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4)
13《窮人》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3課窮人優秀教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3課窮人優秀教案
13《窮人》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和新詞,能理解“心驚肉跳、黧黑、蜷縮、魁梧”等新詞的意思和用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小組合作,能夠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4.體會文章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新詞,初步了解文章內容,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 走近文章,整體感知 (板書課題)
1. 今天咱們一起學習——《窮人》
2. 在我們的頭腦中,什么的人是“窮人”?
3. 那我們就走進課文,看看文章向我們介紹了怎樣的“窮人”。
二. 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 課前同學們都有了很好的預習,請同學快速讀課文,再次了解文章內容。
2. 看語文生字表,結合預習單完成情況,說說哪些字要提醒大家注意(老師隨機板書重點詞語,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字義)
重點指導書寫:妻
關注讀音:魁梧 蜷縮 勉強(引導學生查字典,明確三個讀音及意思)
3. Ppt讀課文中生字詞:
生字詞:勉強 抱怨 保佑 張羅 眼簾 蜷縮 魁梧 喃喃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4.瀏覽課文,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
5. 找到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要讀得正確、流利,盡量有感情。
(1) 屋外寒風呼嘯,洶涌澎湃的海浪拍擊著海岸,濺起一陣陣浪花。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但這間漁家的小屋里卻溫暖而舒適。地掃得干干凈凈,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亮。掛著白色帳子的床上,五個孩子正在海風呼嘯聲中安靜地睡著。
(2) 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3) 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嗯,是個問題!”他搔搔后腦勺說,“嗯,你看怎么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三. 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 我們這片文章的體裁是(小說),如此,就會有事情的(發生、發展、高潮、結果)。引導學生畫情節曲線。
2. 引導學生按情節曲線概括主要內容。
3. 其實,“情節”只是小說的三要素之一,另外的兩個要素是(環境、人物)
四. 簡介作者,走近課文:
1.同學們,三要素是我們學習小說的線索,在深入學習一篇小說之前,往往還要對小說的背景進行了解,拿出你的預習單,結合小資料,介紹作者?
2.這樣一位偉大的作家,怎么想到寫這篇小說呢?
Ppt:師 : 夜晚,簡陋的草房大門關嚴
桑娜面色蒼白地跪在床前
她靜思默想---生活多么貧窮!
學生甲:
丈夫在這樣的夜晚出海起程
孩子們赤腳從酷夏走到嚴冬
還有生病的女鄰居
那難以名狀的可憐愁容
學生乙:
從前是強壯快樂的母親
如今淪為披頭散發的幽魂
她的孩子在顫抖的搖籃里睡得多香
雨水不時地滴落在死者臉上
從面頰滾落
化作一滴淚珠……
原來,100多年前,雨果寫下這首《貧苦人》,后來,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將它改編成小說,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窮人》。
五.再讀課文,提出問題。
初步了解了文章,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六. 走進課文,學習環境描寫。
1. 我們剛剛說過小說的三要素有(環境、情節、人物)。其中,情節和環境描寫都是為刻畫人物服務的。
2. 找到文中的環境描寫,讀一讀,體會其作用。
重點指導: 屋外寒風呼嘯,洶涌澎湃的海浪拍擊著海岸,濺起一陣陣浪花。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但這間漁家的小屋里卻溫暖而舒適。地掃得干干凈凈,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亮。掛著白色帳子的床上,五個孩子正在海風呼嘯聲中安靜地睡著。
屋外的環境描寫體現了桑娜一家的“貧窮”;屋內的環境描寫說明主人的勤勞;內外的環境描寫更是對比,凸顯了人物的吃苦耐勞。
七. 布置作業,引發思考
1. 作業:1)讀熟課文 2)繼續思考同學提出的問題
2. 下一節課,我們將結合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深入學習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671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