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1)
【交流平臺】
“批注”的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批注就是我國文學鑒賞和批評的重要形式,也是傳統的讀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批注”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學習習慣,也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
小朋友們跟著我來了解學習一下有關“批注”的知識吧!
一、什么是批注?
在閱讀時,把自己讀書的感想、疑難的問題,隨手寫在書的空白地方,以幫助自己理解文章,深入思考。
批注可以是批語、注解,也可以是自己的心得體會。
二、批注的位置
根據批注的位置可以劃分為眉批、旁批和尾批。
眉批就是將批注寫在文章的開頭。
旁批是指將批注寫在自然段或是句子旁邊的空白處。
尾批是將批注寫在一段或是全文后。
三、批注的分類
根據批注的作用可以分為“注釋”、“摘要”、“批語”、“警語”。
①“注釋”,當我們讀書時,遇到不認識或是難懂的詞語,通過查字典、找參考書,弄清字音、字義、詞義,并把答案就近寫在空白處。這是小學語文中使用率最高的“批注”,是非常實用的學習方法。
②“摘要”在學習過程中邊讀邊思考,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劃分課文段落。
③“批語”在讀書時,我們可能會產生各種思想、見解、疑問、感嘆,這些內容可能我們就會寫在“所讀之處”的空白處。
④“警語”在我們讀書時,發現優美語句,或是重要段落,值得注意的地方,為了提醒自己,可以批注上“重要”提醒語,也可以用曲線或是圓圈等符號畫出來。
小學生語文批注閱讀,簡而言之就是學生自行閱讀,自己注解,自我圈評,有感而發,直接在閱讀材料上畫上思索的痕跡,逐步提高學生的理解、感悟、欣賞能力。
關注我,每天更新更多更優質的學習資料!
私信獲取四年級語文上冊學習資料,期末復習專用!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