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飯用的木桶叫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5-11-02閱讀(0)
用來蒸飯的木桶叫甑子。古代炊具,主要用于蒸米飯,(現(xiàn)在貴州、四川、云南等地區(qū)仍然廣泛使用)外部略像木桶,但底部為竹篾編成的向內(nèi)、向上略拱的圓錐,因此有許多小孔,放于鬲、或鍋上蒸食物。主要有三部分組成:甑蓋、甑身、甑底。甑底是可透氣的木板或竹篾編成的圓形底,木板間留有空隙,是為了讓水蒸氣能透過空隙,將米飯蒸熟,甑底一般在甑子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地方,但一定不能和甑身底部對齊,否則飯將浸泡在水里;甑身是一個類似于木桶樣式的圓柱體,由于經(jīng)常在水里蒸煮,再加上空氣冷熱變化,甑身易松動,所以需要竹條或鐵絲在甑身中間處將其捆綁緊,若使用了正確的方式仍不能將米飯蒸熟,則可能是甑身松動在蒸飯時漏氣了;甑蓋是用木頭做的蓋子,也可以是用竹篾編成的蓋子,竹篾編成的蓋子的外形像一個很大型的碗,倒過來放可以當(dāng)做盛食物的器物,一般不易損壞。需要注意的是,甑子盡可能不要沾染油漬,否則會影響蒸出來的飯的味道。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79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