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中考語文一輪復習模擬卷(中考語文復習模擬試卷三)
發(fā)布時間:2024-01-22閱讀(11)

九年級語文測試題(考試時間:80分鐘 滿分:120分)
一、知識與運用(本題共8小題,16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佇立(chù) 叱咄(chì)落枕(lào) 相形見絀(chù)
B、拮據(jù)(jū) 綺麗(qǐ) 倔強(juè) 期期艾艾(ài)
C、嗔怪(chēn)哂笑(shěn)欹斜(jī) 引吭高歌(háng)
D、連翹(qiáo)榮膺(yīng)桑梓(zǐ) 妄自菲薄(bó)
答案:D解析:A項中佇立(zhù);B項中倔強(jué);C項中欹斜(qī)
2、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帷幕 竣工 殞落 坦蕩如砥
B、贓物 懈怠 慫恿 囊瑩映雪
C、荒繆 饋贈 愧怍 引喻失義
D、箴言 寬宥 恪守 正襟危坐
答案:D解析:A、隕落B、囊螢映雪C、荒謬
3、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雙打決賽中,中國隊的兩位姑娘配合得天衣無縫,獲得冠軍。
B. 楊絳先生為人謙遜低調,做學問孜孜不倦,錢鐘書先生評價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C. 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細流潤澤萬物,春天在人們不知不覺中悄然而至。
D.我們在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語句時,首先要理解所引用語句的原意,切不可不顧上下文的意思,斷章取義,為我所用。
答案:C解析: "江河日下"比喻情況一天天地壞下去,C項中用來表現(xiàn)冰雪融化江河漲水的情況是不恰當?shù)摹?/p>
4、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霧霾天氣使不少居民頻發(fā)呼吸道疾病 ,各大醫(yī)院呼吸科的接診人數(shù)在短短幾天內(nèi)飆升了七、八倍。
B、"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端午節(jié),這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和中秋節(jié)并稱為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C、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部署年度重點工作時提出"三最"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最嚴格的監(jiān)督、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
D"新冠肺炎"究竟是一種什么病毒?它是如何產(chǎn)生的?又該如何去預防?我們應該盡快搞清楚這些問題。
答案:A解析:A項中的"七、八倍"是相鄰兩個數(shù)字連用表示約數(shù),兩個數(shù)字之間不能用頓號。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 3月20日,大約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各個街頭參加了抗擊疫情宣傳活動。
B. 將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和打造文化景區(qū)相結合,既能改善農(nóng)村居住環(huán)境,又能發(fā)揚文化旅游產(chǎn)業(yè)。
C. 勸阻青少年戒煙,對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D.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使我們開拓了視野,提高了能力。
答案:D解析: A項中"大約"與"左右"語義重復;B項中"發(fā)揚""產(chǎn)業(yè)"搭配不當,可將"發(fā)揚"改為"發(fā)展";C項中"勸阻""戒煙",把意思說反了,可將"戒煙"改為"吸煙"。
6、下列句子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①生活中的磨難沒能掩蓋生活中的溫情。
②還是刻骨銘心的純真愛情,都在荒涼的人生底色上涂抹上溫情的色彩,溫暖著讀者的心。
③尤其是孫少平和田曉霞之間近乎柏拉圖式的愛情,純真甜美,讓人心醉。
④這是一個溫暖的世界。
⑤無論是醇厚的父子之愛、純潔的同窗友情、美好的同事情分、淳樸的鄉(xiāng)鄰情誼。
A.①④⑤②③ B. ④①⑤②③ C. ①⑤②③④ D.④⑤②①③
答案:B解析:此題是有關"溫情"文段。④句首先指出"溫暖的世界",引出下文,故置于首句;①⑤兩句緊跟其后,指出世界的溫暖,且具有總說和具體闡述的關系;②③句中的關聯(lián)詞"還是""尤其"是緊承"無論"而來,所以正確語序是④①⑤②③。
7、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科舉考試中的鄉(xiāng)試一般在秋天舉行,稱"秋闈",正因為是桂花開放時節(jié),故金榜題名又叫做"折桂"。
B. 古代住宅旁常栽桑樹、梓樹,后人就用"桑梓"指家鄉(xiāng)。《范進中舉》中張鄉(xiāng)紳稱與范進"同在桑梓",就是說他與范進是家鄉(xiāng)人。
C.古代兒童未成年時,不戴帽子,頭發(fā)下垂,稱為"垂髫";男子到二十歲時舉行"加冠"儀式,表示已經(jīng)成年,后人常用"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D. 古人將一夜從19點開始分為五更,每更一個時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點左右。
答案:D解析:"更定"應該是指晚上八點左右。
8、下列選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 《紅樓夢》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線索,描寫了以賈家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興衰史,反映了封建社會晚期廣闊的社會背景。
B. 祥子從農(nóng)村來到老北京城,從飯里茶里省錢,攢了三年,買的第一輛車就被孫偵探敲詐走了,經(jīng)歷三起三落,最終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C. 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說《簡·愛》成功塑造了一個優(yōu)秀女性形象。女主人公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演繹出簡?愛動人心弦的人生樂章。
D. 《海底兩萬里》是"現(xiàn)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凡爾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該作品構思巧妙,情節(jié)驚險,描繪的是人們在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
答案:B解析:祥子買的第一輛車是被大兵搶走的,準備買第二輛車的錢是被孫偵探搶走的。
二、研究性學習(本題共3小題, 6分)
在中華文明悠久的歷史中,愛國主義精神一直是中華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某中學九年級5班開展以"愛國詩詞朗誦會"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務。
9、為營造活動氣氛,老師讓每個同學推薦一首自己最喜歡的愛國詩詞。假如要讓你推薦,你會怎么說?(2分)
10、有人說愛國詩詞只在戰(zhàn)爭年代才會涌現(xiàn),是當時社會的反映,現(xiàn)今的和平社會,不需要愛國詩詞。你如何看待這一說法?(2分)
11、從古至今,涌現(xiàn)出了許許多多的愛國詩詞,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愛國詩詞對很多人來說逐漸變得陌生。如何讓更多的同學關注愛國詩詞,請你提出兩條建議。(2分)
答案:
9、示例:我推薦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在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時,他忠心不改,寫下了流傳千古的《過零丁洋》,以詩明志,表明了詩人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他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jié)。
10、示例:我不贊同這種觀點。愛國主義精神存在于歷史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愛國詩詞不只是戰(zhàn)爭時代的特定產(chǎn)物,它也是每一個中國人愛國主義情感的表達方式,可以出現(xiàn)在任何一個歷史時期。
11、示例一:開展與愛國詩詞有關的閱讀交流活動。
示例二:號召同學們閱讀或觀看與愛國詩詞有關的書籍或電視節(jié)目。
示例三:號召同學們了解富有愛國精神的詩詞作家,從他們的生平事跡中領悟愛國詩詞的魅力。
三、名句默寫(共10分)
12. 按要求默寫詩文名句。(每空1分)
(1)露從今夜白, 。(杜甫《月夜憶舍弟》)
(2)晴川歷歷漢陽樹, 。(崔顥《黃鶴樓》)
(3) ,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
(4)寂寂江山搖落處,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5) ,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
(6)晴空一鶴排云上, 。(劉禹錫《秋詞》)
(7)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 , "
使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穎,令人回味。
(8)趙師秀雨夜約客,,客人遲遲不至," , "
兩句生動地描寫了詩人深夜獨坐、望燈而待的情景。
答案:
(1)月是故鄉(xiāng)明
(2)芳草萋萋鸚鵡洲
(3)溪云初起日沉閣
(4)憐君何事到天涯
(5)黑云壓城城欲摧
(6)便引詩情到碧霄
(7)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8)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四、古詩文閱讀(共16分)
(一)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4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3.請描述"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所展現(xiàn)的畫面。(2分)
14."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運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13.浩瀚的沙漠處處縱橫百丈巨冰,慘淡的愁云凝滯,仿佛壓低了天空,詩人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描繪出一幅瑰奇壯麗的邊塞雪景。
14.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二)文言文閱讀(12分)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第15–19題。
【甲】《送東陽馬生序》全文
【乙】宋濂①,字景濂。性誠謹,官內(nèi)廷久,未嘗訐②人過。帝③間④召問群臣臧否,濂惟舉其善者曰:"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書萬余言。帝怒,問廷臣,或指其書曰:"此不敬,此誹謗非法。"問濂,對曰:"彼盡忠于陛下耳。陛下方開言路,惡⑤可深罪。"既而帝覽其書,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詰責,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幾誤罪言者。"于是帝廷譽之曰:"朕聞太上為圣,其次為賢,其次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嘗有一言之偽,誚⑥一人之短,始終無二,非止君子,抑可謂賢矣。"??
(濂)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于學無所不通,屢推為開國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門乞文者,后先相踵。高麗、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購文集。四方學者悉稱為"太史公",不以姓氏⑦。? (節(jié)選自《明史·宋濂傳》)??
【注】①宋濂:字景濂,明初文學家。②訐(jié):攻擊。③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④暗地里。⑤惡:同"勿"。⑥誚(qiào):譏諷。⑦不以姓氏:而不稱其姓氏。
15、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卒獲有所聞 卒,終于 B、窮冬烈風 窮,極
C、未嘗訐人過 過,過錯 D、士大夫造門乞文者 造,制造
16、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益慕圣賢之道 暮寢而思之 B、門人弟子填其室 公問其故
C、幾誤罪言者 后遂無問津者 D、于學無所不通 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1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2)非止君子,抑可謂賢矣
18、宋濂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語段【甲】【乙】的內(nèi)容分條概括。(2分)
19、【甲】【乙】兩個語段分別是如何表現(xiàn)宋濂的學問之高的?(2分)
答案:15、D解析:"造"的意思是"造訪"。
16、C解析:A項中兩個"之",前者是助詞"的",后者是指示代詞,可譯為"這件事";B項中兩個"其",前者是"他的",后者可譯為"其中";D項中兩個"于",前者可譯為"對于",后者可譯為"比";C項中兩個"者",都可譯為"……的人"。
17、(1)如果不是天資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這么專一罷了。
(2)他不只是君子,還真可以說是賢人了。
18、①勤奮好學②誠實正直③尊重師長⑷謙虛謹慎⑤守信⑥學問高
19、甲文以宋濂受天子恩寵啊、侍奉天子左右,在四海享有盛譽來表現(xiàn)其學問高;乙文以宋濂受人尊重、士大夫登門乞文、外國以高價收購文集來表現(xiàn)學問高。
譯文:宋濂,字景濂。性情誠懇謹慎,長期在宮中為官,?卻從不攻擊他人過失。太祖暗地里召宋濂詢問群臣的善惡優(yōu)劣,宋濂只是列舉表現(xiàn)優(yōu)良的大臣,?并說:"?善良的人與我交朋友,?我了解他們,?而對那些不善之人,?我不了解他們!"主事茹太素上書一萬多字,明太祖大怒,?以此詢問廷臣的看法。有的人指著茹太素的上書說:"?這是不敬,?是誹謗,是違法。"明太祖問宋濂,宋濂回答":?茹太素是盡忠于陛下的,?陛下現(xiàn)在廣開言路,?不能給他定以大罪。"不久,?太祖翻閱茹太素的上書,?覺得有不少值得采納的地方。?于是便將廷臣全部召來責問,?并直呼宋濂的字說道:"?如果沒有景濂,?我?guī)缀蹙鸵e誤地加罪于進言的人了。"于是太祖又當場稱贊宋濂說":?我聽說最上等的是圣人,?其次是賢人,?再次為君子。宋景濂為朕效力十九年,?從未說過一句假話,?也從未譏諷別人的短處,?始終如一,?他不只是君子,?還真可以說是賢人了。"??
宋濂從年少到年老,沒有一天離開過書籍,對于學問沒有不精通的,屢次被推為開國文臣之首。士大夫登門造訪索要詩文的人,?接踵而至。高麗、安南、日本甚至出雙倍價錢收購宋濂的文集。四方學者都稱宋濂為"太史公",而不稱其姓氏。
五、現(xiàn)代文閱讀(共22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9分)
閱讀下面議論文,完成20—23題。
中國文學肩負著構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①古往今來的中國文學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構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僅對個人品行的養(yǎng)成發(fā)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是對我們民族意志的鍛造,起到價值觀的奠基與導引作用。
②文學對民族精神的構建,要從個人品行的養(yǎng)成和提高入手。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既是"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間。所思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就是運用文學的手段,塑造當時社會樸實的理想人格。如《詩經(jīng)》涉及玉的篇目多達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潔,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唯高貴,更體現(xiàn)為不容玷污,拒絕同流合污。周敦頤的《愛蓮說》更是將這種文學手段進一步升華: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這種人格,經(jīng)得起各種挫折和磨難,在任何威逼利誘前都永不變節(jié)。這種文學實踐及其對民族精神的構建,既是上古到當代的中國文學中的藝術要素,更是融入文學活動全過程的經(jīng)緯線。
③中華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無不與文學構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劉禹錫、"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他們千百年來之所以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與堅定: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面對怎樣的威脅和誘惑,他們心中的信念絕不動搖,自身節(jié)操穩(wěn)如磐石。
④文學對民族精神的構建,更體現(xiàn)在對民族意志的鍛造上。民族意志是眾多個體精神品格的凝聚。歷史上,中華民族面臨強敵入侵時,總能升華堅韌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與事跡不計其數(shù),歷史發(fā)展到今天,我們的視野與思維,足以在高度肯定歷史人物的同時,對其當代意義予以重新闡釋。金庸的武俠小說正是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將評價歷史人物與事件的角度,轉為對天下蒼生是否真正脫離苦難、是否能夠安居樂業(yè)的關注和思考。這些文學作品都是在鍛造民族精神,通過感召廣大民眾,教育普通百姓,為熔鑄民族意志打下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⑤中華民族的精神構建,已綿延數(shù)千年。文學在新世紀履行構建使命時,更為我們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內(nèi)涵。既要弘揚傳統(tǒng)文學之精華,又要符合我們國家在當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們要讓文學順應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構建使命的重擔。
20.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21.分析本文第②段與第④段不能調換的原因。(2分)
22.文中第②段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3.結合本文內(nèi)容,按第③段畫波浪線句子的句式,補寫兩個事實論據(jù)。(2分)
答案:20、中國文學肩負著構建民族精神的使命。(2分)
【解析】本題考查提煉中心論點的能力。提煉中心論點,要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具體分析,看全文是圍繞哪句話來論述的。論點有時就是題目,有時可能出現(xiàn)在文章第一段,還有可能出現(xiàn)在結尾。所以要通讀全文,仔細分析。本文圍繞題目做深入論證,因此題目即論點。
21、第②段和第④段的內(nèi)容與第①段"它不僅對個人品行的養(yǎng)成發(fā)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對我們民族意志的鍛造,起到價值觀的奠基與導引作用"相照應;(2分)第②段從文學對個人品行的養(yǎng)成和提高方面闡述,第④段從文學對民族意志的鍛造上闡述,二者是遞進關系,不可調換。(2分)
【解析】本題考查掌握文章結構及論證的邏輯關系的能力。第①段"它不僅對個人品行的養(yǎng)成發(fā)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對我們民族意志的鍛造,起到價值觀的奠基與導引作用",從這句話中提煉出的信息是,作者將從"個人品行"和"民族意志"兩個方面闡釋"中國文學"的作用。第②段、第④段的內(nèi)容與這句話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22、舉例論證的方法。(1分)具體論證了文學對民族精神的構建要從個人品行的養(yǎng)成和提高入手的道理,進而論證中心論點,使論證充分,更有說服力。(2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論證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的能力。首先判斷句子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如"字提示后面是舉例,因此是舉例論證。結合上下文可知,本段是總分總關系,因此舉例論證是為了證明本段的第一句話,最終是為了證明中心論點。
23、示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杜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寫出兩個即可,每個1分,共2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補寫論據(jù)與仿寫句式的能力。圍繞"中華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無不與文學構建的要旨相契相合"這個中心句選擇事實論據(jù),形式是"名句 典范人物"。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陸游等,都可以作為事實論據(jù)。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13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24~28題。
活 著
沙 爽
⑴ 臺風將至的那天下午,我原本與客棧的老板娘約定,要搭她的車去海鮮市場,但是到銀灘走了一圈回來,我突然改了主意,決定先去市區(qū)逛逛。
⑵ 烈日當空,灼熱的空氣糾纏成一個巨大的、白光閃閃的線團,把海灘、街道、路旁的海鮮大排檔、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一股腦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燒,悶聲不響,讓空氣幾近微嗆。我在客棧后面的小賣部里買了一瓶礦泉水,順便打聽一下去市區(qū)的公交車路線。按照店主的指點,我斜斜穿過馬路,打算去對面的站點等車。
⑶ 馬路正中的綠化帶里稀稀落落種了些行道樹——或者說是灌木,因為這條路顯然是新建的,移植來的植物還未長成氣候。接近十字路口,有一棵樹倒是長得高大,而且居然還在開花。我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嗯?怎么可能?我踏上石階,捏住一枚尖尖的樹葉。那灰綠色的葉片像極了柳葉,但是既厚又硬,接近蠟質,而背面幾乎是銀灰的。
⑷ 竟然是,一棵夾竹桃。
⑸ 我停在那里仰頭看它,一時間簡直喘不過氣。天太熱了。在十一月,這異鄉(xiāng)的陽光和街道恍如幻覺。暌違①多年,你怎么會在這里?你桃紅的花朵吐出我多少年前就無比熟悉的粉黛香氣。旁邊枝上的那一小簇剛剛開敗花瓣的邊緣變成了枯褐色,但靠近花心的地方還是紅的,像灰燼里包裹著一顆跳蕩的心。
⑹ 夾竹桃,我祖母偏愛的花。許多年里,我們家一直養(yǎng)著幾棵。它們似乎很容易成活,至少繁殖相當簡易——在空酒瓶中注入清水,剪下筷子長的一截枝條插入瓶中,瓶口用濕泥封住。如此靜置一兩個月,枝條下方會生出雪白的長根,入春便可移進花盆。祖母和母親常持此瓶饋贈鄰里和親友,如對方欣悅收下,她們便滿面春風,諄諄授以養(yǎng)殖之法,仿佛熱心得過分的送子觀音。在我看來,這種花尋常得近乎貧賤,花的香味也像一個土氣村姑,為什么她們?nèi)绱藷嶂杂谧屗紳蛇h播、香火綿延?
⑺ 總的來說,這種叫夾竹桃的植物喜歡活著,喜歡繁衍。像被切成兩段的蚯蚓,不僅不會死去,反而執(zhí)意要以雙倍生還——原始的生物本性往往是潑辣的,反襯出人類的矯情。當年我不太喜歡這花,但是也說不上討厭;我只是覺得麻煩——活著就是一件麻煩的事。
⑻ 事實是,我在二十歲上罹患抑郁癥而不自知。有一天我和父親拌了幾句嘴,一轉身,聽見旁邊的房間里,祖母低聲責備我父親:"孩子上次差點救不回來了你不記得?"我想,大概沒有人比祖母更害怕我會死去,雖然她從來不曾問起。
⑼ 后來我慢慢忘了想死這件事,也許是體內(nèi)的血清素和多巴胺趨于正常,如同植物莖管里流淌的隱秘汁液——造物在其中加入了何種成分,用以催生花朵或刪除落葉?為什么夾竹桃執(zhí)意在身體里暗藏毒汁,仍不能阻止嬌嫩的花苞被蚜蟲啃嚙?這世界只呈現(xiàn)它的物理表象,卻很少暴露它幕后的主使者。
⑽ 再后來祖母住的老房子拆遷,那時冬天已近,祖母問我要不要那棵夾竹桃——它已經(jīng)長到了兩米多高。相比于這個高度,它腳下的粗陶花盆實在太小,還不知何時磕掉了半只手掌大的一塊,澆水時總會有一半水淌到外面。它看上去相當營養(yǎng)不良,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見我猶豫著沒有答腔,祖母嘆口氣,說:"沒人要就只能扔了。"
⑾ 其實我不喜歡這花還有一個原因:它冬季也不落葉,必須移入室內(nèi)。那么多個冬天,房間里雖然生著爐子,仍能看得見口中呵出的白氣。我眼見它的葉子落滿厚厚的灰塵,誰能一枚一枚地擦洗它們?這些積灰的葉子開始自暴自棄,先是變得枯干,然后卷翹起來,但是仍然并不肯脫落,就那樣用千百只枯干的指頭戳住你,讓你知道,有這樣一種活著。
⑿ 祖母盼望她回遷的新居可以鋪上地暖,腳踩在上面,整個人都暖洋洋的。人老了,骨頭深處蝕開深廣的空洞,怕冷,怕風,怕前后左右的溝坎和凄清。但那片回遷樓整整建了六年,內(nèi)中的曲折千回百轉,之后又因資金缺欠,遲遲不能交付使用。我的祖母,終是沒有等來她的新居。
⒀ 那棵她希望可以托付給我的夾竹桃呢?祖母故去,許多事情再也無從問起。
【注釋】①暌違:kuíwéi,分離,不在一起。
②血清素和多巴胺:體內(nèi)產(chǎn)生的一種神經(jīng)傳遞物質,和人的感覺有關,會影響人的情緒。
24.本文的行文線索是什么?(1分)
25.請分別從夾竹桃、祖母和"我"的角度,談談你對文題"活著"的理解。(3分)
26.第⑵段中畫線的句子有什么表達效果及作用?(3分)
烈日當空,灼熱的空氣糾纏成一個巨大的、白光閃閃的線團,把海灘、街道、路旁的海鮮大排檔、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一股腦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燒,悶聲不響,讓空氣幾近微嗆。
27.閱讀第⑹段中畫線的句子,從描寫的角度進行賞析。(3分)
祖母和母親常持此瓶饋贈鄰里和親友,如對方欣悅收下,她們便滿面春風,諄諄授以養(yǎng)殖之法,仿佛熱心得過分的送子觀音。
28.聯(lián)系文章,參照下面兩則材料任一形式,寫一段富有詩意的寄語(不超過45字)。(3分)
【材料一】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里須要鎮(zhèn)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材料二】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永無止境的。
——宗璞《紫藤蘿瀑布》
【參考答案】
24.夾竹桃。
25.⑴從夾竹桃來說,不論處于何種惡劣環(huán)境,都能夠呈現(xiàn)一種頑強的生命力。
⑵從祖母來說,祖母一直極力呵護著"我",希望"我"像夾竹桃一樣好好地活下去。
⑶從"我"來說,由夾竹桃身上受到生命的啟發(fā),同時,更充滿對祖母關愛"我"活下去的感激、懷念之情。(本題共3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26.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天氣的極端炎熱狀態(tài),交代了夾竹桃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為下文夾竹桃的出現(xiàn)作鋪墊。(本題共3分。意思對即可)
27.運用動作、神態(tài)描寫(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祖母和母親對鄰里與親朋欣然接收夾竹桃時的激動與喜悅(1分),表現(xiàn)了祖母和母親對夾竹桃的偏愛(1分)。(本題共3分。意思對即可)
28.答題說明:寄語,寄托希望的話語。能夠圍繞文章話題、參照兩則材料形式仿寫,主題明確,給人以思想的啟迪、精神的鼓舞即可。示例:不論你遇到怎樣的困難坎坷,還是伸出險境,都要頑強的活下去。
六、寫作(50分)
生活中,總有一些美好,會觸動我們的心靈,溫暖我們的人生:與家人共享的溫馨,與朋友相處的愉悅,與美景融合的愜意,與書籍為伴的充實……
請以"美好"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