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頭條科技復薪計劃第二期#
我是上課有意思,請關注我,我會經常更新小學語文資料和教育教學方面的文章。
【第21課《古詩三首》重點句子解析】
1.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句意:如今明月還是秦漢時的明月,邊關還是秦漢時的邊關,離家萬里外出征戰的將士,還沒能回來。賞析:以明月和邊關襯托了將士們的思鄉之情。)
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句意:要是有李廣那樣的猛將戍守邊關,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就不敢南下進攻。賞析:詩中運用了典故,方面是希望朝廷啟用良將,使得邊患消除,將士還鄉,黎民安居樂業;另一方面也委婉地諷刺了戍邊將帥的驕惰無能,朝中良將匱乏的現實。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句意:端起盛滿葡萄酒的夜光杯剛要喝,琵琶聲就響起來,催促將士們快點出發。賞析:如此盛大的酒宴,酣暢淋漓,一個“欲飲”,一個“催”,描繪了出征前軍營中餞別的盛況,也形象地揭示了出征人與餞行人的心情。)
4.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句意:如果我喝醉了,倒在戰場上,你不要笑,自古以來,出征打仗的人有幾個能活著回來?賞析:夸張地展示了戰爭的殘酷、慘烈,實際上潛藏著對生的依戀,對連年戰爭的不滿,深化了詩歌的主題。)
5.生當作人木,死亦為鬼雄。(句意:活著的時候,應當做杰出的人;就是死了,也要成為鬼中的豪杰。賞析:這兩句詩襟懷高遠,極富英豪丈夫之氣。)
6.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句意:直到今天,人們還在思憶項羽,他在慘遭失敗之時,寧可自殺也不愿逃回江東。賞析:通過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故事,描繪了一幅生動、悲壯的歷史畫卷,高度贊揚了項羽敗而不屈的氣概。)
【第22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重點句子解析】
1.“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其他同學是為家父、明理、光耀門楣而讀書,都是為了滿足自己或家庭的需要;這位同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則是把個人學習與民族振興的大業聯系起來,要為祖國的興盛和民族的振興而讀書。從他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心懷遠大志向的人。)
2.魏校長聽了,連聲贊嘆:“好哇!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當效此生!”(魏校長聽了周恩來的話激動萬分,連用兩個感嘆句表達出對他的贊嘆之情。
3.少年周恩來疑惑不解,問道:“被外國人占據?為什么呢?”(周恩來的兩次發問,表達了他內心的不解,從中可以看出少年周恩來是個愛思考的孩子,也是一個具有愛國精神的孩子。)
4.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這是在被外國人占據的地盤里,誰又敢怎么樣呢?大家只能勸慰這個不幸的女人。(反問句強調了人們的無奈與憤怒。人們有氣不能出,有話不能說,這都是因為“中華不振”。)
5.怎么把祖國和人民從苦難和屈辱中拯救出來呢?這個問題像一團烈火一直燃燒在周恩來心中。(“這個問題像一團烈火”寫出周恩來對如何救國救民的深深思考,表現了他對祖國和民族的責任感,愛國憂國之情躍然紙上。)
【第23課《梅蘭芳蓄須》重點句子解析】
1.到了深夜,梅蘭芳關緊門窗,拉上特制的厚窗簾,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細聲吟唱,這對他來說已經很知足了。(“深夜”“關緊”“拉上”“悄悄地細聲吟唱”等,寫出了梅蘭芳怕被別人發現的心理,也表現了他對戲曲的癡迷。)
2.他寧可賣房度日,也決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統治下登臺演出。(“寧可.....,也決不......”這一關聯詞,表現了梅蘭芳先生崇高的民族氣節。)
3.梅蘭芳斬釘截鐵地說,“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參加,這樣的慶祝會當然更不會去了。”(從梅蘭芳先生的話中,我們能感受到他不受脅迫、堅定拒絕的態度。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堅定的民族氣節。)
4.當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消息傳來時,梅蘭芳當即剩了胡須,高興地向大家宣布“勝利了,我該登臺演出了!”(從“當即剃了胡須”這一動作描寫中,可以看出梅蘭芳先生想要登臺演出的迫不及待的心情;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極度興奮之情。)
5.前來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沒有座位就站著看。(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前來看梅蘭芳演出的人實在太多了,這也從側面寫出梅蘭芳高超的表演藝術。)
6.作為藝術家,梅蘭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藝術讓人喜愛,他的民族氣節更令人敬佩!(梅蘭芳先生是一個有著高超的表演藝術,同時又深愛自己的祖國,有著堅定民族氣節的人。)
【第24課《延安,我把你追尋》重點句子解析】
1.像翩翩歸來的燕子,/在追尋普日的春光;/像苗壯成長的小樹,/在追尋雨露和太陽。(作者將““我們追尋延安”比作“燕子追尋春光”“小樹追尋雨露和太陽”,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我們”追尋延安精神的赤誠。)
2.追尋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尋你,棗園梨花的清香./追尋你,南泥灣開荒的镢頭,/追尋你,楊家嶺講話的會場。(作者選取了幾種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來描寫延安。一連用了四個“追尋你”,好像同這些事物在當面講話,親切自然地指出我們所追尋的是延安精神。)
3.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的茅屋,/卻忘不了延安塞洞溫熱的土炕。(“破舊的茅屋”代表以前貧窮的生活條件。“延安窯洞溫熱的土炕”,是指革命戰爭年代那種親密的軍民關系、黨群關系,那種火熱的斗爭生活。這是“忘不了”,也不應該忘記的。)
4.延安,你的精神燦爛輝煌!/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沒有了靈魂,怎能向美好的未來展翅飛翔?(用反問的語氣說明,如果“我們”喪失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個人沒有了靈魂,就不能去創造美好的未來,可見延安精神非常重要。)
編者意圖:對小學生來說,句子解析是最難的,多了解他人的解讀思路,可以讓語文問答題變得更容易。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