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燈籠講解(人教部編八年語文)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人教部編八年語文(下)每課一練《燈籠》及答案,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燈籠講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燈籠講解
人教部編八年語文(下)每課一練《燈籠》及答案
一、填空題
1.文學常識填空。
《燈籠》的作者,原名熙成,山東萊蕪人,家、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書》《黑紅點》北極星》《忘年》《吳伯簫散文集》中。
2.閱讀下列文段,根據拼音寫詞語。
提起燈籠,就會想起三家村的quǎnfèi,村中老斗呵狗的聲音;就會想起pángdà的晃蕩著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嚕嚕的私語;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須,同洪亮大方的tántǔ;坡野里想起一跳又一跳的鬼火,村邊社戲臺下想起鬧嚷嚷的觀眾,花生籃,冰糖húlu;臺上的小丑花臉,跪堂譜,“司馬懿探山”。
二、解答題
3.作者圍繞著“燈籠”寫了哪些鄉間習俗?
4.文章開篇寫“火”,似乎與“燈籠”無關,能否刪除?
三、復合題
5.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雖不像撲燈蛾,愛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歡火,喜歡亮光,卻仿佛是天性。放在喑屋子里就哭的寶兒,點亮了燈哭聲就止住了。歲梢寒夜,玩火玩燈,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盡管大人們怕火火燭燭的危險,要說“玩火黑夜溺炕”那種跡近恐嚇的話,但偷偷還要在神龕里點起燭來。
連活活的太陽算著,一切亮光之中,我愛皎潔的月華,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來挑著照路的燈籠、提起燈籠,就會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頭呵狗的聲音;就會想起龐大的晃蕩著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嚕嚕的私語;想起祖父雪白竹胡須,同洪亮大方的談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邊社戲臺下想起鬧嚷嚷的觀眾,花生籃,冰糖葫蘆;臺上的小丑,花臉,《司馬懿探山》。真的,燈籠的緣結得太多了,記憶的網里擠著的就都是。
(1).第一段中作者寫了什么內容?這樣寫有何作用?
(2).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喜愛燈籠的原因是什么?
(3).請賞析“真的,燈籠的緣結得太多了,記憶的網里擠著的就都是”一句。
6.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題。
想起來,族姊遠嫁,大送大迎,曾聽過徹底的鼓吹,看滿街的燈火;轎前轎后雖不像《宋史·儀衛志》載,準有打燈籠的親事官八十人,但輝煌景象已夠華貴了。那時姊家仿佛還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戶了。進士第的官銜應該還有吧,垂珠聯瓏的朱門卻早已褪色了。
…………
最壯的是塞外點兵,吹角連營,夜深星闌時候,將軍在挑燈看劍,那燈籠上你不希望寫的幾個斗方大字是霍驃姚,是漢將李廣,是唐朝裴公嗎?雪夜入蔡,與胡人不敢南下牧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樣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聽,正蕭蕭班馬鳴也,我愿就是那燈籠下的馬前卒。
唉,壯,于今燈籠又不夠了。應該數火把,數探海燈,數燎原的一把烈火!
(1).結合文章內容,理解畫線句子的含義。
i.垂珠聯瓏的朱門卻早已褪色了。
ii.雪夜入蔡,與胡人不敢南下牧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樣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2).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并評價最后一段所表現的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7.課文綜合地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完成下列兩題。
(1).對課文在運用表達方式上主要特征描述有誤的一項是( )
A.插寫為主,敘述為輔 |
B.夾敘夾議,敘議結合 |
C.以敘為主,議論為輔 |
D.在議論時往往也抒情 |
(2).請說出下列語句運用的表達方式。
i.雖不像撲燈蛾,愛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歡火,喜歡亮光,卻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寶兒,點亮了燈哭聲就止住了。( )
ii.金吾不禁的那元宵節張燈結彩,卻曾于太平豐年在幾處山城小縣里湊過熱鬧: 跟了一條龍燈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覺疲乏是什么,還要去看慶豐酒店的跑馬燈,猜源亨油坊出的燈謎。( )
iii.你聽,正蕭蕭班馬鳴也,我愿就是那燈籠下的馬前卒。( )
iv.唉,壯,于今燈籠又不夠了。應該數火把,數探海燈,數燎原的一把烈火!( )
8.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題。
記得,作著公正鄉紳的祖父,晚年來每每被邀去五里遙的城里說事,一去一整天。回家總是很晚的。湊巧若是沒有月亮的夜,長工李五和我便須應差去接。伴著我們的除了李老五的敘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燈籠。(A)那時人情世故對自己還不懂,好聽點說,心還像素絲樣純潔;什么爭訟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識領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輕易不提(wò)旋著的情事,倒是一路數著牽牛織女星談些進京趕考的掌故(B)雪夜馳馬,荒郊店宿 , 每每令人忘路之遠近。村犬遙遙向燈籠吠了,認得了是主人,近前來卻又大搖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時分。
(1).請用漂亮的正楷字將畫直線的短語寫在田字格內。
(2).用部首檢字法查“素”字;先查部首,再查畫。
(3).(A)處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將正確的句子寫下來。
(4).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劃線字注音。
wò | |
旋 | 爭訟 |
(5).(B)處應填入正確的標點符號為。
答案第一部分
1?
吳伯簫
,
散文
,
教育
2?
犬吠
,
龐大
,
談吐
,
葫蘆
第二部分
3?
①歲梢寒夜,玩火玩燈,除夕燃滴滴金;
②大人們在神龕里點起燭;
③鄉俗還愿,唱戲、掛神袍,村頭高挑紅燈;
④女子出嫁打燈籠等。
4?
不能刪除。文章開篇寫“火”,先寫小孩喜火的天性,再說大人也需用火,貌似與“燈籠”無關,實際上是為后文寫“燈籠”作鋪墊。“愛光明”“喜歡火”“喜歡亮光”表明了人們追求光明的普遍特點。
第三部分
5? (1)
①第一段作者寫了小時候喜歡火、光的情景。這樣寫豐富了文章內容,增添了情趣,避免敘述的呆板和結構的單調,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②引出下文,為下文敘述喜愛燈籠做鋪墊。
(2)
燈籠寄托著祖父、母親等親人的慈愛和牽掛,也寄托著作者對親人的感激之情;許多鄉情民俗它與燈籠結下太多的緣分,給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燈籠能為夜行人指路,溫暖他人;記錄、傳承著家族歷史;引發作者聯想起古代將領挑燈看劍,抗擊敵人的情境,激發愛國熱情。
(3)
這句話運用了夸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表達出“我”與燈籠之間結下的緣分之多,突出了“我”對燈籠的喜愛之情。
6? (1) ①
表面寫族姊家華貴朱門的顏色變暗淡了,不再鮮艷了,實際上寫族姊家庭早已衰敗。
②
李想、蒙恬等昔日大將以智慧和勇氣抗擊敵寇,保家衛國,其英雄事跡與日月同輝,激勵著后人,表達了作者對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2)
作者熱烈贊頌古代將軍塞外點兵,挑燈看劍,英勇殺敵的氣概;他們激發了自己的愛國情懷,作者熱切希望沖上前線,奮勇殺敵,痛擊日寇;同時表達了對時局的擔憂和對未來的期望——希望有更強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團結抗戰,打敗敵人,保衛好自己的家園。
7? (1) A (2) ①
議論 敘述(敘議結合)
②
敘述 描寫
③
議論,也抒情
④
議論,也抒情
8? (1)
荒郊店宿
(2)
【第1空】系
【第2空】四
(3)
那時自己對人情世故還不懂,好聽點說,心還像素絲樣純潔。
(4)
【第1空】斡
【第2空】song
(5)
【第1空】破折號(—)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