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8)

學習目標
1 文題解說
“長生果”,原指傳說中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果子。這里將其加了引號,表明有特殊的含義,指“書”是人類文明的“長生果”,具有豐富的營養,可以使人類的文明延續不衰。作者以比喻的修辭手法命題,形象貼切,寓意深刻,飽含著濃濃的深情,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2 學習目標
1.會認“喻、差”等15個生字;正確讀寫“心扉、吶喊助威”等詞語。 重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悟出的道理。 重點
3.學習作者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難點
預習妙招
1 課文內容探秘
(1)作者寫了少年時代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
(2)讀書對“我”有什么影響?在讀書、作文中“我”悟出了哪些道理?
(3)我們應該學習哪些讀書方法?
2 走近作者
生平簡介:葉文玲,女,當代作家。她自幼酷愛文學,1958年發表處女作《我和雪梅》,從此走上文壇,后以短篇小說《心香》聞名遐邇。其作品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等。
代表作品:《無夢谷》《秋瑾》《不了情》《枕上詩篇》《葉文玲品味文集》等。
3 相關資料
作者少年時期的生活是很充實的,雖然物質貧乏,但精神是滿足的。因為有書籍的陪伴,作者的少年時代豐富多彩,令人回味。作者將自己閱讀和寫作的歷程、感受完美地呈現給了讀者。
寫作指導
1 寫作技巧
烘云托月法。
烘云托月是寫作中的一種烘托方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描寫其他的事物來襯托要表現的主體事物,使之更加鮮明、突出。本文作者在回憶少年時代讀書生活時,就借用了一連串美好的影像——蜂蝶飛過花叢、泉水流經山谷、流光溢彩的畫頁、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烘托了作者少年時代讀書生活的美好。這樣烘托,就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感受變成了可見、可感的東西,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2 方法運用
怎樣運用烘云托月法呢?
(1)要有心中的“月”,即要突出表現主體事物,否則就會造成“以云遮月”,主旨不明。
(2)要找準烘托的“云”,使之能恰當地起到烘托的作用。如,課文中提到的“我從一個清冷的黃昏開始寫,以月亮的美麗皎潔和周圍人的嬉笑,來反襯一個受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獨和寂寞”,其中“清冷的黃昏”“月亮的美麗皎潔”“周圍人的嬉笑”就是起烘托作用的“云”。
字詞學習
生字

多音字

形近字

近/返義詞

段落主題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