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千騎卷平岡描寫(千騎qi卷平崗)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8)
近年語文課本改了一些字的讀音,原因很多了,為了知識的統一,為了考試的需要,為了文化的貫通等等等等,但是作為詩詞愛好者,對于更改古詩里的字音,確實不贊同詩歌不僅僅有意境美,音律美更重要試想一首每句讀音都不挨著,毫不押韻的詩,還能稱其為詩嗎?現代詩?呵呵,那就現代寫呀,現代詩你用現代音,很好啊,雙手雙腳贊成,但是拿現代讀音去改古代律詩,破壞古詩原有的音律意境美是得不償失的時間久了古讀音消亡,豈不是破壞了文化的貫通性嗎?古詩再多,考試范圍內能有多少呢?僅僅古詩的讀音做到知識統一很難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千騎卷平岡描寫?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千騎卷平岡描寫
近年語文課本改了一些字的讀音,原因很多了,為了知識的統一,為了考試的需要,為了文化的貫通等等等等,但是作為詩詞愛好者,對于更改古詩里的字音,確實不贊同。詩歌不僅僅有意境美,音律美更重要!試想一首每句讀音都不挨著,毫不押韻的詩,還能稱其為詩嗎?現代詩?呵呵,那就現代寫呀,現代詩你用現代音,很好啊,雙手雙腳贊成,但是拿現代讀音去改古代律詩,破壞古詩原有的音律意境美是得不償失的。時間久了古讀音消亡,豈不是破壞了文化的貫通性嗎?古詩再多,考試范圍內能有多少呢?僅僅古詩的讀音做到知識統一很難嗎?
回鄉偶書
作者: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催cuī)。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鬢毛衰(催cuī),和前一句最后一字“回”,韻母相同,押韻極好,現在改為讀(摔shuāi)音,和“回”押韻效果差了,而且(回huí)(催cuī)兩音和(摔shuāi)音,讀起來時口型有了巨大的變化,不僅整首詩的韻律感破壞極大,而且影響了朗誦時情感的連續性。可能有人會說,讀衰(摔shuāi)和最后一句“何處來”的來押韻啊,首先起首句的押韻比起首句不押韻要感覺好一些,而且衰(摔shuāi)是平音,“來”是上揚音,這個押韻押的并不比衰(催cuī)和來押韻的好。另外,從意境上來感受,鬢毛衰(催cuī)和鬢毛衰(摔shuāi)相比,鬢毛衰(催cuī)所呈現表達的,不僅僅是自然衰老,還多了一層生活多磨難物是人非的況味。
山行
作者: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霞xiá),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做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石徑斜(霞xiá),和“家”“花”二字,韻母都是a,屬于完美押韻,改為讀斜(鞋xié)后,由輕快的張口上揚音,變為費力的攋口下咧音,十分別扭。有一種被從神境拉回塵世的感覺。這首詩現在版本第二句是“白云生處有人家”,“深”與第一句遠上寒山的“遠”字有呼應,有深山小屋見人蹤悠的感覺,悠然避世,道骨仙風。“云深”自含山高林密層巒疊嶂的意思,所謂“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白云生處”只覺得高,少了山高林密的深,也因為從小記憶中是深字版本,總覺得“深”字更好,當然認為“生處”好的也許更多,這就只能見仁見智了。
過清華宮
作者:唐.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計jì)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一騎(計jì)紅塵,現改讀一騎(其qí)紅塵,從四聲變成了二聲,從降調變成了聲調,雖然不是尾字不影響詩的押韻,但聲調的變化影響了馬奔跑的速度,失去了策馬狂奔的畫面,多出了緩慢騎行的感覺。快馬飛奔,一騎(計jì)絕塵,眨眼遠去!改念一騎(其qí)絕塵,總覺得跑的不夠快,有種晃悠悠慢騰騰的憋悶感。蘇軾的詞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計jì)卷平崗。鮮衣怒馬來去奔馳,如電又似風,充滿了奔放的活力。若改念千騎(其qí)卷平崗,感覺意境變成了烏泱泱一片,像山坡上放羊。兩個讀音詞性不同,騎(其qí)是動詞指行為,騎(計jì)是名詞,一人一馬為一騎(計jì),這也是我不贊同這個字改讀音的原因。這首詩我想要討論的還有另外一個字,長安回望繡成堆(duī),該字韻母(ui)與后面的開、來兩字的韻母(ai),聚口音變開口音,從發音到口型,變化都挺大,毫不押韻,讀起來不順口。對于詩來說,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押韻是很重要的,比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押韻對全詩韻律感的影響要大。因此我主觀猜測也許在唐時,堆字或許另有讀音。今聽越劇,劇中“對、隊、堆”會被讀做(dei),而(dei)與(呆dai)讀音又極其相似,如果繡成堆讀作繡成堆(呆dai),那么與后面的開、來就押韻的多了。大家讀讀試試,是不是感覺好多了。
登高
作者: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詩圣杜甫這首詩被稱為七言詩第一名,沒有并列,也是當之無愧,實至名歸。這首詩并不牽涉此次語文教材改讀音的問題,而是像繡成堆的堆字一樣,我對其中一個字的讀音也懷疑有古音與今不同。渚清沙白鳥飛回,“回”字。與哀、來、臺韻母不同,并不押韻,當然古詩中為了意境詩意犧牲押韻也非常常見,就是本詩中,最后一個“杯”字和前面也是不押韻的。只是我們還有一個詞“徘徊(huaí)”,如果鳥飛回的回字通“徊”的話,就能押韻了,而且意境更好。渚清沙白,倦鳥徘徊,渚清沙白景凄清,倦鳥徘徊心悲哀,多病潦倒的詩人,萬里悲秋登高臺!
關于押韻,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聲調的高低、升降、長短,平平仄、仄平平等各種理論,還有十三韻等各種韻書,各個朝代不同地區語音又不同,若要認真摳字眼韻,就復雜了。若論簡單,各種理論韻書都不用,憑語感,覺得押韻就押韻啦,詞不害意,意境美就好的啦,就像流行的一句話說的:做人么,最重要是開心啦!現在有了用現代漢語拼音來注釋押韻的好方法,簡單方便。一是現在新作詩詞和讀古詩詞,除去個別古詩詞中的讀音,都是按照普通話來讀的,而普通話的讀音是以漢語拼音標注的,全民皆懂,用漢語拼音來解釋押韻問題,簡單明了。如果用平仄來解釋,大部分人聽不懂不說,對一些字的平仄問題認識也并不統一。其次,漢語的演變到今天,發音和音調變化不少,許多的古讀音已經消失,普通話中幾乎沒有了“仄”中的“入”聲,即使同為“仄”聲,聲調和降調不統一時押韻效果也不好。最后,押韻的問題本質還是語感的問題,一個完全不懂押韻的人,聽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也知道“光”和“霜”是押韻的,也知道“光”和“爽”“撞”“逛”的押韻是不及“霜”的。至于詩句之間的平仄交替,是否符合“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等,更是語感問題,只要讀起來起伏轉承有致,有美感不拗口就行。
這正是:一騎變一騎 yí jì biàn yì qí
游說說著急 yóu shuì shuō zhāo jí
悲衰變衰敗 beī cuī biàn shuāi baì
呆板是呆驢 aī bǎn shì daī lǘ
或曰:平仄升降,推敲幾個音調,糾結嘆惋,計較一句高低。貽笑大方,真癡也!奈何奈何!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