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課文安塞腰鼓導學案及答案(部編八年級語文)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知識點1、第1段作用:用簡潔的語言,突出后生們生機勃勃的生命力將他推向舞臺,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課文安塞腰鼓導學案及答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課文安塞腰鼓導學案及答案
知識點
1、第1段作用:用簡潔的語言,突出后生們生機勃勃的生命力。將他推向舞臺,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
2、2-4段:蓄勢待發,為下文寫安塞腰鼓的恢弘出場做好鋪墊。
3、第7段:用排比、比喻、反復生動地寫出了打腰鼓時的聲響、陣勢、風姿,節奏分明,鏗鏘有力,從語勢上使人感到了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
4、12段:揭示了安塞腰鼓的文化內涵和生命意識。要“掙脫”“撞開”的是束縛、羈絆、閉塞,是人身上堅硬的外殼,一切冗雜的東西。是貧窮、落后、舊思想束縛了“那么一股勁”。
5、15段“遺落了一切冗雜”理解:打破了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不計較功名利祿,不患得患失,不必蒼白憔悴。
“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了”理解:寫出了腰鼓的聲音撞擊在觀眾的心理,觀眾的心與之產生共鳴。
6、18段“奇偉磅礴的能量”一句的理解:黃土高原的后生們有著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經人工雕飾的、沒有半點污染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完完全全的生命。他們并未因貧困封閉而喪失對生命的渴求,他們身體里蓄積著強大的生命能量,一旦釋放,便磅礴激蕩。
7、第20段,因為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現柔媚的風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載原始、粗狂的生命力量的“厚土”,只有黃土高原可以,所以說“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本句運用對比,突顯出作者對黃土高原情有獨鐘,贊揚了那里的人充滿磅礴的生命力量。
8、第30段理解:當鼓聲停止后,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后的沉寂。內容讓以動襯靜,用“雞啼”反襯寂靜,在結構上總結全文。雞啼不僅是天亮的標志,新的一天的開始,也是希望的象征。作者相信黃土高原上的人們迸發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
9、“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復出現四次,從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答:這句話是文章的抒情線索。反復出現,表達了作者對安塞腰鼓無限贊美。
10安塞腰鼓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它所蘊含的是什么?
答:安塞腰鼓是人類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是一個表現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的象征體。
11、本文運用大量的排比、比喻、反復等修辭,用安塞腰鼓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歌頌了黃土高原人們激蕩的生命,磅礴的力量,表現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愿望。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