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5課古詩三首《寒食》同步練習
一、基礎題
1.按拼音寫漢字
hān shí | yù liǔ | wǔ hóu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多音字組詞
處chù________ chǔ________
傳chuán________ zhuàn________
3.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御柳 | 五候 | 傳蠟燭 |
4.寫出近義詞
無處—________ 飛花—________ 斜—________
5.寫出反義詞
東風—________ 日暮—________ 輕煙—________
6.形近字組詞
城________ 誠________
煙________ 咽________
7.解釋下列詞語
①寒食
②御柳
8.用下列詞語造句
①寒食
②輕煙
9.給加下劃線的字注音
傳蠟燭________ 寒食________ 五候________
10.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王侯________ 落花________
11.讀詩文《寒食》,根據意思寫詞語
①皇帝御花園里的柳樹。________
②后漢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個得寵的宦官為侯。________
12.讀詩文《寒食》,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春城無處不飛花,________。
13.擴句
①草地盛開鮮花。
②天氣熱。
14.讀詩文《寒食》,我會填
《韓食》這首詩是________ 詩人________ 所做。
15.讀詩文《寒食》,文學常識填空
韓翃:字________ ,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進士。官至中書舍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原有詩集,后散佚,明人輯有《________ 》。
二、閱讀題
16.讀詩文《寒食》,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說說什么是寒食?
17.讀詩文《寒食》,說說你怎么理解“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句詩?
18.課外延伸
讀詩文《寒食》,說說你從這首詩中體會到了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礎題
1.【答案】寒食;御柳;五侯
【考點】拼音,寒食
【解析】【分析】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節的前兩天為寒食節。據左傳所載,晉文公火燒森林求介之推,沒想到他卻抱著大樹活活被燒死,晉國人為了悼念他,每年的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御柳:皇帝御花園里的柳樹。五侯:后漢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個得寵的宦官為侯,世稱五侯。
【點評】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們重點要學會掌握詞語的正確書寫和多音字的讀音。本文應注意“寒”的讀音和“御”、“侯”的寫法。
2.【答案】到處;相處;傳統;傳記
【考點】拼音,寒食
【解析】【分析】多音字,就是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不同的讀音表義不同,用法不同,詞性也往往不同。
【點評】多音字,就是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不同的讀音表義不同,用法不同,詞性也往往不同。多音字有以下幾種用法:讀音有區別詞性和詞義的作用;使用情況不同,讀音也不同,讀音有區別用法的作用;語體不同,讀音不同,讀音有區別語體的作用,主要體現為口語和書面語等;方言詞匯的存在造成多音。
3.【答案】yù liǔ;wǔ hóu;chuán là zhú
【考點】拼音,寒食
【解析】【分析】御柳:皇帝御花園里的柳樹。五侯:后漢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個得寵的宦官為侯,世稱五侯。傳蠟燭:雖然寒食節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賜可以點蠟燭。
【點評】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提高學生準確認讀拼音的能力。
4.【答案】到處;花飛;歪
【考點】詞義,寒食
【解析】【分析】近義詞,是指詞匯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如“美好”和“美妙”、“懶惰”和“怠惰”、“枯萎”和“干枯”、“寬敞”和“寬闊”。
【點評】現代指一個文字所具有的含義、意思。也可以通常指一個字有幾種意思,同“字意”。通常指一個字有幾種意思。
5.【答案】西風;清晨;濃煙
【考點】詞義,寒食
【解析】【分析】反義詞就是兩個意思相反的詞,包括:絕對反義詞和相對反義詞。分為成對的意義相反、互相對立的詞。如:真——假。
【點評】詞義:包括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一個詞的最初的含義稱作本義。以本義為出發點,根據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現象的各個特點,詞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又會產生若干個與本義相關但并不相同的意義,這就是詞的引申義。詞義的性質包括概括性、客觀性和民族性。
6.【答案】城池;誠實;輕煙;咽喉
【考點】字形,寒食
【解析】【分析】極易混淆的形近字大致可分為五種情況:一是讀音相同相近,二是字形相似,三是意義混淆,四是不明典故,五是忽視語文法規。
【點評】字形指個別字元的外形、形體、寫法。學生在書寫時要注意辨認形近字和同音字,不要弄混。形近字是指幾個字形結構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義卻不一樣。解釋形近字是指幾個字形結構相近的字。特點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規律,并有各自的特點。
7.【答案】①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每年的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②皇帝御花園里的柳樹。
【考點】詞義,寒食
【解析】【分析】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節的前兩天為寒食節。據左傳所載,晉文公火燒森林求介之推,沒想到他卻抱著大樹活活被燒死,晉國人為了悼念他,每年的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御柳:皇帝御花園里的柳樹。
【點評】詞義:包括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一個詞的最初的含義稱作本義。以本義為出發點,根據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現象的各個特點,詞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又會產生若干個與本義相關但并不相同的意義,這就是詞的引申義。
8.【答案】①每年我們都過寒食節。②早晨裊裊輕煙飄向天空。
【考點】語言表達,寒食
【解析】【分析】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節的前兩天為寒食節。據左傳所載,晉文公火燒森林求介之推,沒想到他卻抱著大樹活活被燒死,晉國人為了悼念他,每年的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輕煙,薄煙,非常稀薄的煙。
【點評】造句,是指用詞語組織句子。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或詞組構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別人一件事,提出一個問題,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種感慨。它的句尾應該用上句號、問號或感嘆號。
9.【答案】là;hán;hóu
【考點】拼音,寒食
【解析】【分析】傳蠟燭:雖然寒食節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賜可以點蠟燭。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節的前兩天為寒食節。據左傳所載,晉文公火燒森林求介之推,沒想到他卻抱著大樹活活被燒死,晉國人為了悼念他,每年的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五侯:后漢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個得寵的宦官為侯,世稱五侯。
【點評】對于加點字,我們讀的時候,要根據詞語的意思來確定它的讀音。做到認真、細致,如果對某個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12.【答案】將相;流水
【考點】成語,寒食
【解析】【分析】王侯將相,泛指封建社會中位尊、祿厚、權重、勢大的貴族。落花流水,原形容暮春景色衰敗。后常用來比喻被打得大敗。
【點評】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
14.【答案】御柳;五侯
【考點】詞義,寒食
【解析】【分析】御柳,皇帝御花園里的柳樹。五侯:后漢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個得寵的宦官為侯,世稱五侯。
【點評】詞義:包括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一個詞的最初的含義稱作本義。以本義為出發點,根據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現象的各個特點,詞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又會產生若干個與本義相關但并不相同的意義,這就是詞的引申義。
16.【答案】寒食東風御柳斜
【考點】詩文朗讀、默寫、翻譯,寒食
【解析】【分析】春天,長安城處處飄飛著落花;寒食節,東風把御園柳枝斜。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文的背誦和默寫能力,默寫時注意字詞不要寫錯。
17.【答案】①綠油油墓草地上盛開著五顏六色野花。②夏天天氣熱得像蒸籠。
【考點】擴寫、縮寫句子,寒食
【解析】【分析】擴句,又稱擴寫,顧名思義,與縮寫剛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礎上添枝加葉,也就是說,根據表達的需要添加上定語、狀語、補語等連帶成份,使句子的或課文意思更具體形象,充實豐滿。
【點評】擴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語“我”不能變成“我們”或“我和某某”。 不能改變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1.【答案】唐代;韓翃
【考點】課文內容理解,文化常識,寒食
【解析】【分析】《韓食》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韓翃所做。
【點評】考查學生對于課文文化常識的掌握。
22.【答案】君平;韓君平集
【考點】文化常識,寒食
【解析】【分析】韓翃: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進士。官至中書舍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原有詩集,后散佚,明人輯有《韓君平集》。
【點評】文學常識,廣義指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枚舉名家,略覽名作,出入各派,濃縮中國文學精華。之中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學中的地理、歷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們眾所周知的文學習慣。
二、閱讀題
23.【答案】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節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兩天。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
【考點】課文內容理解,寒食
【解析】【分析】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節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兩天。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
【點評】對于課文內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讀懂課文的基礎之上,學生要借助資料等,將課文讀懂,才能進行進一步的理解。
24.【答案】春風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隨風飄動起來了。
【考點】課文內容理解,寒食
【解析】【分析】“寒食東風御柳斜”,春風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隨風飄動起來了。風是無形無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飛,柳之斜來間接感知。照此說來,一個“斜”字也是間接地寫風。
【點評】對于課文內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讀懂課文的基礎之上,學生要借助資料等,將課文讀懂,才能進行進一步的理解。
25.【答案】寒食節禁火,然而受寵的宦官,卻得到皇帝的特賜火燭,享有特權。
【考點】課文內容理解,寒食
【解析】【分析】這是一首描寫宮廷寒食節的詩。寒食節禁火,然而受寵的宦官,卻得到皇帝的特賜火燭,享有特權。
【點評】本題涉及課文的理解,包括課文脈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點句子的理解等,在認真領會課文中作者的感情,就會不難填出正確答案。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