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語文課程目標與內容(語文課程的目標)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7)
所謂“課程目標”,是指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它規定了某一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以后,在發展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期望實現的程度,它是確定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課程為中介才能實現事實上,課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為是使學生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所以說,課程目標是指導整個課程編制過程最為關鍵的準則確定課程目標,首先要明確課程與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銜接關系,以便確保這些要求在課程中得到體現;其次要在對學生的特點、社會的需求、學科的發展等各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確定行之有效的課程目標課程目標有助于澄清課程編制者的意圖,使各門課程不僅注意到學科的邏輯體系,而且還關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以及課程內容與社會需求的關系 [1],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語文課程目標與內容?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語文課程目標與內容
所謂“課程目標”,是指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它規定了某一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以后,在發展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期望實現的程度,它是確定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課程為中介才能實現。事實上,課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為是使學生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所以說,課程目標是指導整個課程編制過程最為關鍵的準則。確定課程目標,首先要明確課程與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銜接關系,以便確保這些要求在課程中得到體現;其次要在對學生的特點、社會的需求、學科的發展等各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確定行之有效的課程目標。課程目標有助于澄清課程編制者的意圖,使各門課程不僅注意到學科的邏輯體系,而且還關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以及課程內容與社會需求的關系。 [1]
語文學科作為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文化學科,在70多年的新中國教育發展史上,其課程目標不斷根據國家的發展需求以及國際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不斷進行演化與調整,別的且不論,就是2003年的語文課程目標與2020年的語文課程目標相比,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3年版的“高中語文課程目標,一共只有區區的五個方面的要求:一是“積累·整合”,二是“感受·鑒賞”,三是“思考·領悟”;四是“應用·拓展”;五是“發現·創新”。
而新版的“高中語文課程目標”則完全摒除了五大條文,重新提煉出12條語文課程目標:一是“語言積累與建構”;二是“語言表達與交流”;三是“語言梳理與整合”;四是“增強形象思維能力”;五是“發展邏輯思維”;六是“提升思維品質”;七是“增進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美感體驗”;八是“鑒賞文學作品”,九是“美的表達與創造”,十是“傳承中華文化”,十一是“理解多樣文化”;十二是“關注、參與當代文化”。
新舊版本放在一起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在語文課程目標上的巨大變化??梢哉f新的課程目標更加全面,更加系統,更加科學,更加強調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更加強調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由“知識能力論”到“語文素養論”,是對原“語文課程目標”的全面升級,可謂高屋建瓴、切中肯綮,旨在“學生通過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學習活動,在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幾個方面都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堅定文化自信,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為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2]
語文課程目標規定了語文課程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是教材編寫、教師組織教學、學生學習以及高考等方面的具體指向,具有準“法規”的剛性指令,是編者、教師、學生必須要牢牢記住的行為、學習準則,只有對“語文課程目標”了然于心,我們的編者、教師、學生才不至于走錯路、走彎路,從而順利地登上“玉皇之巔”,完成國家課程賦予我們各自神圣使命和偉大任務。
參考文獻:
[1]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礎》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年
[2]《普通高中課程方案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