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原創} 小媛老師 gzh:美國小學的日常
最近小媛老師為大家分享了不少自然拼讀的學習資源:
第一個是自然拼讀的免費教材:我找到一套免費的自然拼讀教材,動輒上萬塊的拼讀課,靠它全搞定!
另一篇是昨天分享的自然拼讀的學習網站,成體系,還免費!這個免費網站真是寶,所有自然拼讀的精髓這里全都有!
很多家長欣喜于這么多的免費資源時,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一起學,孩子會不會混淆?
這個問題我也思索了很久,那么就借今天的分享,和大家一起探討下拼音和自然拼讀的本質。幫助大家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做出更好地做判斷!
都是語言學習的工具
孩子初學一門語言時,都會有一段困惑期,閱讀起來經常磕磕絆絆。但是,有了自然拼讀或漢語拼音的輔助后,小朋友的“迷茫”變得“清晰”起來。哇!原來,“我可以使用這些語音符號,讀出想讀的單詞和漢字!”
所以,不論自然拼讀還是漢語拼音,都是孩子在閱讀時不可或缺的工具。就像我們初學自行車,裝的一對輔助輪一樣。早期學習拼音和自然拼讀,就像一副腳手架,可以大大降低孩子學習語言的難度。

為什么學習自然拼讀?
學習自然拼讀的目的是閱讀。一個以英語為母語的小孩,當他看到c,a,t這個三個字母后,會試著用自然拼讀的規則,發出/k/,/a/,/t/的音,然后連在一起。哇!原來,這個詞就是我聽過的Cat,小貓呀。

這里要注意的一點是,孩子在學習自然拼讀前,最好具有足夠的聽力詞匯。舉個例子,如果孩子不知道Cat是“小貓”的意思,即使它通過拼讀規律讀出單詞,也無法建立起單詞和圖像之間的聯系。

所以小媛老師的建議是:在學習自然拼讀前,一定要有充足的聽力詞匯基礎。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利用解碼的能力(decoding skill),破解書中的單詞密碼,幫助來閱讀。
為什么學習漢語拼音?
剛才我們說了學習拼讀前,要有足夠的詞匯基礎。那么漢語拼音呢?
咱們換位思考下,想一想如果一個外國孩子在沒有任何中文基礎的情況下,學習拼音會是怎樣的感受:

是不是感覺像看天書一樣?但是,如果我們加上漢字...是不是就容易理解多了?所以,拼音的學習一定要和漢字結合在一起,才有意義!

漢語的博大精深,還在于我們有很多的"多音字"。如果只是聽到發音,我們還是不知道是什么字!但是,當我們把它放在語境中時,就容易理解多了:

所以說,無論是漢語拼音還是自然拼讀,都是一套語言學習的摩爾斯電碼,需要前期的詞匯和語言基礎。
什么情形下容易發生混淆?
很多家長擔心,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同時學習,會讓孩子產生混淆。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下:在什么樣情況下,混淆最容易發生吧。
如果孩子六歲左右開始學自然拼讀,同時也在這個階段學習漢語拼音,那么孩子發生混淆的幾率就會很高。
因為英文字母和漢語拼音都使用的是26個拉丁字母,相同字母,它們的發音卻不一樣。比如字母C,在英語里的發音為/k/,在拼音里讀/ci/。
這個時候,孩子剛剛學了一點自然拼讀的知識,尚沒有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緊接著又要學拼音,大腦輸入了太多的語言信號,又無法完全區分和處理,這就難免會產生混淆啦。

所以,如果想讓孩子像英美孩子學習母語那樣來學英文,并且一直在有沉浸英文環境的條件,那么小媛老師建議:讓孩子盡早開始學習自然拼讀,并有意識地錯開自然拼讀和拼音的學習時間,提前為孩子做好語言學習的規劃!這樣,孩子六歲時,自然拼讀已經掌握得很好,可以靈活運用,再學習拼音時,就能大大降低混淆的概率。

不斷試錯
為了搞清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間的關系,我專門讀了一些“語言學”方面的資料。從閱讀中我發現: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間的混淆,源于它們之間存在的遷移現象。
當兩種語言的規則相似時,會對另一個語言的學習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叫做正遷移,反之則是負遷移。
比如英語和漢語拼音都由26個拉丁字母組成,它們有很多相同的發音,比如/b/,/p/,/m/,/s/等……我們正好可以利用拼音對于自然拼讀的正遷移作用,幫助孩子更快地掌握拼讀技能。

語言的遷移在二語習得中十分常見,孩子在頻繁的接觸和練習中,不斷試錯、不斷修正,最后形成對兩種語言的區分能力。
可是,咱們不能走極端,不要因為過于擔心混淆,而選擇讓孩子放棄其中一門的學習,最終讓孩子錯過寶貴的語言敏感期。

在小媛老師身邊,有很多學習雙語,甚至三種語言的孩子,這些孩子都能和父母用不同的語言對答如流。這些實例告訴我們:孩子在語言敏感期,有著超乎我們想象的強大區分力與自我調節的能力。這個時期出現的混淆,很多只是暫時的。
把握語言學習的關鍵期

大家可能很關心,到底什么時候學自然拼讀,什么時候學拼音?小媛老師的建議是:
孩子0-3歲時我們就要有意識、有計劃地讓孩子多聽英語。比如通過童謠、親子游戲、和日常英文的對話,鍛煉孩子的聽力,拓充詞匯量。等到孩子有了大量的聽力基礎時,就引入系統的自然拼讀學習。通常系統學習的時間為2~3年。

在學習自然拼讀的同時,不要忽略了高頻詞/視覺詞。因為拼讀規則只能解決70%-80%的單詞發音,還有很多視覺詞是不符合發音規律的,這些詞就需要孩子單獨來記憶。

而拼音的引入,最好在孩子認識了400-500個漢字,并萌生了強烈的獨立閱讀意識之后。這也就是為什么國內的小學在一年級之后,才會引入拼音教學的原因。

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對于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的學習有了自己的認識和判斷,小媛老師不是語言學專家,只是希望提供給家長朋友們一些自己的見解和思路。
最后想說的是,不要害怕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混淆和犯錯,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請以最大的愛與耐心,幫孩子順勢而為!

小媛老師 美國公立學校老師 美國雙語教育學碩士
了解更多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8482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