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知識>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部編版九下(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21.鄒忌諷齊王納諫課件)
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電子課本


知識點(diǎn)
一、作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又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經(jīng)學(xué)家、目錄學(xué)家、文學(xué)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曾奉命領(lǐng)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
二、相關(guān)背景
《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編體史書,又稱《國策》。記載了東周、西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于戰(zhàn)國初年,止于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的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游說之士的實(shí)戰(zhàn)演習(xí)手冊。
三、主要內(nèi)容
這篇課文通過鄒忌以身設(shè)喻,規(guī)勸齊王納諫的事,說明了國君廣開言路,虛心接受諫言,對于修明國家政治的重大意義。
四、句式
【判斷句】
1、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者也。判斷句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妄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用“……者,……也”句末表示判斷)
3、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
【省略句】
1、客從外來,(鄒忌)與坐談,(鄒忌)問之(于,省略介詞)客曰
2、皆以(臣)美于徐公(省略賓語)
3、又弗如(其美)遠(yuǎn)甚
4自以為不如(其美)
5、(鄒忌)暮寢而恩之
6、(鄒忌)于是入朝見威王
7、(威王)乃下令(省略主語)
【被動句】
1、王之蔽甚矣
被動句,動詞“蔽”直接表被動
【倒裝句】
1、賓語前置:
忌不自信(在否定句中,代詞作動詞賓語,前置)
2、狀語后置:(介詞短語后置)
欲有求[于我]也(欲[于我]有求)
皆以美[于徐公](皆以[于徐公]美)
能謗譏[于市朝](能[于市朝]謗譏)
皆朝[于齊](皆[于齊]朝)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此所謂[于朝廷]勝)
3、定語后置: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能面刺寡人之過的群臣吏民)



譯文
鄒忌身高八尺多,形體容貌光艷美麗。(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端詳看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個更漂亮?”他妻子說:“您比徐公漂亮的多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美),就又問他的妾:“我與徐公相比誰更漂亮?”妾說:“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同他坐著談話,又問他:“我和徐公相比誰更漂亮?”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又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xì)地端詳他,自認(rèn)為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鏡子看看自己,更覺得自己(的相貌)遠(yuǎn)不如他的。晚上躺著想這件事,說:“我妻子認(rèn)為我漂亮,是因?yàn)槠珢畚遥晃业男℃J(rèn)為我漂亮,是因?yàn)楹ε挛遥豢腿苏J(rèn)為我漂亮,是因?yàn)橄肭笾谖摇!?/p>
鄒忌于是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shí)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們就都說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齊國土地方圓千里,一百二十座城池,宮里的妃嬪和身邊的侍衛(wèi),沒有不偏愛您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不害怕您的;全國范圍內(nèi)的人沒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蒙蔽很深啦!”
齊威王說:“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dāng)面指責(zé)我的過錯的,可得到上等獎賞;上書勸諫我的,可得到中等獎賞;在眾人聚集的公共場所指責(zé)議論我的缺點(diǎn),傳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獎賞。”命令剛下達(dá),群臣都來進(jìn)諫,門前、院內(nèi)像集市一樣人來人往;幾個月以后,大臣們還偶爾來進(jìn)諫;一年以后,即使想進(jìn)諫,也沒什么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后,都到齊國來朝見。這就是政治修明,不用出兵,就戰(zhàn)勝了敵國。
課后思考探究
一、鄒忌與徐公比美,分別問妻、妾、客(三問)“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吾孰與徐公美?”“吾與徐公孰美?”,分別得到不同的回答(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由此鄒忌深深地思考:“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鄒忌以切身經(jīng)歷設(shè)喻,把家事和國事進(jìn)行類比(三類比),“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進(jìn)行類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結(jié)論,諷諫齊王除蔽納諫。
寫齊王納諫而有三賞: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因?yàn)橛辛巳N賞賜,所以有了三種變化:令初下,群臣進(jìn)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jìn);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最終達(dá)到“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的大治局面。
二、鄒忌入朝見威王首先說出他的妻、妾、客分別 私”“畏”“欲有求于”他,都說他“美于徐公”,然后以類比推理的方法委婉進(jìn)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切以國家利益為中心,成功地說服齊威王。
啟示:充分尊重對方,語言委婉含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從而讓對方愉快地接受意見。
三、1. 哪一個,誰;同“熟”,仔細(xì)。
2. 認(rèn)為……美;美麗。
3. 朝廷;朝見。
圖文解讀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8235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