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6)
(時間:120分鐘 分數:120分)
一、積累運用(28分)
1.根據語境,給下面一段話中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詞語。(4分》
潺( )潺的流水,平橋村的夏夜洋溢著溫暖、美好;陜北的信天游悠揚高亢( ),讓人聽后久久難以忘懷;隆隆的響聲,氣勢pánɡbó( )的安塞腰鼓容不得jībàn( ),使困倦的世界變得亢奮……一幅幅民俗風情畫卷讓我們流連忘返。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小玲對學習的重要性終于大徹大悟。
B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興起與普及,網絡詐騙手段花樣百出,令人嘆為觀止。
C.那時我不懂人情世故,心還像素絲那樣純潔。
D.這場轟轟烈烈的活動進行到中途戛然而止,實在讓人費解。
3.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陜北腰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悠久的發展歷史。
B.通過閱讀劉慈欣的作品,使我們看到恢宏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詩意的英雄主
義情懷。
C.近段時間“地攤兒經濟”火遍大江南北,擺攤兒、逛夜市的熱度也隨著氣溫飆
升。
D.在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憑借《少年的你》,周冬雨獲最佳女
主角獎,易烊千璽獲最佳新人獎。
4.根據上下文的銜接,填寫在橫線上的語句,排列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如何建設“生態鄉村”?社會各界的觀點和見解不盡相同。 , 。 。 。 。也就是說,“生態鄉村”應當是自然生態、社會生態、經濟生態綜合協調發展和整體優化的鄉村。
①也有人認為應當建立一套普遍適用的生態鄉村規劃建設標準
②有的人認為“生態鄉村”就是植樹種草,引水修路
③然而,鄉村是一個復雜、開放的龐大系統,必須用“符合生態理念”來認識“生
態鄉村”
④依照這些觀點,“生態鄉村”似乎有一個共同的形象,那就是“屋舍整齊、綠樹
成蔭、處處美景”的現代化新農村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5.下列關于民俗文化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社戲”指在社中進行的有關宗教、風俗的戲藝活動。“社”原指谷神,“社稷”在古是國家的代稱。
B、安塞腰鼓源于戰爭和祭祀,后來演變為民間的娛樂活動,已有數于年的歷史。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氣勢磅礴,場面壯觀。安塞腰鼓被列為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C、信天游,節奏自由明快,淳樸大方。多用比興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衷腸,代表作品有《三十里鋪》《趕牲靈》《送情郎》《走西口》等。
D、節日習俗中有許多的定俗成的活動,元宵節賞花燈舞獅子;清明節掃墓、踏青;端午節賽龍舟、吃棕子;重陽節登高、賞菊。
6.古詩文默寫。(8分)
(1)微君之故, ?《式徽)
(2)青青子衿, 。縱我不往, ?《子衿》
(3)微君之躬, ?《式微》
(4)氣蒸云夢澤,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5)《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人生活環境美好的句子是: ,,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7.請從下面兩幅圖畫中任選一幅,簡述其內容。(70字以內)(2分)

8.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題目。(6分)
某學校藝術社團日前在校園宣傳展板上,介紹了一種有趣的現象,引發同學們的關注。
藝術家們用這樣的“奇葩”方式組合,是“奇妙”還是“奇怪”?
交響樂演繹魯迅作品
著名作曲家葉小綱創作了交響樂《魯迅》,以《社戲》為序曲,共有《閏土》《阿Q》M祥林嫂》等九個樂章,演繹魯迅的文學作品。
京劇韻白朗誦古詩詞
在《朗讀者》節目中,京劇名家王佩瑜用京劇韻白朗誦《念奴嬌·赤壁懷古》。這種新奇的朗誦形式,令人眼前一亮;不少年輕人也從中感受到了京劇的魅力。
大型雜技劇《神話》借助雜技特有的肢體語言,講述關于天地開辟、萬物起源的中華創世神話。該劇編導表示:“雜技為神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及想象空間。”
(1)由此同學們又想到了一些現象,其中屬于藝術類“奇葩”組合的兩項是 、 。(2分)
A.昆曲《牡丹亭》融人電子音樂
B.維也納交響樂團來到上海演出
C,路邊的電話亭變身書刊閱覽亭
D.蘇州評彈彈唱《威尼斯商人》
E.中華武術和西洋拳擊同場競技
F、儒家經典《論語》翻譯成英語
(2)細心的同學發現材料中遺漏了一個小標題,請你擬一個供社團選用。(2分)
(3)社團組織同學們討論:藝術家們用這樣的“奇葩”方式組合,到底是“奇妙”
還是“奇怪”?請說出你的見解,并說明理由。(2分)
二、閱讀理解(42分)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分)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9.首聯中的“五津”是指蜀州岷江的五個渡口,詩人在長安是無法望見五津的,這里卻說“風煙望五津”,為什么?(3分)
10、“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為什么能成為廣為流傳的佳句?(2分)
(二)(10分)
【甲】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騏,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乙】明日,宿旦子岡。甫行數里,見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蓋江北之俗,婦女亦耕田力作;以視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產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騎步行,過一農家,其丈夫方擔糞灌園,而婦人汲并且浣④衣;門有豆棚瓜架,又有樹數株郁郁然,兒女啼笑,雞犬鳴吠。余顧而慕之,以為此一家之中,有萬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遠甚也!
(選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記》)
【注釋】①旦子岡:在江蘇省江寧縣附近。②甫:剛。③洵(x心):確實。④浣:洗衣。
1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處處志之:( )
(2)后遂無問津者:( )
(3)余顧而慕之:( )
(4)自恨不如遠甚也:( )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13、以為此一家之中,有萬物得所之意。
14、【甲【乙】兩段文字所展現的生活圖景有什么共同之處?(2分)
15、你怎么看待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寫的桃花源生活?(2分)
(三)與母親相守50天(15分)
明前茶
因為武漢封城,莉君已經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
莉君與母親都是能干且脾氣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學是:我的地盤我做主。因此,往年春節,莉君回娘家過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極限。她40多歲了,可一回娘家,一定會被母親當成14歲的小姑娘管著。
早上睡個懶覺,挨管;晚上11點過了還在刷劇,挨罵;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說是富富態態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軟腰貓,要管,說是萬一閃了腰,村醫那里可只有是貼上膏藥,拍個X光片還要上鎮醫院。
回娘家才兩天,平地一聲雷,武漢封城了。見女兒一臉的震驚和恍惚,母親_____說:“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媽一陣子了,走不脫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說:“留在這兒嗎?跟你吵架呀!”話一出口,她就有點后悔。父親故去多年,母親從村里小學退休后,獨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曠而冷清,盼著兒孫們春節回來,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長留的理由,要忍受網絡不穩定、洗澡沒浴霸的不便。可是母親就沒有不便嗎?按母親的話說,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加上媳婦孫輩,光是坐下來吃飯,就是滿滿一桌。這一封城,兒孫們都回不去,不光要張羅吃喝,單是兒孫要用的文具、電池、拖鞋、睡衣,就夠母親忙的了。
莉君的心被擬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氣,說軟話是不可能的,盡量幫襯母親維 持這一大家子的正常運轉,就成了莉君暗自給自己分派的任務。
每天,她幫母親將一百多斤臘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曬。母親欣慰地說:“幸虧今年沒嫌土豬肉貴,依舊腌了那么多肉,不然這會兒村鎮都封了,上哪兒買肉去。”莉君聽了慚愧,往年,回武漢前,母親總要往車的后備廂里塞滿米油、臘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棄。
每天,莉君還幫母親侍弄小菜園。往年,母親四處張羅菜種、糞肥的時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說:“沒事干!快遞一公斤十塊錢,比青菜貴兩倍多,還要往武漢兒女家快遞蔬菜,會不會算賬啊!”母親說:“勞動不休,筋骨不銹。你爸走了,去菜園還能聽聽鳥唱,曬曬太陽,解個寂寞,你們年輕人不懂的。”這一回,菜園終于派上大用場。莉君跟著母親收菜鋤地,看見菜園里的一株野茶樹生出新芽,她憨悶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了一股清氣。她終于理解母親不愿閑在屋里,非要出門勞作的原因。
每天,母親上灶炒菜,做饅頭,蒸發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幫她燒火。母親說火軟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敗葉;母親說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將火燒得旺旺的。這樣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歲,那個唯母命是從的年紀。她覺得這也挺好,自己脫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鎧甲,母親忘記了老邁垂暮。母女倆訴說往事,對上了只有她倆知道的暗號。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親自言自語:“真是怪了,以前一個人吃飯,在電磁爐上炒兩個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燒大柴灶,這八大碗萊做下來,倒也不覺得小腿沉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媽,灶口暖和,比電磁小太陽還管用。要不,為何老貓都喜歡偎灶口?”母親望了她一眼,說了平生第一句軟話:“閨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驅寒時,你就回媽這兒。媽這兒別的沒有,大灶柴火管夠。”
莉君眼眶發澀。令她眼眶發澀的還有一件小事:那天,母親上山拾柴歸來,挑出了一小截軟木,嚴正警告眾人,尤其是莉君兩個弟弟家的皮猴兒,不準動她的木頭。大家都納悶,她要用這一小截軟木干嗎。幾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禮物——母親親手雕的軟木青蛙。只見栩栩如生的青娃蹲在荷葉中央的筋脈上,好像準備隨時騰躍而起。“37年了,我總記著欠我女一份情,”母親說,“小時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沒你的。你要過一個發條青蛙,我和你爹都沒滿足你……”
莉君接過青蛙,仿佛看見母親的牽掛和叮囑,仿佛在木雕的每一線光影中流轉……
(選自《西安晚報》2020年3月20日,有刪改)
15.選文中哪些事體現了莉君母親的“能干”?(4分)
16.選文多處運用插敘的寫法,請舉出一例并簡析其作用。(4分)
17.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題目。(4分)
(1)體會下面語句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2分)
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
(2)結合上下文,在橫線上補充母親說話時的神態或語氣,并說明理由。(2分)
母親 地說:“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媽一陣子了,走不脫了!”
理由
18.某文學刊物《騰飛》設有“人間親情”“山水游蹤”“人生感悟”“古今論壇”等欄目。你會向哪個欄目推薦本文?請分別從選材和主題的角度說明理由。(5分)
(四)尋找三體人的“水滴”武器
史峰
①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為它們擁有
一種非常厲害的武器——“水滴”。“水滴”能撞碎所有物質,它的硬度超乎想
象: “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彈穿過面包一樣輕松隨意。 “水滴”超硬不是胡
思亂想出來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構想。
②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能再分解為原子核和電子。原子核還能再分解成
質子和中子,合稱核子。核子還能再分嗎?以前是不能分的.,可是用電子對撞機
后,核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夸克。那么,夸克還能再分下去嗎?從目前的技
術手段來看,無法再分了。
③夸克是如何組成物質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結合,形成復合粒子。物理學家進
行了大量研究發現,宇宙中的夸克組合居然都是“三個夸克組成質子”“兩個夸克
組成中子”的模式,沒有發現“四夸克組合”“五夸克組合”或是更多夸克組合的
復合粒子。難道不存在這些夸克組合嗎?科學家提出了假說:宇宙中應該存在“四
夸克組合”“五夸克組合”或是任意夸克組合,只是限于人類的見識“太短”,尚
沒有發現而已。
④科學家又進一步從理論上推理出“四夸克組合”和“五夸克組合”的特殊性
質:這兩種夸克組合中的夸克之間保持著極其恰當的距離,這種距離恰好能產生強
力。強力、電磁力、弱力、引力并稱維持宇宙存在與運行秩序的四大力,這四種力
決定了物質的硬度。如果把電磁力給予物質的硬度指數定為1,那么弱力和引力給
予物質的硬度指數可忽略不計,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電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
話,物質就軟得拿不起來,幾乎是沒有硬度。而強力給予物質的硬度指數卻是100。
⑤“三夸克質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們因為距離不合適,不會相互產
生強力,所以質子、中子組成的物質都是普通物質,它們的硬度由電磁力提供。而
“四夸克組合”與“五夸克組合”中夸克之間的距離恰好能相互產生強力,這種物
質的硬度由強力提供,比普通物質硬100倍。
⑥說到這里,“我們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奧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組
合”“五夸克組合”或是更多夸克復合粒子材料制成,這種材料稱為“強相互作用
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強力提供,所以堅硬無敵。
⑦其實,2013年科學家就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就發現了四夸克粒子,2015年清華大學教授又發現了五夸克粒子。這些都是在實驗條件下發現的。此外,科學家還一直在宇宙中尋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復合粒子。科學家推斷,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復合粒子只是時間問題,而找到它們之后,制造“水滴”這種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變成現實了……
(選自《知識窗》2017年4期有刪改)
19、文中以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開頭,有何用意?(2分)
答: ________
20、試分析第②段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2分)
夸克還能再分下去嗎?從目前的技術手段來看,無法再分了。
答:________
21、文中第⑤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
22、作者介紹“水滴”,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紹“夸克”?(2分)
答:________
三、寫作(50分)
23.請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題一:中華傳統節日是我們一個家庭用來團聚、紀念或祭祀的日子,如清
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除夕。此外,有些特別的日子也常常被視作節日,老人
祝壽的日子是節日,孩子出生的日子是節日,爸媽結婚的日子是節日…
請以“我家的節日”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
題二:在眾多表現親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懷念》都是非常典范的
作品,以樸實、簡潔的語言述說生活小事,傳達真摯的情感。請任選其中一篇
進行仿寫。
要求:(1)選擇印象深刻、有感想的事件敘述,要有細節描寫
(2)要具體展示自己對描寫人物的情感、態度的變化。
(3)盡量確定某一物象凝聚情思,推動情節發展,貫穿全文。
參考答案及解析:
1、chán kànɡ 磅礴 羈絆
3、B 【解析】B項缺少主語,應刪去“通過”或“使”。
4、C 【解析】這道根據語境選擇句子的題,首先讀材料知道“觀點和見解不盡相
同”。①也有人,②有的人,所以第一個空選擇②,第二個空選擇①;根據這些
觀,點得出結論,根據“依照這些觀,點”這個詞確定第三個空選擇④;“然而”一
詞做了一個轉折,最后一個空選擇③。所以這則材料的正確順序是②①④
③,故選C。
5、A 【解析】A項中“社”原指土地神,“稷”原指谷神。
6、⑴胡為乎中露 ⑵悠悠我心 子寧不嗣音 ⑶胡為乎泥中 ⑷波撼岳陽城 ⑸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7、示例:圖一,一艘龍形的船上,一男子在船頭擊鼓,其他男子一邊劃船一邊喊號子,這就是端午節賽龍舟的場面。圖二,奶奶用粽葉和糯米包粽子,孫女在一邊坐在小凳子上癡癡地看著奶奶。祖孫二人臉上是滿滿的幸福。這是端生節包粽子的場景。
8、⑴A D ⑵用雜技講述中華創世神話 ⑶示例一:奇妙。不同藝術方式的組合,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用雜技來演經神話,其特有的肢體語言,能呈現遠古時代引人遐想的神秘氛國,使人印象深刻。示例二:奇怪。不同藝術方式的組合,看似新奇,實則
怪異。京劇韻白本來就不為大眾所熟知,王佩瑜用京劇韻白朗誦古法詞不倫不類,不能準確傳達詩歌的韻味。
⑵覺得這一家子中,萬物都怡然自得。
附【乙】譯文:
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岡。剛走了幾里地,看見田間禾苗油然茂盛的料引子,男女老少都在田間耕作。大概是江北的習俗,女人也在努力耕田勞作;比起西北那些不從事生產、四處游玩的懶情男子,江北的習俗的確好得多。偶然間我放棄騎馬開始步行,路過一農家,這家男人正在挑糞給園子施肥,女人從井里打了水又在浣洗衣服:圖中有豆棚瓜架,還有幾棵郁郁蔥蔥的樹木,孩子們嬉戲歡笑,雞和狗都在鳴叫(此起彼伏)。我看著看著越來越羨慕人他機:覺得這一家子中,萬物都怡然自得,我自己遺憾比他們差得遠呢!
15 、①能腌制臘肉、咸火腿;②善于侍弄菜園;③會做滿滿一桌菜;④雕刻的軟木青娃栩栩如生。(每1點1分)
【解析】本題考查內容概括。結合原文,梳理出關于母親“能干”的四件事并概括出來即可。每條1分。
16、示例:“父親故去多年,母親從村里小學退休后,獨自在山村生活”,寫出了母親獨居山村的寂寞和冷清,交代了母親希望兒孫們多住幾日的理由,揭示了莉君對母親從不體諒到體諒的原因。(舉例1分,簡析作用3分)
【解析】本題考查記敘順序及其作用。題干中已經給出插敘的答題提示,考生找出文中插敘的句子,并結合文本分析插敘的作用。插敘常見的作用是:①寫出了……內容,交代了……原因。②對主要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③豐富人物形象,突出中心。④使文章結構富于變化,避免平鋪直敘。⑤推動情節發展,為下文做鋪墊或埋伏筆。
17、 (1)示例:生動傳神地突出了莉君愧疚、悔恨之情。(2分)
(2)示例:大喜過望(喜形于色、幸災樂禍……)
理由:母親想兒孫們多住幾天的愿望意外地實現了。(說話時的神態或語氣恰當1分,理由合理1分)
【解析】本題考查詞語表達效果及揣摩心理。(1)注意回到原文,結合上下文語境,分析此時莉君的心理活動。說出心理活動描寫得1分,分析出人物心理再得1分。(2)回到文本中,結合語境分析人物內心活動,并結合上下文分析理由。
18、示例一:“人間親情”欄目。
理由:從選材角度看,文章敘述了莉君因疫情滯留娘家,與母親朝夕相處,增進感情的故事;從主題角度看,文章表現了母親對兒孫們的濃濃親情,以及莉君對母親的理解和愛。
示例二:“人生感悟”欄目。
理由:從選材角度看,文章敘述了莉君因疫情滯留娘家的故事,描述莉君對母親從不理解到理解、從不體諒到體諒的心路歷程;從主題角度看,文章揭示了陪伴、換位思考可以消除親人之間的隔膜,讓親情更融洽的道理。
(要重點關注學生答案中欄目與理由之間的相關度。選定欄目1分,選材2分,主題2分,只選定欄目,沒有說明理由不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選材與主題分析。結合文章大意,可以很明顯判斷欄目是“人生感悟”“人間親情”考生可以選擇一個欄目,圍繞欄目名稱和文章的選材和主題兩個方面,結合具體的事例進行分析。
19、①引出下文對“水滴”及“水滴超硬”原因的說明(1分);②增強了科普文的趣味性,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1分)。
20、“目前的”從時間上進行限定(1分),說明現有技術手段還不能分解夸克,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分)。
21、作比較(1分)、列數字(1分),運用具體數字進行比較,更加突出“四夸克組合”與“五夸克組合”的物質堅硬無比(1分)。
22、因為“水滴”是由“四夸克組合”“五夸克組合”或更多夸克復合粒子材料制成(1分),而其硬度由多夸克復合粒子的特殊性質決定(1分),只有先弄清楚這些問題,才能解釋“水滴超硬”的原因。
三、寫作(50分)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