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人教版語文八上知識點(語文八上復習資料)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第一單元語文知識:1.《消息二則》《首屆諾貝爾獎頒發》《“飛天”凌空》《一著驚海天》的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掌握新聞的不同形式,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人教版語文八上知識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人教版語文八上知識點
第一單元語文知識:
1.《消息二則》《首屆諾貝爾獎頒發》《“飛天”凌空》《一著驚海天》的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掌握新聞的不同形式
2.消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比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外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事實的一種文體。
3.新聞特寫 采用類似于特寫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寫作為主要表現手段,截取新聞事件中最具有價值、最生動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從而鮮明地再現典型人物、事件、場景的一種新聞體裁。它通過一個片段、一個場面、一個鏡頭,對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報道。
4.通訊 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它是記敘文的一種,是報紙、廣播電臺、通訊社常用的文體。
5.通訊的特點:嚴格的真實性;報道的客觀性;較弱的時間性;描寫的形象性;議論色彩較濃。 它包括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兩類,特寫也是通訊的一種。
6.消息的結構:基本都是“倒金字塔式”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開頭,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結構具體表現為:標題、導語、主體、結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
第二單元語文知識:
(1)魯迅《藤野先生》、朱德《回憶我的母親》、茨威格《列夫·托爾斯泰》、艾芙·居里《美麗的顏色》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回憶性散文、傳記的一些必要的文體知識;
(2)常見的線索1.以時間推移或空間轉換為線索;
2.以具體的事物或事物特征為線索;
3.以人物或人物特征為線索;
4.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5.以思想感情為線索。(每一部敘事性文學作品都有一條或一條以上的線索,但主要線索一般只有一條,副線都要圍繞主線展開。)
回憶錄:是追記本人或他人過去生活經歷和社會活動的一種傳記文體。
其主要特點有:內容真實可靠,不能虛構;一般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可以寫一件事的全過程,也可以記錄某些生活片段;以敘述為主,可以兼有描寫、抒情和議論;語言表達上追求樸素自然,不求華麗。
寫作:學寫傳記傳記如何寫在記述事件時,要具體表現人物的言行,讓人物自行展現他們的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等。
傳記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說那樣對人物做到細致入微的描摹,只需要記錄典型語言和關鍵行動,往往就能達到所需要的表達效果。寫作注意事項內容真實、材料典型、詳略得當、線索清晰
第三單元語文知識:
(1)酈道元《三峽》、《短文兩篇》(陶弘景《答謝中書書》、蘇軾《記承天寺夜游》)、朱均《與朱元思書》、《唐詩五首》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
(2)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中國詩歌體裁,屬于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常見的類型有五律和七律。一首律詩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第一聯(第1,2句)稱“首聯”;第二聯(第3,4句)稱“頷(hàn)聯”;第三聯(第5,6句)稱“頸聯”;第四聯(第7,8句)稱“尾聯”。
紀實作品的閱讀方法《紅星照耀中國》記錄的是斯諾通過采訪、對話和實地考察得來的“事實”,是當時“紅色中國”正在發生著的“現實”,而在今天讀者看來則是已經成為過去的“歷史”。這是部“用事實說話”的杰出作品。閱讀紀實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寫的事實。利用序言、目錄等,迅速獲得對作品的整體印象。梳理作品中重大事實的前因后果。關注作家對人物多角度的觀察。在閱讀紀實文學過程中要注意區分事實和觀點。
第四單元語文知識:
(1)朱自清《背影》、茅盾《白楊禮贊》、《散文兩篇》、汪曾祺《昆明的雨》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
(2)表現手法:象征
(3)初步把握不同類型散文的特點,諸如哲理性散文
(4)學會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謂賓定狀補,把握句子的主干
第五單元語文知識:
(1)茅以升《中國石拱橋》、葉圣陶《蘇州園林》、法布爾《蟬》、毛寧《夢回繁華》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說明文的一些必要的文體知識;
(2)根據句子的不同語氣,區分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和祈使句以及他們的功用
(3)了解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等。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名著導讀:《昆蟲記》科普作品的閱讀讀書方法指導:
1.借助前言、后記或附錄中有關作家作品的介紹,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跡、科學成就和全書的大致內容,為閱讀整本書做些準備。
2.在閱讀中,遇到一些專業性較強的概念、術語,要査找工具書或相關資料, 把握其含義;要運用自己在課內外學到的知識加強理解,深化認識;如果科普作品的內容是你非常感興趣或比較熟悉的,也可以質疑問難,拓展延伸,把閱讀引向更深層次。
3.體會科普作品蘊含的科學思維、科學理念和科學精神,擴大我們的知識領域,鍛煉我們的思維,在閱讀中汲取人生智慧,讓科學的光芒照亮自己。
4.關注科普作品的藝術趣味。科普作品,都或多或少地運用了文學手段來介紹科學知識,一般都是結構嚴謹,邏輯嚴密,語言幽默,兼有理趣和情趣的。在閱讀中,我們可以獲得真知,也可以得到善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第六單元語文知識:
(1)《孟子》三章、《愚公移山》、《周亞夫軍細柳》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議論文文體知識
(2)初步了解《孟子》長于辯論的特點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