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手抄報的內容怎么寫
發布時間:2025-11-02閱讀(0)
元旦最早來自西方。大約在公元前五萬年左右,古埃及人定居在尼羅河兩岸,從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泛濫的時間是有規律的,他們就把這個時間每次都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泛濫時間之間大約相隔365天,也就是一年。同時古埃及人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到今天開羅城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太陽與天狼星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這就是元旦最早的由來。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中國最早稱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并規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紀年法。由此,我國政府采用更徹底的公元紀年法,所有政府文告、統計報表、報紙刊頭等均采用公歷,中國傳統的農歷紀年除了在重要報紙報頭的公歷后邊標注外,官方文件中已徹底沒了蹤影。而元旦節日,也于1949年12月23日的政務院(即今國務院)會議上通過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中,被規定為法定節日,并決定全國放假一天。今天,公元紀年及元旦節日在國人中已經逐步通用、流行、穩固。元旦與春節兩個節日,稱謂上不再混用。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80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