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雖然我們從小到大學習了很多漢字,但是有些讀音的漢字我們是寫不出來的,比如成龍大哥的“Duang”,還有“fai”“pia”“rai”等等。

那么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交流并不一定需要文字。研究統計,世界上的語言,只有30%有文字。所以沒有文字才是常態。即使是我國的古代,識字的人也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平民都是文盲,但還是可以正常生活的。不過沒有文字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無法記錄,后世的人們很難了解到當初的景象。

其次,文字是滯后于語言的。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也就是說,先有語言,后有文字。尤其是漢字,大多數漢字都是經過了歷史的沉淀,非常穩定,因此新造字也不像拼音文字那么隨意。
對于常用的新事物我們一般都會通過諧音,含義或者字形來表示,比如“沙發”、“粉絲”、“囧”等。
而很多音和義都不常用,意思還很抽象的字詞,就會出現還沒有漢字的情況,就像成龍大哥的“Duang”。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言,很多方言其實就是口語的變調,比如“bia”,就源自“吧唧”的“吧”。
小伙伴們還能說出來沒有對應漢字的讀音嗎?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