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美術課口訣(美術課上出語文)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1)
端午假期過后,由于事務繁雜,早上的語文課耽擱了下午,我和美術老師交流了一下,準備借用美術課來補上語文課按進度應該上《索溪峪的野》,我也順便看了一下本節課的美術教學任務,做到了心中有數,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美術課口訣?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美術課口訣
端午假期過后,由于事務繁雜,早上的語文課耽擱了。下午,我和美術老師交流了一下,準備借用美術課來補上。語文課按進度應該上《索溪峪的野》,我也順便看了一下本節課的美術教學任務,做到了心中有數。
上課鈴響過,當我拿著語文課本走進教室的一剎那,學生們一片“唏噓”聲,一臉失望的神情,所有學生都準備好了畫紙和彩筆……于是,我從語文書下面拿出美術書:“同學們,大家誤會我了,今天我客串一把美術老師,由我來給大家上美術課,請大家把美術課本翻到《心中的風景》這一課。”
頓時,教室里傳出一片歡呼聲。
接著,我嘗試引導學生:“今天這節美術課,要求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心構圖,運用以前學過的透視等方面的知識,抓住景物特點,畫一幅美麗的風景圖。”說話間,我打開事先為語文課準備的課件,出示索溪峪的風景圖片,“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張家界的索溪峪,這里風景如畫,讓人流連忘返。誰能說說你看到的索溪峪有什么特點?”
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他們七嘴八舌:“懸崖很陡峭”“這里山清水秀”“索溪峪樹木蒼翠,溪水清澈”。更令我沒想到的是,他們能如此細致地觀察景物。有的學生側重山石的險峻、高聳,甚至說出了石頭的紋理特征;有的學生詳細觀察了樹木的分布和色彩,甚至說出了樹木的名稱;還有的學生重點說了水流的清澈見底,蜿蜒蛇行,水中石頭若隱若現……
驚喜之余,我又相機引導:“大家觀察很仔細,說得很準確,但是為了畫好索溪峪的美景圖,想不想對索溪峪了解得更詳細些?咱們語文課本第四課有對索溪峪具體詳細的描述,大家認真讀一讀課文,想一想索溪峪的景物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教室里響起一片“唰唰”的翻書聲。5分鐘后,學生準確說出了索溪峪的景物特點。
“那么,現在請大家回憶索溪峪給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參照課文中描寫索溪峪的優美語段,展開想象,用彩筆畫出你心中的索溪峪吧!”學生在我這個“冒牌”美術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創作。
我并沒有說過多的話,學生紛紛看圖片、讀課文,也充分發揮了想象。20分鐘后,一幅幅不拘一格、“野”味十足的索溪峪美景圖呈現在我面前。畫中斷壁懸崖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懸空的巨石搖搖欲墜;峰巒起伏、綿亙蜿蜒;也有充滿童趣的,畫的是猴子和游人嬉戲的圖景。他們還給自己的作品取了名字:“一線天”“百丈峽”“西海峰林”……
這節美術課,我僅僅出示了幾張索溪峪的圖片,并沒有按照慣常語文課的思路引導和講解,卻讓學生了解了索溪峪的景物特點,感受到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既完成了美術課的教學任務,又實現了語文課的教學目標,巧妙地進行了語文課與美術課的融合,真可謂水乳交融、一舉兩得。
(作者單位系甘肅省華亭縣安口鎮武村鋪小學)
校長點評
做課堂有心人
趙小平
學生往往會對一反常態的變化和現象表現出特別的興趣,一旦他們產生了興趣,也就是教育的契機。枯燥乏味的課文講解與繪畫相比,學生肯定對后者感興趣。這一堂課滲透了全課程理念,在美術課的進程中滲透了語文教學,學生們不僅從課文中感知索溪峪天然美、野性美的景物特點,而且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用優美的畫筆創作出一幅幅童真的索溪峪風景圖。學生對索溪峪的印象由平面達到了立體認知,實現了情感和審美雙重目的。學生的學習壓力降低,而學習效果卻雙倍增加。
我們一提學習便是“十年寒窗苦”“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古訓,學習好像成了一種背負不起的負擔。當學生將學習也當成負擔,往往會產生厭學情緒,而這節課真正達到了將“苦學”變為“樂學”的目的。
這種基于課程融合的個性化課堂,教師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在教學活動中導之以情,學生肯學;激之以趣,學生愛學;曉之以理,學生主動學;授之以法,學生樂學。學生在快樂中腦思、口說、手動,主動學習,愉快地接受并完成學習任務,在充分、全面的活動中受到教育,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知識,在快樂中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中國教師報》2018年07月04日第5版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