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6)


知識點
交流平臺:
1、只有進行細致的觀察,才能寫得準確。
2、不但要觀察細致,還要連續觀察了一段時間。
3、觀察不僅要用眼睛看,還要用耳朵聽,用心想。
詞句段運用:
1、我發現“鳥窩”也可以叫“鳥巢”。動物的“家”也可以有不同的名字。
2、“逐漸”寫出了爬山虎的腳是一點兒一點兒變成灰色的。
3、“最多”寫出了蟋蟀的住宅最深也是九寸,不能再深了。
日積月累:
立了秋,把扇丟。
二八月,亂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來雁門開,雁兒腳上帶霜來。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自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
圖文解讀
























單元復習
一、字詞盤點
1.字
(1)難讀的字
吟(yín) 瑟(sè) 遜(xùn) 輸(shū) 均(jūn)
柄(bǐng) 萎(wěi) 宅(zhái) 慎(shèn)
掘(jué) 傾(qīng) 拋(pāo)
(2)難寫的字
吟:右部是“今”,不是“令”。
廬:不要把“戶”寫成“尸”。
隙:右部上面不是“小”。
固:不要忘記寫最后一筆橫。
宅:第四筆是撇。
良:不要忘記寫第六筆撇。
穴:下部是“八”,不要寫成“入”。
(3)多音字
降xiáng(投降)jiàng (降落)
曲qǔ(樂曲)qū(彎曲)
扒bā(扒開)pá(扒手)
重zhòng(重要)chóng(重復)
朝zhāo(朝陽)cháo(朝向)
鋪pū(鋪開)pù(床鋪)
2.詞
(1)必須掌握的詞
操場 嫩紅 舒服 均勻 重疊 空隙 嫩莖
葉柄 瞧不起 牢固 引人注意 住宅 臨時
隨遇而安 選擇 住址 優良 巢穴 大廳
臥室 專家 九寸 衛生 鉗子 較大
(2)近義詞
均勻~平均 空隙~間隙 痕跡~印跡
逐漸~漸漸 牢固~堅固 休想~別想
出名~有名 隱蔽~隱藏 可惜~惋惜
慎重~謹慎 柔弱~脆弱 研究~鉆研
搜索~搜尋 傾斜~歪斜 平坦~平緩
簡樸~樸素 疲勞~疲倦 寬敞~寬闊
(3)反義詞
舒服→難受 逐漸→陡然 彎曲→筆直
仔細→馬虎 牢固→薄弱 隱蔽→暴露
慎重→輕率 溫和→暴躁 柔弱→剛強
傾斜→筆直 平坦→崎嶇 光滑→粗糙
簡樸→奢華 清潔→骯臟 干燥→濕潤
簡單→復雜
(4)詞語歸類
①AABB式詞語:彎彎曲曲
類似的詞語:高高興興大大方方
②含有“引”字的詞語:引人注意
類似的詞語:引人入勝引以為戒引人矚目
③量詞:一陣風六根細絲一根莖一條隧道一叢草一座門
④動詞:漾起波紋搜索巢穴修理平整
⑤修飾詞:嫩紅的葉子嫩綠的葉子溫和的陽光舒服的住宅傾斜的隧道
⑥與“看”有關的詞語:望眼欲穿東張西望左顧右盼極目遠眺察言觀色洞若觀火目不斜視
詞語解釋是考試中常常要考的題型,主要考查形式有:(1)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2)根據意思寫詞語。
二、佳句積累
1.比喻句
(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水像粒粒珍珠,彎彎的月亮像一張精巧的弓。比喻形象生動。
(2)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這句話把風拂過的葉子比作波紋,清晰地表達出風吹過爬山虎的葉子時的景象。
(3)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
這句話把爬山虎的腳比作蝸牛的觸角,突出了爬山虎的腳細小。
(4)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從草半掩著,就像一座門。
這句話把蟋蟀住宅出口的草比作門,突出了蟋蟀住宅的精致。
2.擬人句
(1)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
把爬山虎向上爬的動作擬人化,表明爬山虎并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只腳就巴住墻,越往高處爬,越要不斷地長出新腳。
(2)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把蟋蟀比作人,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動。
3.設問句
它有特別好的工具嗎?沒有。
引出下文,為稱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做鋪墊。
三、考試熱點
1.《古詩三首》常考查古詩句、詩意、蘊含的哲理及精神。也會以問答形式考查詩中描繪的畫面。
2.《爬山虎的腳》第4自然段常以課內閱讀形式出現,考查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爬山虎的腳的,也會要求找出文中能夠表現作者長期細致觀察的詞句。會要求觀察某種事物來作文。
3.《蟋蟀的住宅》第2自然段常以課內閱讀形式出現,考查寫作順序、蟋蟀的住宅內部和外部的特點,以及蟋蟀的住宅被稱為“偉大的工程”的原因。
四、“1 X”閱讀
1、推薦篇目葉圣陶《牽牛花》
2、推薦理由和《爬山虎的腳》一樣,這篇《牽牛花》寫得細致、樸素、實在,恰恰如葉圣陶先生的品質。而這種樸實自然的風格,也拉近了讀者與作者的距離,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3、閱讀方法在《牽牛花》中,作者先寫了種花,后寫了賞花,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我們可以通過反復閱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五、日積月累
1、描寫風景的詩句:1.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
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3.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錢《雪梅》)
(1)祖國山水美如畫。傍晚漫步江邊,夕陽西下,“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那景象,真令人贊嘆。在廬山游覽幾天,竟然不識廬山真面目,“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身處其中,“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
(2)春天來了,梅雪爭春“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世間萬物各有所長啊!
練習試卷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