不常見的漢字,也是一個(gè)多音字。那么,桄怎么讀呢?一起來看看吧。

中文名:桄
拼 音:guàng/guāng
部 首:木
筆 畫:10筆
結(jié) 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五 筆:siqn(五筆86),sigq(五筆98)
同音字:洸、胱
筆 順:一丨ノ丶丨丶ノ一ノフ
基本釋義讀guāng時(shí):
(桄榔)a.常綠喬木,羽狀復(fù)葉。莖中的髓可制淀粉,葉柄纖維可制繩;b.這種植物的果實(shí)。

讀guàng時(shí):
1、竹木制成的繞線器具,稱“桄子”。
2、量詞,用于線:一桄兒線。
說文解字充也。從木光聲。古曠切
說文解字注
(桄)充也。見釋言。陸氏音義曰。桄、孫作光。按堯典光被四表。某氏傳曰光、充也。用爾雅為訓(xùn)也。桄讀古曠切。所以充拓之圻堮也。必外有桄、而后內(nèi)可充拓之令滿。故曰桄、充也。不言所以者、仍爾雅文也。桄之字、古多假橫為之。且部曰。從幾、足有二橫。橫卽桄字。今文尚書曰。橫被四表。孔子閑居曰。以橫于天下。鄭曰。橫、充也。樂記曰。號以立橫。橫以立武。鄭曰。橫、充也。皆卽釋言之桄充也。今文尚書作橫被。故漢書王莽傳、王裦傳、后漢書馮異傳、崔骃傳、班固傳、魏都賦注所引東京賦皆作橫被。古文尚書作光被。與孫叔然爾雅合。某氏傳光充也、不誤。鄭注釋以光耀。葢非。淮南書橫四維、卽尙書之橫被四表也。玄應(yīng)曰。桄音光。古文橫二形。聲類作輄。今車牀及梯下橫木皆是也。從木。灮聲。古曠切。十部。
常見組詞1、桄綜
【拼音】:guàng zōng
【釋義】:意思是綜片下連轆踏板,織工踏之,使綜片起伏,帶動(dòng)經(jīng)線上下,形成織口,以便緯線穿過。
2、桄桔
【拼音】:guàng jú
【釋義】:解釋是指連枷之類的谷物脫粒農(nóng)具。
3、桄榔須
【拼音】:guāng láng xū
【釋義】:意思是桄榔樹葉下的須子,細(xì)長如馬尾,用鹽水浸漬后異常堅(jiān)韌,常用以縛船。
好了,關(guān)于桄的讀音和意思就簡單的介紹到這了,很多朋友是第一次見到這個(gè)漢字吧,希望本文的分享能夠幫到大家哦。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8884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